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
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以农业科技推广、农业废弃物处理、新型业态有机肥料研发、果蔬种植为主的农业服务组织机构。现有实施基地200亩,建有浙江省首家田头配肥站。自公司成立以来,全面致力于农业废弃物综合开发、积极开展有机液体肥料的研发和示范、全力打造象山低碳循环农业产业链。科技合作一、合作背景(1)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及合作老师团队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是浙江大学22所学院之一,是国内较早从事循环农业、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与污染修复研究的主要单位之一,是全国最早成立农业环境保护系的高校,现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和资源科学系等3个系,下设8个研究所(中心)及1个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学院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资源利用),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工程),省重点学科1个(环境科学),其中“土壤学”也是农业部的重点学科,拥有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属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作物营养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等。曾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农业化学卷》的主编单位,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欧盟、芬兰、日本等多个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从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在朱祖祥院士和陈子元院士的带领下,率先编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药使用安全标准》手册,并在1985年成为国家标准。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拓展,目前逐步形成了一支以长江特聘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为学术带头人,知识结构合理、合作互助、团结创新的优秀研究群体,在循环农业、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与障碍因子源头削减和过程阻控,产地环境污染物监测与评价,典型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行为与污染修复,集约稻田的精准管理与肥药减量增效,土壤养分平衡,畜禽养殖废弃物生态循环利用与污染减控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地位。近5年来,先后承担相关研究领域56余项项目,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3项,国家“973”课题项目6项,“863”计划项目8项,国家重大专项1项,省部委重大科技项目或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57篇,其中SCI收录359篇,被SCI源期刊论文引用2007次,其中他引1504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2项;出版著作8部(主编或编委),其中英文专著1部。廖敏: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士,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评议专家,担任过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巴基斯坦OnlineJournalofBiologicalSciences编委,担任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AppliedSoilEcology,Chemosphere,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环境科学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杂志审稿人。长期从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环境化学行为、环境生物与生物化学、污染物环境毒理学以及有机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或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稻田生态系统和水稻生产消解有机废水的潜力及其风险评估”、“红壤农田重金属污染下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特性研究”、以及中德农业合作项目“土壤微生物组成、定位和功能与酶动力学的关系”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六十数篇,其中SCI检索论文二十篇。在本项目中承。(2)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公司成立以来,与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和象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象山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合作,一直致力于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包括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蚯蚓养殖、蚯蚓粪肥生产加工、沼液腐殖酸有机液肥生产与沼液服务配送,现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8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人,在象山县东陈乡大塔等地拥有试验示范基地200亩(其中单体大棚80多亩,连栋大棚25亩,玻璃温室1000平方米),沼液配送车3辆,在象山县丹西街道蓬莱路305号县科技园内拥有办公用房25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40平方米,属于县科技孵化型企业。为配合项目实施,浙江大学与象山县农林局组建的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象山分中心设在公司内,形成了一支由博士、硕士和学士等不同学历人员组成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团队,目前已成功开展了蚯蚓小规模生态化处理农业废弃物的研究,初步掌握了蚯蚓自身蛋白酶水解蚯蚓体生产复合氨基酸(此过程没有任何外来化学添加物)的技术原理,及其与各种微量元素络合反应的工艺条件。