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学生主体意识和古代文学教学管窥第1期
一、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主体意识的缺乏及其原因大学生对与古代文学的学习缺乏主体意识,原因有多方面。首先,大学课程设置过多。学分制实行后,学生不仅有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还有公共选修课、通识通选课等,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在此情况下,学生对于以四卷本的文学史及六册作品选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无法投入足够精力去学习。其次,古代文学课程被严重压缩。这是大学课程设置过多以及新专业不断出现而引发的后果。以往的本科教学计划中,古代文学教学至少需要两个学年共四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修改后的教学计划中,根据不同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时间被缩短为三个学期甚至一学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保持四学期的时间不变,但为了给其他课程让路,具体的教学时数也被削减了。课程被压缩,教师必须赶教学进度,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囫囵吞枣,知识消化不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其三,课程考核体系有缺陷。教师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分一般是: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考试题目基本以课件内容为主,学生既无暇也无兴趣去涉猎其他内容。平时成绩以课堂考勤为主,此外再布置一到两篇课程论文,这也是流于形式化的考核,对于学生主动学习没有促进作用。目前,在高校普遍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亦缺乏督促学生学习的动力。其四,单向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不可谓不足,课前查找丰富资料,制作图、文、音、画并茂的精美课件,课堂上也注意教学技巧,即使如此,教学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在古代文学课堂上,除了少部分学生积极回应教师外,其他学生要么是一脸茫然,要么是低头不语。究其根源,教师单向度讲授,而忽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课件再精美,声音再洪亮,学生们也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其五,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认识不足。在现代技术日益发达,工业化进度越来越快,商业气息渐趋浓厚,以及全民娱乐的时代氛围中,古代文学知识对于个体人格涵养、文化修养以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魅力和价值已经淹没在一片喧嚣繁华之中。学生们更喜欢快餐式的文化享受,而不喜欢需要时间去沉浸在其中方能体会魅力和价值的古代文学知识。二、强化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主体意识的方法在新形势下,强化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主体意识不能靠单纯增加课时数或逼迫学生自学等老旧方法来实现,而必须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他们自觉、自愿去扩大学习的面,并深入吸取知识的精华。笔者提出的一些方法或许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一)角色反串法角色反串法即为让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站上讲台教,教师旁听。目前高校教师依然习惯以自己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记为辅,而往往忽略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不仅具有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在具体实施上,教师可结合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大纲,在每次课中布置一到两篇教学内容之外的作品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准备要讲授的内容并制作PPT,在下次课亲自展示,每位学生所需时间以5到10分钟为宜。学生讲授后,教师进行简要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同时也可让其他同学来评价。在课程已被压缩的情况下,角色反串法一方面能以学生亲自参与、主动融入的方式扩大教学容量,另方面可激发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角色的互换不仅使学生感到新鲜,而且反串教师也让他们有扮演好这一角色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是提升学生主体意识的一大动力。(二)团队表演法这是基于角色反串法的一种延伸。在讲授叙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比如叙事诗、古典小说、古典戏曲时可以考虑用此方法。因为无论教师或学生,单纯讲授,其生动性、趣味性依然不够突出,而通过表演方式可解决此问题。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较多,一人无法完成表演,教师可以安排几位同学在课外一起琢磨作品,体会人物形象,然后通过团队合作编排,反复演练,最后在课堂上演出。团队表演法生动活泼,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于喜欢表现自我的90后大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作品的艺术魅力有了切身体会,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协调合作能力。此外,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发挥文学想象力加以创新。由此可见,团队合作表演法的益处是多方面的。(三)课外拓展法由于目前大学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而教学时数有限,教师尽最大努力让每位同学都来反串教师角色或进行团队表演实属不易。鉴于古代文学课程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教师讲授、学生反串讲授和团队合作表演的作品之外,仍有很多优秀篇目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既定内容之外安排课外拓展学习的篇目。具体而言,课外拓展可细分为研读、改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earch2013年4月下旬刊综述•专著写、诵唱等几个层次。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作品较多,在学习《长恨歌》、新乐府诗等作品后,可安排学生以将诗歌改编为剧本等形式改写《琵琶行》等篇目。此外,还可根据情况适当让学生自主安排一些古典诗词朗诵、古典诗词演绎会或者古典文学知识竞赛等。这些环节可增加他们主动学习的乐趣,也丰富了他们课余的学习生活。(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大学生的学习成效最终还是体现为成绩。为了使上述措施能落到实处,还需制定更完善的考核体系。具体而言,要把目前以期末考试成绩和以课堂考勤、课程论文为平时成绩的二元化考核体系,改变为以期末成绩、平时成绩、自主学习成绩等为指标的多元化考核体系。自主学习成绩指标包括学生在反串教师角色讲授、团队合作表演、课外拓展学习等环节中所获得的评价分数。如果说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可以通过教师的直观感受来评价,那么课外拓展学习的评价则可通过随堂考核的形式来打分。教师可在上课过程中随堂抽查,以便检验课外拓展学习的效果。