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案例分析•在某教育局的网站上报到了某中心镇幼儿园开展幼儿拔河比赛活动的新闻。这则新闻说为了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锻炼幼儿身体,丰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xx幼儿园于xx月xx日上午开展了幼儿拔河比赛活动。活动采取了男孩女孩比、班级比、教师参与比等多种形式,并曰热烈的场面、活跃的气氛得到了孩子和老师们的欢迎。•问题:你能透过所谓的热烈场景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吗?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幼儿园是不适宜开展诸如拔河、踢球、长跑等剧烈运动。其原因是什么?对孩子的生理伤害主要体现在哪里?•现今托幼机构中实施的哪些措施不符合孩子的生理特点?•你能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卫生保健措施吗?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与卫生保健•【知识目标】•熟悉人体八大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及主要功能。•描述学期儿童八大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掌握学前儿童八大系统、感觉器官的卫生保健要点•【技能目标】•1、能依据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提出相应的保育措施。•2、能指导幼儿园开展适宜的教育教学活动以维护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第一章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感觉器官循环系统第一节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的生理特点•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运动系统骨骨连接骨骼肌一、运动系统概述•(一)骨和骨连接•1、骨•(1)骨的分类•206块骨组成(成人)•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2)骨的构造•骨主要是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此外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见图)骨的构造图片•●骨质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膜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学前儿童时期功能非常活跃,直接参与骨的生成,成年时转为静止状态。骨膜富有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骨髓位于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学前儿童时期的骨髓称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主要由有机质(有机物)和无机质(无机盐)构成。有机质赋予骨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使骨坚硬挺实。两种成分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学前儿童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怎样?•青枝骨折?•学前儿童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称为青枝骨折。书中提到的对点案例——儿童防青枝骨折•成年人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比例约为3:7,最为合适,因而骨具有很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其抗压力约为15kg/mm2..老年人的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较脆,易发生骨折。•2、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根据骨连结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1)直接连结•如颅骨间的缝)或软骨(如椎骨间的椎间盘)直接连结,这种连结的活动范围很小或不能活动。•(2)间接连结•间接连结即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二)骨骼肌•骨骼肌在人体内分布极为广泛,约占人体体重的40%。每块骨骼肌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辅助装置,执行一定的功能,并且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所以每块骨骼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一)学前儿童骨的特点•1、学前儿童骨的结构和成分•(1)有机质多,无机质少——青枝骨折•(2)骨髓中全是红骨髓•学前儿童5岁前的骨髓全是红骨髓,造血功能强,有利于生长发育。5岁后,逐渐有脂肪增生,至成年期。•(3)骨膜较厚•学前儿童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这对骨的生长及再生起着重要作用。当学前儿童骨受到损伤时,因血液供应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愈合比成人快。2、学前儿童几种主要骨的发育特点•(1)颅骨:前卤门和后卤门•颅骨随脑的发育而增长,可根据头围大小,骨缝及前、后卤门闭合迟早来评价颅骨的发育。•前卤门是1—1.5岁时闭合。前卤门检查在儿科非常重要。前卤门早闭或过小多见于小头畸形;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前卤饱满表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和脑肿瘤等疾病;而前卤门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卤门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于出生后6—8周闭合。