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学校德育1-4答案全
32第一次作业单选题题目说明:(10.0分)1.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A.A:杜威B.B:马卡连柯C.C:班杜拉D.D:柯尔伯格纠错(10.0分)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D: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纠错(10.0分)3.我国古代的“五经”是指:A.A:《道德经》《孝经》《三字经》《诗经》《周易》B.B:《孝经》《三字经》《礼记》《春秋》《道德经》C.C:《礼记》《春秋》《尚书》《周易》《诗经》D.D:《尚书》《孝经》《三字经》《论语》《乐经》纠错(10.0分)4.强调以培养”绅士”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A.A:康德B.B:卢梭C.C:夸美纽斯D.D:洛克纠错(10.0分)5.《圣经》是古代哪个国家(民族)的宗教经典A.A:阿拉伯B.B:伊斯兰C.C:马其顿D.D:犹太人纠错(10.0分)6.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A.A: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B.B: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C.C: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D.D: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纠错(10.0分)7.以培养哲学王为教育终极目标的教育家是。A.A:苏格拉底B.B:柏拉图C.C:亚里士多德D.D:康德纠错(10.0分)8.师生关系是___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它以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为依托,而不仅仅是以知识的授受为中心。A.A:道德知识B.B:道德关系C.C:工作关系D.D:社会规范纠错(10.0分)9.教师同学生的就是指教师在道德教育活动过程中与学生之间体现的协同的意识、心态的反映。A.A:相互尊重B.B:心理相容C.C:移情理解D.D:道德合作纠错(10.0分)10.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是。A.A:做出独立的道德判断和思考B.B:做好道德行动的反思调控C.C:养成言行一致的道德习惯D.D:充分领会丰富的道德概念纠错(10.0分)11.下面哪一矛盾属于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A.A:德育内容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B.B: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矛盾C.C:德育过程中主体自身的矛盾D.D:德育评价标准与德育实际之间的矛盾纠错(10.0分)12.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这种方法是A.A:说理教育法B.B:榜样示范法C.C:自我教育法D.D:品德评价法纠错(10.0分)13.在孔子的道德教育体系中,最高的道德是。A.A:义B.B:礼C.C:智D.D:仁纠错(10.0分)14.当今我国提出要做“四有”新人。“四有”是指:A.A:有理想、有道德、有科学、有文化B.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C.C:有理想、有道德、有科学、有信仰D.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纠错(10.0分)15.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是非善恶美丑辨别能力是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求。A.A:小学B.B:初中C.C:高中D.D:大学纠错(10.0分)16.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动力。A.A:知B.B:情C.C:意D.D:行纠错(10.0分)17.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D.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纠错(10.0分)18.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式的观点的方法是A.A:榜样法B.B:疏导法C.C:陶冶法D.D:锻炼法纠错(10.0分)1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A.A:开放性与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B.B:正面教育原则C.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纠错(10.0分)20.从教育主体来看,教师作为具有自我实现价值。A.A:道德的学习者B.B:道德的实践者C.C:道德的示范者D.D:道德的合作者纠错(10.0分)21.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对来获得的改变行为不同于学习者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直接学习,而是一种间接的或替代学习。A.A:知识的传授B.B:情感的互动C.C:榜样的观察D.D:行为的协同纠错(10.0分)22.“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___A.A: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纠错(10.0分)23.以下关于学校德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不正确理念是。A.A:责任和义务的完全对等B.B:通过移情来理解学生C.C: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互补D.D:需要生命的交流和对话纠错(10.0分)24.提倡“产婆术”道德教学法的教育家是:()A.A:康德B.B:苏格拉底C.C:柏拉图D.D:亚里士多德纠错(10.0分)25.以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品德,而经过选择和处理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及其体系的是指A.A:德育目标B.B:德育方法C.C:德育过程D.D:德育内容纠错(10.0分)26.教师在一定道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其德育活动的具有善恶价值的道德心理和道德思维被称为教师的___。A.A:德育意识B.B:德育知识C.C:德育能力D.D:德育行为纠错(10.0分)2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纠错(10.0分)28.在学校德育活动中,教师应作为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合作式的交往。A.A:道德的权威B.B:活动的支配C.C:平等中的首席D.D:完全中立纠错(10.0分)29.在人性问题上,孟子的主张是。A.A:人性本恶B.B:人性无善无恶C.C:人性本善D.D:人性有善有恶纠错(10.0分)30.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A.A:《道德经》《孝经》《论语》《孟子》《尚书》B.B:《礼记》《三字经》《大学》《易经》C.C:《孝经》《论语》《孟子》《三字经》D.D:《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纠错主观填空题题目说明:(10.0分)31.1.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课程德育途径。2.德育方法中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和环境熏陶。3.