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节非政府政策行为者与公共政策课程内容一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二公民与公共政策三公民社会、社会团体与公共政策四政党与公共政策五大众传播与公共政策一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一)公共利益的内涵P210两个层次:首先是利益获得者的群体范围,其次才是利益实现的程度。(二)公共利益的确定决策者对公共利益的考量主要有以下三个视角:(1)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2)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3)形式利益与内容利益(三)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从政策的社会效果来看,利益与代价的对应关系存在四种基本类型:(1)利益范围宽、代价范围宽(2)利益范围广、代价范围窄(3)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宽(4)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窄真题(2011.4)单选题下列关于公共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B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C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总是正相关的D公共政策的直接利益总是大于间接利益答案:A二公民与公共政策(一)作为政策客体公民更多地应作为政策客体而存在的理由是①公民的真正意愿很难确定;②公民的意见多属短视;③公民参与成本过高,效率低下;④公民参与会导致社会不稳定(二)作为政策主体的公民如何理解公民是公共政策的基石①整个政策运行过程都以公民为基础;②公民参与政治的过程,可以加深其对政策意义的理解,提高政策的效力,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公众所接受的政策;③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法制化要求公民参与;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及公共政策学知识的普及,政策信息的获取将变得十分便捷。公民参与并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7种:(1)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采取全公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权利;(2)通过这街投票或代议的形式,选择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或推荐代表参与政策过程,使政策发生实质性变化,间接行使个人权利;(3)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法或者反对某些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迫使政府将问题提上决策议程;(4)通过参加政治党派或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影响政策过程(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多方游说等手段,提出政策诉求,影响政策制定(6)采取消极抵抗或不合作的态度,使政策过程扭曲,以此影响政策结果(7)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知道;或以个人的社会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三公共社会、社会团体与公共政策(一)公民社会及其主体要素——社会团体(二)社会团体、公民社会与公共政策①政策信息沟通;②影响并制约公共政策;③稳定公共政策秩序;④角色替代真题(2011.7)简答题简述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作用答案要点:政策信息沟通、影响并制约公共决策、稳定公共政策秩序、角色替代四政党与公共政策:政党是公共政策制定最重要的倡导者和政策理念最重要的提供者,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执政党的政策,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里,政党首先借助于公共权力才能够与公共政策现实地发生联系,政党的主张和要求转化为公共政策,只有那些在大选中获胜、取得国家政权的政党才能成为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其政治纲领和主张才能转变为公共政策。在实行一党制国家里,政党是公共政策的主导性力量。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唯一合法的执政党以及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者,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上都发挥主导性作用,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而是参政党,特们通过政治协商制度参与国家大事情的讨论与决定五大众传播与公共政策大众传播是指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成员传送信息、知识的过程。(一)大众传播与政策制定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的作用I.提出公共问题并推动问题认定①监测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提出公共问题;②促进信息交流,释放社会多元诉求;③制造“焦点效应”,催生热点公共问题。2.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①推动公众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②价值取向和利益导向的引领者;③构建“第二现实”。“第二现实”指大众传播利用自己“敏锐的嗅觉”,通过频频报道和讨论某个问题,影响受众对该问题的内容及其性质的认知和态度,进而影响政策议程的建立。3.影响公共政策的抉择大众传播对政策抉择的影响力因所处体制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二)大众传播与政策执行与监控大众传播对政策执行和监控的重要作用①为政策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②监督和控制政策执行过程。(三)大众传播对政策评估和调整①及时收集和反馈公众对政策的意见;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政策评估;③推动公共政策的及时调整。真题(2012.4)多选题下列关于大众传播与公共政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众传播能够制造焦点效应,催生热点公共问题B大众传播能够推动公共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C大众传播经常成为政策抉择的意见领袖D大众传播能够充当政策执行效果的监控者和裁判者E大众传播在影响政策的过程中存在“公共性缺失”的问题真题(2013.7)论述题论述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评估和调整的影响对“非政府政策行为者”的界定:①在公共决策过程中,非政府政策行为基本上是利益相关者,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影响决策的利益相关者;②非政府政策行为者影响决策的行为,有利于直接决策者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地获取政策相关信息,但其行为本身既可能推动直接决策者制定体现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也可能完全相反;③由非政府政策行为者与直接决策者形成的政策社群和政策网络,既可能有助于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也可能造成少数精英和强势群体垄断公共政策、,漠视公共利益。小结一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二公民与公共政策三公民社会、社会团体与公共政策四政党与公共政策五大众传播与公共政策
本文标题: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三章第三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08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