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安全专题培训--消防逃生自救
安全专题培训----消防、逃生自救培训内容:1、火灾定义、成因、分类等级、特性、发展过程、危害。2、灭火的原理、灭火方法。3、灭火器的种类及其各自使用范围。4、各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5、逃生自救器具及其使用方法6、逃生自救的常用方法。7、灭火时的其他安全注意事项。目的:了解火灾的成因、及其特性,熟练掌握各类灭火器具和各类逃生自救的方法,抓住时机采取措施,降低火灾损失和人员伤害。1、1.1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1.2形成火灾的三要素:火灾是由失去控制的燃烧形成的,而燃烧不是随意发生的,但凡发生燃烧,就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这是形成火灾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火灾预防,也就是人类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中控制或阻止这三个条件的同时出现,从而达到预防火灾发生的目的。1.3火灾的分类、等级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2008年11月4日发布2009年4月1日实施)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根据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新的火灾等级标准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个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火灾成因及其分类按火灾损害程度分类①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②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③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④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1.4、火灾的特点特性1.火灾过程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确定性是指火灾的孕育、发生、发展、熄灭过程具有规律性,随机性是指火灾各个子过程都要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火灾科学研究手段是模拟研究和统计分析及两者的结合。另一方面,火灾既有自然属性,又有人为属性:火灾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它要受到人的影响,火灾的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人为因素是火灾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火灾的危害不仅是财产的损失,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2.火灾具有普遍性、突发性、多发性、反复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由于人们缺乏防火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火与自救能力薄弱,因此,在火灾发生时发生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1.5、火灾的五个发展过程火灾发展大体上经历五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降阶段和熄灭阶段。(一)初起阶段一般固体物质燃烧时,10-15分钟内,火灾的面积不大,烟和气体的流动速度比较缓慢,辐射热较低,火势向周围发展蔓延比较慢,燃烧一般还没有突破房屋建筑外壳。,但呈上升趋势,在这个阶段,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灭火器材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二)发展阶段火灾发展阶段是由于燃烧强度增大,载热500cC以上的烟气流加上火焰的辐射热的作用,使周围可燃物品和结构受热并开始分解,气体对流加强,燃烧面积扩大,燃烧速度加快,在这个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力量和灭火器材才能将火扑灭。(三)猛烈阶段火灾猛烈阶段是由于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出来,空间温度急剧上升,使周围可燃物品几乎全部卷入燃烧,火势达到猛烈的程度。这个阶段,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温度和烟气对流达到最大限度,不燃材料和结构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以致发生变形或倒塌,大火突破建筑物外壳,并向周围扩大蔓延,是火灾最难扑救的阶段,不仅需要很多的力量和器材扑救火灾,而且要用相当多的力量和器材保护周围建筑物和物质,以防止火势蔓延。(四)下降和熄灭阶段下降和熄灭阶段是火场火势被控制住以后,由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至殆尽,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熄灭。综观火势发展的过程来看,初起阶段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扑灭初起火灾。如果错过初起阶段再去扑救,就必然动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付出较大的代价,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和危害。1.6、火灾危害:火灾的燃烧对象有建筑物、生产装置、公共设施、交通工具、露天仓库、电气设备等,从而增加了火灾的复杂性。火灾能引起各种伤害,严重时可立即导致人员死亡。在火场中,由于逃避不及,直接被火烧伤或烧死。烟雾引起窒息是火灾致伤、致死的主要原因。火灾烟雾中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吸入以后容易造成窒息。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5倍,其量超过火的5~6倍。烟气的流动方向就是火势蔓延的途径,温度极高的浓烟,在两分钟内就可形成烈火,而且对相距很远的人也能构成威胁。此外,由于烟的出现,严重地阻碍了人的视线,使人们的能见度下降。一般情况下,只要人的视野降至3m以内,想逃离火场就不大可能了。火灾中浓烟危害很大,被浓烟熏呛致死的,是烧死的4~5倍,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含有一氧化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人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min就会导致死亡。而常用的建筑木材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5%。此外,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约占O.06%,当达到2%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达到6%~7%时,人就会窒息死亡。另外,还有一些物资,如聚氯乙烯材料和尼龙、羊毛、丝绸等纤维类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威胁更大。1.7、造成火灾的原因:1.