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全学原理思考题1.安全与安全学科的定义。1)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2)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3)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安全科学是指从人体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角度出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整个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理论认识。安全工程是指在安全问题存在领域中,运用综合集成技术,以保障人体动态安全的方法、手段、措施。2.安全生产理念(三不伤害)、安全三要素。安全生产理念(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3.现代安全管理新模式1)企业HSE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健康H、安全S与环境E三结合的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强化企业管理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意识,激励企业员工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工作热情,最终改进企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效能,实现人类社会和企业的综合效益。2)企业ISO18000管理体系(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OHSMS)。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范下,企业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这是国际标准一体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随着ISO9000和ISO14000在各国逐步得到认可和取得成功的背景下,国际工业社会重视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目标。3)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21世纪,企业建立“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是大势所趋。4)国家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构建国家监察-行业协调-企业自律-工会监督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二是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等目标出发,建立国家的大安全管理模式(机构、组织、立法、管理体系等)4.高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确认系统思想以确定论的安全为前提,要求系统在构造上具备不排斥设备和人员的错误,要认可这些错误,即使发生了这些错误,系统的工作可能受影响,但不会危及人身的安全。达到故障导向安全,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例如核电厂、高铁、航天、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九号飞船)5.什么是本质安全(核电站)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存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设计了专设安全设施,即四套系统(安注、喷淋、辅助给水、安全壳隔离等),在AP1000先进型核电厂设计中,采用了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等相关措施,实现了设计要求。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三同时)注意两点:本质安全的相对的;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许多情况事先难以预料。人-机-环境系统日常随机的一般性事故损失并未彻底消除。6.核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EPCT总承包模式基于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采用交钥匙工程总承包(EPC/TurnKey)的核电建设管理模式,由业主主导,以具有核电设计能力的工程公司(AE公司)为主体,以合同为纽带,分工合作,整合各方专业化核电建设队伍,是我国进行核电建设的现实选择。就我国核电站建设行业而言,目前国内已有四大集团公司注册成立了具有工程总承包资质的核电工程公司(AE公司)即: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等。7.系统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危险源辨识、控制和评价构成了系统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8.安全科学的四个层次和研究内容安全观—安全学—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研究内容:1.安全和安全科学的概念、属性特征2.安全科学的研究范畴和学科体系3.事故致因理论与模型和事故预测预防理论等安全科学基本原理4.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与调查处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等安全应用方法9.优先发展的安全生产科技研究方向一方面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控制理论,安全工程技术方法,并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会深入研究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安全管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将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安全生产监察和管理体系为中心,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和方法10.事故频发倾向的可取之处?危险性较高的、重要的操作,特别要求人的素质较高。例如,特种作业的场合,操作者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的考核,获得特种作业资格后才能从事。因此,尽管事故频发倾向论把工业事故的原因归因于少数事故频发倾向者的观点是错误的,然而从职业适合性的角度来看,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的认识也有一定可取之处。1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骨牌理论)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12.轨迹交叉事故模式理论的要点是什么?根据轨迹交叉理论的观点,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措施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交叉),能量转移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是砍断物的事件链,提倡采用可靠性高、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大力推广保险系统、防护系统和信号系统及高度自动化和遥控装置。设法排除机械设备或处理危险物质过程中的隐患或者消除人为失误和不安全行为,使两事件链连锁中断,则两系列运动轨迹不能相交,危险就不会出现,就可避免事故发生。根据轨迹交叉论的观点,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避免事故。强调工种考核,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从生理、心理和操作管理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动的产生,就等于砍断了事故产生的人的因素轨迹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可以避免事故。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设置有效安全防护装置,根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条件,使得即使人员产生了不安全行为也不致酿成事故13.几种常见的引起伤害的能量。二种能量类型与伤害,防护能量逆流与人体的方法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生物能电能。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广泛利用电能,如果电能意外释放就会造成各种电气事故。意外释放的电能可能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导体带电而发生所谓的“漏电”现象。当人体与带电体接触时会发生触电事故而受到伤害;电火花会引燃易嫩易爆物质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强烈的电弧可能灼伤人体等等热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到处都在利用热能,利用热能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失去控制的热能可能灼烫人体、损坏财物、引起火灾。火灾是热能意外释放造成的最典型的事故。值得注意的是,电能、机械能或化学能与热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在利用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时也可能产生热能的意外释放而造成伤害14.系统理论的主要模型?系统理论典型的模型主要有两种,它们都认为:事故的发生是来自人的行为与机械特性失配和不协调,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本文标题:安全学原理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1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