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货币金融学_朱新蓉_第十三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十三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二节货币供给第一节货币需求第一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定义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政府、企业、事业和个人)在既定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宏观货币需求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货币需求微观货币需求从企业、个人或家庭等微观主体角度进行考察,分析微观主体持币需求。二、货币需求的分类名义货币需求个人或家庭、企业等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各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所持有的货币量在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余额。三、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古典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式IrvingFisher(1867–1947)MV=PTPT=名义收入=货币收入决定于货币数量M的变动货币量M增加MV加倍增加名义收入PT也一定加倍增加产出总量T在短期中可以看作是一个常量.V在短期内基本不变M增加,P一定上升.故:价格水平的变动仅仅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古典货币数量论——剑桥方程式AlfredMarshall(1842-1924)1917年,英国剑桥大学庇古教授根据他老师马歇尔的观点,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说M=KPY货币流通速度人们的持币时间和持币量“人们愿意保持的备用购买力”人们的财产和收入中多大一部分以货币形态贮存起来。持币动机:第一,得到便利与安全第二,投资收益少,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第三,直接消费得到的效用较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凯恩斯认为,人们有了货币收入后,将进行两个抉择第一选择:消费和储蓄的比例。这是时间偏好的选择第二选择。储蓄中是现金形式与购买国债形式的比例。(假设金融市场只有两种金融资产)交易性货币需求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而人们总是偏好将一定量的货币保持在手中,公众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三: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是收入(Y)的增函数,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减函数L=L1+L2=f(Y)+f(r)凯恩斯流动性陷阱假说债券价格=债券利息/利率利率的不确定性将造成债券价格升降,人们便在持有债券和持币之间选择。当利率降低(债券价格提高),且低于某种“安全水平”时,人们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债券价格下跌),愿意多持有货币,任何措施都不再能使利率继续下降。这种无能为力的状况,恰如落入陷阱一样。现代货币数量论MiltonFriedman(1912~2006)弗里德曼的基本观点货币需求函数稳定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长期内,产出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决定,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引起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化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调节经济的作用第二节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概述货币供应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向流通中投入,扩张或收缩货币量的行为和过程。货币供应量指一国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通货)与存款的总和。它是一个存量概念。二、货币层次的划分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强调货币高度流动性的特性强调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狭义货币M1=D+C广义货币M2=M1+TM3=M2+DnL=M3+An三、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1甲银行接受其客户存入的10000元现金甲银行资产负债表单位:元资产负债准备金+2000贷款+8000总额+10000存款+10000总额+10000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2甲银行贷出8000元,借款者将这笔款项支付乙银行客户并全部存入乙银行乙银行资产负债表单位:元资产负债准备金+1600贷款+6400总额+8000存款+8000总额+8000丙银行资产负债表单位:元3乙银行贷款6400元,借款人用于支付给丙银行的客户,提取准备金1280元,并将余下的5120元用于贷放资产负债准备金+1280贷款+5120总额+6400存款+6400总额+6400依次类推,得到存款货币多倍扩张的公式:r1RrRDD表示存款总额R表示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r表示中央银行所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两者的乘积为货币供应量。BmMsCDB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指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它只是整个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国外净资产对政府债权净额对商业银行债权其他项目净值货币乘数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通货比率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比乔顿货币乘数模型M1为货币存量,B为基础货币,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t为定期存款比率,e为超额准备金比率,c为通货比率。将货币定义扩展为M2的乔顿模型四、货币供给理论弗里德曼—施瓦茨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存量高能货币B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准备金的比率商业银行的存款与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的比率货币当局决定高能货币B商业银行决定存款对准备金的比率社会公众决定存款对通货的比率卡甘货币供给模型M表示广义货币存量(M2)H表示高能货币表示通货比率表示准备金比率MCDR《雷德克利夫报告》中的“新观点”第一,对经济真正具有重大影响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即狭义货币供给),而且是包括这一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第二,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是商业银行,而且是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第三,货币当局所应控制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流动性。格利(JohnG.Gurley)和肖(EdwardS.Shaw)的“新观点”货币的基本特性是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货币与各种非货币的金融资产之间,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区别银行与作为非货币金融资产创造者的其他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也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区别从货币供给的角度而言,货币的定义应该是广义的货币从金融控制的角度而言,中央银行不仅应该控制商业银行,而且也应该控制各种非银行的金融中介机构
本文标题:货币金融学_朱新蓉_第十三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