电气火灾主要系电气设备(如线路、马达、开关、电灯及电热组件等),因安装、操作及维护不当或因短路、超过负载、接触不良、漏电等原因所引起。2.使用手提式火源、干燥器、加热炉、烤箱,及其他具有明火的工具(如熔接与切割器具),若遇可燃性物质极易造成火灾。3.因机械调整不当产生摩擦,致使轴承发热,或因电力传动与输送带接触不良,产生摩擦热能而引燃设备或邻近的易燃物。如纺织机的棉屑、造纸机的纸尘等。4.在石油化学、塑料工业及制药等产业,所含有的可燃性液体、蒸气及不稳定性固体化学物料等,在制造过程中倘若失去控制,将会造成燃烧或爆炸事故。5.切割所造成的火花可飞散到很远的距离,易渗入易燃性材料或建筑物之夹缝中,经一段时问的闷烧后而突然发火。6.物体因相互摩擦而产生电荷,如电荷增加到足够能量,将引燃邻近的易燃性蒸气、气体或固体可燃物。如动力皮带、溶剂搅拌及输送设备均易产生静电。7.炯道与管道中的沉积物、工业废物、油渍物与垃圾等,由于本身自燃生热或细菌氧化而会释放热能引起火灾。8.可燃物或可燃性液体,暴露的锅炉、热管道、排气道、电灯或是加工中的热金属,借由热源的传导或辐射,皆会导致火灾。9.不正常的加热作业,或是使用直接火力与电气加热的干燥设备更易引起火灾。10.建筑物、露天堆货区与他人厂房因安全距离不足,而造成彼此燃烧之危险。11.在可燃物的制造、储存与使用的场所内,吸烟或乱丢烟蒂容易引起火灾。12.火灾可借由闪电、雷击诱导电流而发生。、二,2.1灭火原理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物体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损失。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一种氧化放热反应,通常伴有光、烟、或火焰。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及着火源。防火的主要措施就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2.2依次总结四种灭火方法:1、冷却灭火法。任何物质的燃烧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极限称之为燃点。冷却灭火法,就是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燃点以下,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用水进行冷却灭火的就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也是简单的方法。一般我们常见的火灾,如房屋、家具、木材等可以用水进行冷却灭火。另外,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冷却灭火。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78.5℃的雪花状固体,二氧化碳在气化时迅速地吸取燃烧物质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温度使燃烧停止的目的。在灭火实践中,为了有效地控制火势,降低火灾损失,也常用冷却方法,用水或二氧化碳冷却火场周围的物质,以防止其达到燃点而起火。2、窒息灭火法。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隔绝空气的方法,使燃烧区内的可燃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使燃烧停止,这也是常用的一种灭火方法,对于扑救初起火灾作用很大,此种灭火法可用于房间、容器等较封闭性的火灾。比如我们常见的炒菜时油锅着火,可及时将锅盖盖上,使燃烧的油与锅外的空气隔绝以达到灭火的目的。3、隔离灭火法。这是一种“丢卒保车”的灭火法、将燃烧物体与其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消除燃烧必备的三个条件之一——可燃物,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隔离灭火法,适应于扑救爆炸物品、流体、固体和气体的各种火灾,也是常用的一种灭火方法。4、抑制灭火法。这是一种用灭火剂与燃烧物产生物理和化学抑制作用的灭火方法。如干粉灭火剂,在灭火时由于高压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冲出储存的容器,形成一股加压的雾状粉流,复盖到燃烧物上,粉粒与火焰中产生的活性基因接触时,活动基因被瞬时吸附在粉粒表面,形成不活泼的水,从而中断燃烧连锁反应的进行,使火焰迅速熄灭。火场上采用哪种灭火方法,应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特点和火场的具体情况而定三、灭火器的种类及其使用范围3.1.1、水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它资源丰富,取用方便。水能从燃烧物中吸收很多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下降,使燃烧终止。水在受热气化时,体积增大1700多倍,当大量的水蒸气笼罩于燃烧物的周围时,可以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从而大大减少氧的含量,使燃烧因缺氧而窒息熄灭。在用水灭火时,加压水能喷射到较远的地方,具有较大的冲击作用,能冲过燃烧表面而进入内部,从而使未着火的部分与燃烧区隔离开来,防止燃烧物继续分解燃烧。水能稀释或冲淡某些液体或气体,降低燃烧强度;能浸湿未燃烧的物质,使之难以燃烧;还能吸收某些气体、蒸气和烟雾,有助于灭火。注意事项:(1)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以及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贮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2)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不能用水,而应用沙土灭火。(3)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因为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酸溅在人身上,能灼伤人。(4)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是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5)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以防高温设备遇冷水后骤冷,引起变形或爆裂。2.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是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的有效灭火剂,它主要是在液体表面生成凝聚的泡沫漂浮层,起窒息和冷却作用。泡沫灭火剂分为化学泡沫、空气泡沫、氟蛋白泡沫、水成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等。(1)化学泡沫灭火剂(MP)常用的化学泡沫灭火剂,主要是酸性盐(硫酸铝)和碱性盐(碳酸氢钠)与少量的发泡剂(植物水解蛋白质或甘草粉)、少量的稳定剂(三三氯化铁)等混合后,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泡沫。化学泡沫灭火剂在发生作用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它与发泡剂作用便生成许多气泡。这种泡沫密度小,且有黏性,能覆盖在着火物的表面上隔绝空气。同时二氧化碳又是惰性气体,不助燃。化学泡沫灭火剂不能用来扑救忌水忌酸的化学物质和电气设备的火灾。(2)空气泡沫灭火剂(MPE)空气泡沫即普通蛋白质泡沫。它是一定比例的泡沫液、水和空
本文标题:安全专题培训--消防逃生自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11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