(五)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但是仍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目前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认识不够的现状,教师必须展示出以古代文学知识为涵养的人格魅力,从气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现身说法来打动学生,以此感召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文学。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是也"观点,在当下更有警醒意义。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教学设备、图文并茂的课件,这些因素集中起来,对增加古代文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吸引力,都不如一位学有造诣、魅力四射的中国古代文学大师来得强烈。教师们唯有不断增加自身的中国古代文学学养,以期有朝一日能达到大师的高度。三、主体意识强化所取得的初步效果及其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已将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等措施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首先,课堂气氛大为活跃,学生不仅听课积极性更高,而且课后自主学习的劲头也很足。例如PPT展示环节,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任课老师,为了能更好地展示自己,他们一改往日漫不经心地听课习惯,聚精会神关注教师授课的方法、步骤、技巧等。比如胡某某同学讲授南朝乐府诗《西洲曲》时,按背景、文本解读、诗歌主题、艺术特点的步骤一一介绍,所制作的PPT图片优美,非常契合作品意境。展示完后,在座同学不禁鼓掌表示称赞。再如廖某某、刘某某、杨某同学三人合作表演的《木兰辞》,不仅有配乐、朗诵,还有准确生动的舞蹈动作,获得同学们的满堂喝彩。这些成效的取得无疑是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努力而获得的。其次,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接触学习更加全面而深入,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古代文学课的吸引力较之前有所增强。有学者提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将作品选代替文学史论,这观点尚可商榷。本文所提出的几点措施,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学史论之余,利用课后时间去全面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可谓两全其美。笔者看到,此前认真听课的同学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那些在课堂上低头不语或打瞌睡的同学,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究其根源,对作品的深度理解使学生不再对文学史论感到枯燥乏味。上述措施的实行具有多重意义。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对教师而言,通过角色反串法等措施的实行,不仅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反向的促进作用,而且使他们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前,教师因囿于成见,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闷表现,会认为学生不仅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缺乏这方面能力。以上措施的实行使教师对学生的这一印象得以改变。事实上,作为成年人,大学生鲜活的生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师忽视了。此外,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等学习方式的成功普及,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提前进行的典型的教学实践,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具有锻炼胆量、内化知识等意义,还可产生一种连锁反应:不仅使中文专业的学生更加喜欢古代文学课程,而且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课呼声甚高的情况下,广大学子也可通过这样一种直观效果来获得对中国古代文学魅力的重新认识,从而扩大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力。divclass=hot_page【摘要】英汉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母语迁移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毋庸置疑。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在强调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影响必然性的同时,本文主要分析这些常见的错误,以便英语学习者在做英汉翻译时尽量避免类似的错,促进翻译能力的提高。【关键词】母语负迁移;英汉翻译;影响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属于印欧语系的英语在发音、字型和语法上均有许多差异,尤其是汉语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有较大差别。汉语是分析型语言,其典型特征是没有曲折变化,汉语词语组合成句依靠词序和虚词。英语是分析型和综合型语言。综合型语言的特征是因为它有丰富的曲折变化。汉语的语法呈隐含;英语的语法呈外显性。①因此,分别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学习对方的语言时存在较大的难度。换句话说,他们的母语对外语有较多的负迁移。本文拟从词汇、语法及惯用表达的角度探讨母语负迁移对英译汉的影响。一、英译汉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一)英译汉过程中的词汇负迁移英汉词汇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空缺、词汇内涵意义以及搭配方式的不同。Leech认为词义分为七种,概念意义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搭配意义等。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不是每个英语单词和汉语的意义都能一一对应,这样就使目的语词汇在在表达上不清晰,甚至失去了词汇本身的意思。汉语中的称谓就比英语的称谓具体得多,如英语中的“aunt”可指汉语中“伯母;阿姨;姑妈;婶婶;舅母;姨母等”,“marry”具有“嫁、娶”之意。翻译时只能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意义。这是词语的语义范围不同所造成的负迁移。词汇是语言大厦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掌握一个词必须了解它的句法功能、搭配意义和感情色彩等,否则就会出现用词错误。如,Adam’sapple直译成亚当的苹果显然不准确,这也是一种母语迁移。受母语迁移的影响,有学生将“Heworedarkglassesandthickjewelry”译为“他戴着墨镜和厚毛衣”,英语中wear的搭配能力很广,可以用于穿衣服、戴眼镜、戴帽子等,但汉语则要根据宾语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的动词,如“穿衣服、戴眼镜、戴帽子、打领带”等。又如“MyhusbandandIledacatanddoglife.”不少学生把它译成“我和丈夫过着猫狗般的生活。”正确翻译应为“我和我丈夫过着争争吵吵的日子。”汉语中争吵常用“鸡犬不宁”来形容,而英语将争吵比作“cat-and-doglife”。因此,学生在英汉翻译时,为了使译文语言规范,必须注意这种词语搭配能力的差异,让译文中词语的搭配必须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行文规范。(二)英译汉过程中的语法负迁移1、时态翻译上的迁移。在时间意义的表达上,英语是反映在动词形式的变化上,也就是动词的时态;而汉语主要是依靠表
本文标题:学生主体意识和古代文学教学管窥第1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9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