探讨性地研制出蚯蚓氨基酸液肥、饲料添加剂、肥药一体化产品,并进行小规模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液肥应用于粮食作物增产10%-20%,经济作物增产20%-70%;肥药一体化产品,对蔬菜、瓜果、粮食等作物有较好的防病效果,使用后蔬菜增产20%-70%,粮食作物增产20%-40%;复合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在对肉鸡和仔猪替代进口秘鲁鱼粉结果表明,不但增重效果略高于进口秘鲁鱼粉,而且肉鸡和仔猪的免疫力显著增加,减少了疾病防控费用,综合效果显著。此外,对蚯蚓粪系列专用肥研究发现,有显著促进蔬菜和瓜果的生长作用,增产10%-20%,且能增强作物抗病性,减轻连作障碍和土传疾病;作为基质育苗复配,出苗率高,幼苗生长健壮,相关成果已向国家申报发明专利。可见蚯蚓体及蚯蚓粪作为农用产品开发大有潜力,上述系列产品的研发在继续进行中,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公司在浙江大学、象山县农林局、象山县科技局等高校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正致力于象山农业废弃物蚯蚓资源化处理中心建设,拟在象山县东陈乡等地投资500万元建设蚯蚓工厂化生产基地,加快蚯蚓生态化处理农业废弃物步伐,进而推动象山循环农业发展及生态示范县的创建。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很好的前期技术基础和研发力量,同时象山县政府重视,政策明确,在技术、政策等方面能保障本项目的顺利实施。目前,公司承担的宁波市级项目有科技创业创新类“活性微生物有机肥研发”、生态循环农业类“废弃物多级高效循环利用—生物腐植酸有机液肥研发与推广应用”和发改委立项的“宁波龙兴生鲜蔬果生产与物流管理系统”等,承担的县科技项目有“沼液肥深加工开发与示范推广”等。二、具体合作项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随意弃置作物秸秆和排放畜禽粪便的问题更加突出,已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废弃物包括四大类: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下脚料和生活垃圾,其中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最为主要。据报道,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年产生总量在7亿t以上,畜禽粪便排放量约为2O.4亿t。据统计,宁波市畜禽粪便年产生量约在232万t以上,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已经成为当地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露天焚烧作物秸秆和随意排放畜禽粪便的直接后果是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宝贵资源,如何有效处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据推测,在未来20年时间内,我国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总量依然会呈增加的趋势,其中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将更加严重。因此,对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上述问题,浙江大学环资学院与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1)农业废弃物无害化生态处理技术开发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廖敏教授发现利用农业废弃物养殖蚯蚓,形成的蚯蚓粪和蚯蚓体可以得到综合利用。研究表明,蚯蚓粪是一种团聚体,大多为0.5-3mm粒径的卵圆形结构,或者粘结成团块状,黑褐色、无臭,具有良好的孔性、通气性、排水性和高持水量;蚓粪表面积很大,具有良好的吸收和保持营养物质的能力,水稳性好;蚓粪呈弱碱性,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及氮、磷、钾等大量元素,铁、锰、锌、铜、硼等多种中(微)量元素和必需的氨基酸,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有益菌丰富,纤维素酶、淀粉酶、转化酵素、蛋白酶、过氧化物酶、磷酸酶、脱氢酶等酶活性较高。既能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产品品质,又能改良农田土壤,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是农业、园艺、园林生产的高档肥料对蚯蚓体的研究表明,不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而且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系列营养物质,可作为养殖业的蛋白源或氨基酸饲料添加剂,酶解后添加相应营养元素,还可生产出各种植物营养肥和药肥,以此为契机,浙江大学环资学院与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拟定了农业废弃物无害化生态处理技术开发的计划。项目总投资200万,其中50万作为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费用,预计年增效益5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20万。(2)蚯蚓系列农用生化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蚯蚓水解产物在植物生产和动物饲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是生产植物叶面肥以及饲养用氨基酸添加剂的上等原料。通过蚯蚓系列农用生化产品(氨基酸叶面肥、饲用复合蚯蚓营养液、氨基酸药肥)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加快蚯蚓系列生化产品的开发进程,促进农业废弃物蚯蚓资源化处理技术在宁波乃至浙江省内的应用步伐,为建立一个技术水平领先,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显著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及值得借鉴的产业蓝本。浙江大学环资学院与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关于蚯蚓系列农用生化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256万元,预计年产蚯蚓氨基酸系列叶面肥100吨,应用示范面积200亩,年产蚯蚓复合氨基酸保健液50吨,氨基酸添加剂(粉状)10吨,仔猪和商品猪应用示范200头,养殖鱼塘应用示范面积40亩,年产蚯蚓氨基酸药肥100吨,应用示范面积200亩,年新增产值805万元,其中氨基酸叶面肥和氨基酸药肥530万元,复合氨基酸保健液和氨基酸添加剂275万元。三、项目申报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同申报市本级以及县级项目十余项,其中蚯蚓系列农用生化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已成果列为宁波市2013年农业类重点项目。农业废弃物无害化生态处理技术开发项目申报了宁波市产学研服务创新平台公关项目。
本文标题:宁波龙兴生态农业科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0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