•(2)四肢骨•四肢骨增长,学前儿童的身高不断增加,全部骨化后,骨的长度才不再增加。所以学前儿童时期骨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若学前儿童机体对钙、磷、维生素D不能正常吸收和利用时,会形成佝偻病。•什么是佝偻病?•(3)腕骨•1、成人的腕骨共有16块,左右各8块•2、新生儿的腕骨是软骨,出生后逐渐发育(见图)•学前儿童腕骨的保育要点•由于学前儿童腕骨处于逐渐骨化的过程中,手腕的负重能力差,力量不足,不要让孩子拎较重的东西,也可以通过锻炼以促进腕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如:拍皮球、绘画、穿珠子等游戏活动•女孩的较男孩早2年完成腕骨的骨化(4)脊椎骨•生理性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如图)•学前儿童的四个生理性弯曲的发育及保育要点•新生儿没有弯曲•3个月抬头颈曲•6个月会坐胸曲•1岁行走腰曲•20-21岁脊椎的骨化才完全完成•同时每个椎骨之间的软骨层特别发达,幼儿任何不良的姿势都会导致脊椎变形。•学前儿童脊椎保育要点?•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要求儿童端正坐、立、行、走的姿势,坚持课间操和体育锻炼,以消除背部肌肉和躯干的紧张,同时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时间。此外课座椅的高度要适合孩子。(如图)(5)骨盆•骨盆的结构:正常的骨盆是髋骨、骶骨、尾骨构成(如图)•学前儿童骨盆的特点及保育要点•特点: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构成,要到19-25岁时才会成为一块完整的骨。•保育要点:禁止孩子从高处往硬地上跳,尤其是女孩。(6)足弓•何为足弓?•足骨的跖骨及其联结的韧带形成凸向上方的弓形。•功能•扁平足(如图)(二)学前儿童关节特点•1、特点:关节的伸展性、柔韧性和灵活性显著好于成人,但是牢固性差——“脱臼”•2、保育要点:不要用力过猛牵拉孩子的手臂•——幼儿园不适宜开展拔河等运动•(三)学前儿童骨骼肌的特点及保育要点•1、特点: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大小肌肉群的发育速度不同•2、保育要点:注意孩子活动的负担量,考虑速度和休息•三、总结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一)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预防脊柱和胸廓畸形•学前儿童不宜过早坐或站,不宜睡软床和久坐沙发,以保证学前儿童骨骼的正常发育。•学前儿童负重不应超过自身体重的八分之一,更不能长时间单侧负重。•托幼机构和家庭应为学前儿童配备与孩子身材适合的桌椅。若桌子高,椅子低,学前儿童写字时会抬高右手,引起脊柱的变形;若桌子低,椅子高,容易造成学前儿童埋头写字或做事,形成驼背。•教给学前儿童正确的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减少肌肉疲劳,提高肌肉工作效率。•正确站姿:头端正,两肩平,挺胸收腹,肌肉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两腿站直,两足并行,略分开•正确坐姿:头略向前,身体坐直,背靠椅背;大腿与臀部大部分落在座位上;小腿与大腿成直角,两手自然放在地上。若有桌子,胸部离桌子一拳头距离,眼睛距离书本30cm左右,两臂自然放在桌子上,不耸肩或塌肩,两肩应一样高。•正确行姿:女孩子步态应轻盈、挺拔,男孩子步态应矫健、敏捷,显示出阳刚之气。不论男孩女孩,行走时应双眼平视前方,口微闭,颈项直,头略昂起,表情自然,胸向前上方挺起,直腰,收小腹,臀部稍后突。•(二)合理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都能使学前儿童肌肉变得健壮结实,刺激骨骼的生长,使身体长高,促进骨中无机盐的积淀,使骨更坚硬。户外活动中由于接受到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的刺激,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能使人体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还能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但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以下的要点:•●保证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在组织活动时,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和运动后的整理运动,运动量要适当(查阅书中的资料sh什么是适量)。避免用力过猛的牵拉学前儿童的手臂,防止脱臼和肌肉损伤。学前儿童不适宜从高处往硬地上跳,以免造成髋骨中髂骨、耻骨和坐骨发生察觉不发到的移位,影响骨盆发育,尤其是对女孩子成年后的生育造成不良影响。•●全面发展动作•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活动的多样性,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量,通过游戏、体操等活动使学前儿童的动作协调发展。活动中学前儿童的两臂交替使用,上、下肢均参与,避免单一的使用某些肌肉和骨骼。幼儿园内不宜开展拔河、长跑、踢球等剧烈运动,也不宜让学前儿童长时间的站立。•(三)供给足够的营养•骨和肌肉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等。学前儿童应多摄取富含这些营养的食物,如蛋黄、牛奶、鱼肝油、动物肝脏、豆类制品、小虾皮等。•(四)衣服和鞋帽应宽松适度•学前儿童不适宜穿过小或过紧的衣服和鞋帽,以免影响其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反之过大、过肥、过长的衣服、鞋帽,会造成活动不便,影响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也易造成意外伤害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7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