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学校励志教育实施方案细则
学校励志教育实施方案细则2015年10月10日目录一、实施德育励志教育的意义二、基本实施内容和理论基础1.3112+X模式概述2.中学导师制概述3.励志教育主题班会课(成品课件,可根据校本修改)4小组心理拓展活动(提供活动方案)5.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原理6.《我的红皮卷》功能模块及使用说明三、学校德育励志教育常规具体操作方法四、学校学生励志教育一日常规时间表五、学校班主任及导师每周工作指南六.学校导师评价机制一、实施德育励志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1、素质教育纵深发展出现新问题新挑战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在深层次上取得丰硕成效,中小学生普遍素质大大提升,学力水平长足提高。在目前新形势下,在课改风潮席卷之下,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以及新时期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要抓住机遇、深化研究、深入调研、切身实践,寻求新方法、探索新路子。共同构建中小学生学力水准建模研究新平台,合力推进中小学生学力素质水准提升。2、教育本质的回归亟待解决及教育功利化的现实状况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是首要的教育基本点。育人水平提升,学生态度端正,挖掘出主观能动性,潜能得到激发,素质加强,能力提高,学习成为主动需求,成绩自然提高。但目前的一些教育现象仍凸现目前社会功利化、唯成绩论的倾向。这与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和素质教育要求以及教改课改的理念是矛盾的。育人、成绩双手抓,让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是我们德育励志教育的出发点。3、学校面临的来自学生自身、家庭、社会的新挑战在开放、复杂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不少学生同时也出现了人生理想模糊、意志品质薄弱、感恩意识淡薄、吃苦精神缺失、学习动力匮乏、目标计划空洞、行动力较弱、心理脆弱、纪律观念松弛、法制观念不强等不良现象,特别是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都给学校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家庭教育方面,家长重视物质给予,轻视精神关怀,重养不重教,重视教育结果,忽略教育过程,甚至对于一些独生子女,家长出现“护短”、溺爱娇惯等不良现象,这些都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挑战。社会教育方面,学生的成长、学习、生活等活动离不开社会环境,时刻接受社会教育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金钱万能”、“享乐至上”等错误思潮肆意横行,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等社会教育机构门庭冷落,而KTV、游戏厅、网吧等娱乐休闲场所人头攒动。社会教育的乏力和失控给青少年身心造成了不良影响,导致产生厌学、早恋、斗殴等现象,更有甚者出现扰乱社会治安等违法犯罪活动,酿出家庭悲剧和社会问题。实施德育励志教育,有效突破新时期教育挑战,有力解决新问题,助力学校德育、成绩双丰收,促进学校大力发展。学校能迅速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社会高度认可的学校。德育励志教育,让学生成才,使学校品牌发展。二、德育励志教育的基本实施内容和理论基础1.3112+X模式(中国教师报曾以短讯报道)概述德育励志教育3112+X模式以班级为单位,学校整体实施,教师全员参与,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励志与外部激励相融合,是真正成人成才的教育。3112+X模式:3: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一天3次读信。1:学生一日一反思,每晚坚持填写成长日志,进行自我反思教育。1: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次励志教育班会课,有课件。课件包括视频、案例讨论等内容。2:德育励志教育实施一月到两月后,导师带领学生小组一月进行一到两次心理拓展活动,有活动方案,教师也可自行组织。X:任何模式、方法都要创新性的进行实施和发展,学校要立足校本,开拓创新,研究新问题,找寻新路子。德育励志教育3112+X模式,对应于品德形成的三个层面:认知、情感和行动。品德形成的这三个层面,分别用以上模式实现:读信为道德认知,通过积极向上的语言,极富激励的文段语句等达到认知。学生之间的互批成长日志、教师批阅成长日志、小组拓展活动等,是道德情感的体现,生生、师生间实现零距离紧密接触和心灵碰撞。同时通过主题班会课课件等一系列活动,在认知、情感的基础上,达到知行统一,逐渐落实到行动上。2.中学导师制山东省教育厅早就出台政策对中学导师制进行先进经验的推广。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导师制是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3.励志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课班级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主题活动,以励志教育主题班会形式呈现。活动配套教材《我的红皮卷》及励志信的使用。针对每封励志信,我们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课件和方案。励志教育主题班会课课件配套12封励志信,每封励志信配套3个课件,即解读篇、巩固篇、提高篇。每个课件包含励志视频、励志人物、励志案例、励志故事、励志歌曲、班级讨论等板块,在大量学校调研发现,效果立竿见影,深受师生欢迎。励志教育班会课课件每周一次,配套一封信读三周的常规进行开展。课件以电子稿的形式呈现。4、学生小组心理拓展活动学生小组心理拓展活动由导师带领自己的学生小组组织进行,整个活动程序包括心理游戏、拓展活动、讨论、心得交流、分享等,深受师生喜爱,学生乐于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快捷有效达到诸如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协作共赢、坚持不懈、相互包容理解、感恩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小组活动配套励志信开展,每封励志信配套3个活动方案。导师也可以自主进行方案设计,甚至带领学生小组组织一次几天谈话,一起吃个饭,打个球等都可以达到效果。4.