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指“民族、民权、民生”。4.古代希腊的四大传统德目是公正、谨慎、勇敢、节制。5.德育评价按照手段划分,包括量化评价、质性评价和中性评价。6.《礼记·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8.德育日常评价法中,评价的内容必须明确,评价的态度必须_诚恳_。9.教师德育意识的形成取决于教师在德育活动过程中的感性体验和理性升华。10.教师德育素养提升的内在要素是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修来提升德育素养。11.柯尔伯格采用“海因茨偷药”等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12.儿童道德发展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社会进化过程中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转化的结果。13.西方近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现从道德教育的宗教化向世俗化的转变。14.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在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进行自觉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培育和自我陶养的过程。15.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也即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道德源于生活。16.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榜样学习的关键在于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所表现出的以身作则的“身教”的作用。17.教师角色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规范总和,教师角色会受到时代价值观、教育观的影响。1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主要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来研究道德发展的特点,并出版了《儿童道德判断》一书。19.道德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把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中教师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20.《礼记·大学》提出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1.从教育效果看,教师作为道德示范者具有影响学生的社会价值,从教育主体看,教师作为道德实践者具有自我实现价值。22.古希腊人的教育有两种典型模式,即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后者以军事训练为主,而雅典教育强调培养和谐发展的人。23.教师角色的转变过程也是教师发展的过程,从知识的传递者、道德教育的权威转向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儿童道德成长的促进者。2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提出的“五爱”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25.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承担的任务不同,都处于主体地位,并以_德育内容_为共同的客体,形成互为主客体和条件的复杂关系,这被称为师生关系的复合主体论。26.内化是指道德主体把外部的道德要求通过认知与____情感___的结合而变成内部需要的过程。27.德育过程在本质上是个体品德社会化与社会品德个体化的统一。28.德育过程的双向性指的是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的双向作用29.学校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30.我国古代儒家的集大成者孔子高度重视德育,提出了仁学道德理论。论述题题目说明:(10.0分)32.名词解释1道德教育:德育就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2“全球伦理”:“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3德育课程的含义:狭义认为:德育课程是为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所领先设计的德育内容。广义认为:凡是具有育德作用的一切教育因素都是德育课程。4新的德育课程观的含义:新的课程观带来了新的德育课程观,即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创造内存,融人自己的生活世界,在逐渐创生的具有丰富不确定性的氛围中,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由此不断建构新的道德意义,实现德性共同成长。5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实现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它既包括对一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更包括对道德问题和情境作出分析、判断的道德思考能力,恰当选择所应遵从的道德规范的能力。6德育课程形态含义:德育课程形态是德育课程在现实中的存在样式。7活动式德育课程的含义:活动式德育课程是指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校或学生白我组织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为中心,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维能力,丰富道德体验,锻炼意志,践履道德,促进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而设计的课程。8教育整合:教育整合指的是教育者将各种可资利用的因素加以集中、系统化,从而发挥最佳优势,进而产生最大的教育效应。9德育模式: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理论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因而为我们观察、理解和思考德育提供了种种综合方式。10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人的善意的道德活动引起的内心的综合性的情绪反应和精神感受。即道德情感不仅包括体验方面的,还含有态度与个性倾向方面的内容。11体谅模式: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学者彼特・迈克菲尔(PeterMcphail)与美国著名女教育家诺丁斯(NelNoddings)为代表的,及其公立学校道德教育课程设计委员会中的同事们共同创立的。这是以注重道德情感因素为主的道德教育的方法。12品德测评概念:品德测评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品德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品德测评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13德育评价: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收集事实材料,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69第二次作业单选题题目说明:(1
本文标题:学校德育1-4答案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8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