理论基础(1)积极心理暗示原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办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它用一种提示,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暗示按其施受关系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无意识中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之中.自我暗示则是指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并使它实现为动作或行为。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按其效果可分为积极的暗示,消极的暗示。因为暗示是作用于人的心理,从而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因此,其影响作用具有长效性,能较深刻的影响受暗示者的行为;又因为暗示是通过不明显的方式作用于对象,因此较易为对象所接受。作为青少年,其心理较不成熟,不稳定,自尊心强,爱面子。使用暗示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所小学去做实验,内容是未来发展趋势测试。实验结束后他交给校方一份最具潜质者名单,并要求相关教师严格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结果。8个月之后,罗森塔尔再来复试,果然名单上的学生表现突出。不料罗森塔尔的名单当初完全是随机选择的,教师并没有泄密。是他们的暗示与预期传染及影响了学生,以致在潜移默化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取得了与预期一致的效果。你认为他是最好的,他就能做到最好。自我心理暗示,是指由受试者自己进行的心理暗示。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其介绍成功经验时,往往会提到一点,每天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这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中国的不少成语说明了心理暗示的道理:杯弓蛇影、四面楚歌、望梅止渴,等等。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地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3112+X模式通过读信,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相信“我是最优秀的”,学生在反复感知中强化记忆,在强化记忆中巩固关键理念,在巩固关键理念之后,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在内化成自己思想之后,形成习惯。(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的过程为:观察——注意——再现——行为他提出了自我效能感概念,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备成果所需要能力的信心。具有自我效能感的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过去的行为、榜样作用、言语说服、生理状况德育励志教育通过呈现名人名家的励志故事及案例,通过文字解析、视频影像、图片展示等方式,树立典型榜样,为学生的学习、进步、发展成功示范,提高自我效能感。在中外历史上,乃至学生的身边都有很多天赋平平或身处逆境但不甘平庸,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顽强拼搏,终于取得成功的人。《我的红皮卷》中选取的励志人物具有时代性强、和中学生学习生活贴近、深受当代中学生喜爱等特点,利用青少年崇拜英雄偶像、模仿力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中选取具有深刻教育意义又和中学生贴近的生动事例展示给中学生,为增强其自信心提供活生生的依据。榜样示范的方法,将一些抽象的教育理论人格化、形象化,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3)德育过程的“顺从-认同-内化”理论心理学家一般比较赞同用价值内化来描述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描述了价值内化的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顺从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知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心理和态度受外部影响很大,奖励与惩罚可以施加影响。集体朗读励志信,对个体的学生来讲,是一种顺从;学生开始阶段填写成长记录,是一种顺从。集体朗读励志信,利用了集体的氛围感染和从众心理,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以达到从众性认同;填写的成长记录,学生互批和导师批阅后,学生得到的是肯定、激励和支持,以及引导和指导,以达到深度性的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认同不受外在压力的影响,而是主动接受他人或集体的影响。内化是指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比顺从深入一层,主要表现是一致、接受和主动。知识的东西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系统讲解和学习教材来掌握,是可以“教”的;情感、意志、行为则需要激发学生内部积极心理和内部潜能,其方法是“激励和唤醒”。(4)潜意识理论潜意识,是指潜藏在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潜意识,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它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股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潜意识的特点之一是是非不分,积极消极、好的坏的统统吸收,常常跳过意识而直接支配人的行为,或直接形成人的各种心态。因此,我们要通过一定形式的训练,努力开发利用有益的积极成功的潜意识,使积极成功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具优势的潜意识,甚至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直觉习惯和超感。对可能导致失败消极的潜意识加以严格的控制。
本文标题:学校励志教育实施方案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8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