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认证标准
18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认证标准B.专业要求B.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B.2培养要求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基本学制四年,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以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为主。B.2.1素质结构要求⑴.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⑵.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⑶.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工程素质包括工程意识、综合分析素养、价值效益意识、革新精神。⑷.身心素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19B.2.2能力结构要求⑴.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设计能力、计算机及科学技术应用能力。⑵.应用知识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管理综合能力。⑶.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试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B.2.3知识结构要求⑴.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安全科学等方面的知识。⑵.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法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社会学等方面知识。⑶.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管理、电工电子学及一定的行业工程基础等方面的知识。⑷.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心理学、行为科学、经济学、管理学、保险学等方面的知识。⑸.工程方面专业知识:通用安全工程、行业安全工程、安全人机工程等⑹.管理方面专业知识:安全管理学、安全经济学、安全法规等。⑺.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20B.3课程体系B.3.1课程设置表1课程体系设置表课程分类知识体系知识领域最低学分要求内容提要公共基础课大学公共教育政治理论7哲学2、政治经济学2、毛泽东思想1、邓小平理论1、思想道德修养1公共外语13~14主要是英语,其他语种可选计算机技术基础4计算机操作系统、语言、工具、网络技术等大学语文2大学语文、实用写作等文献检索1科技文献检索文艺1艺术欣赏等体育3~4身体素质、体能、竞技等实践训练1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等基础课自然科学基础数学15高等数学10、数理统计与概率3、数理方程2物理6大学物理4、物理实验2化学6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生物4微生物学、毒理学等地学2地球科学概论、地学基础等社会科学基础历史(人类学)32人的体征、文化传统对行为方式影响等法学2法律体系、相关法律知识艺术基础1安全宣传可能应用的艺术方法、标牌制作等社会学2社会学、政治学专业基础课工程、管理交叉课安全科学(原理)3~4事故发生的社会、自然科学机制及事故发生、发展规律,事故致因理论工程技术基础工程力学4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2侧重于工程应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4工程热力学2,传热学2电工电子学4电工技术2、电子技术2画法几何与制图2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仪器分析2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等行业工程课3~12如采矿工程、建筑施工等工程项目管理2项目管理等管理专业基础心理学3普通心理学、心理素质行为学2人的行为方式与特点经济学2搞安全需要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管理学2搞安全需要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保险学2财产保险(商业保险)与工伤保险专业课工程专业知识通用安全工程4广泛适用于各个行业的事故预防与事故后损失控制的工程方法行业安全工程3~12适用于某个行业的事故预防与事故后损失控制的工程方法,如煤矿安全工程等安全人机工程3从安全角度正确设计机械设备的人机界面安全系统工程32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各种安全评价方法)管理专业知识安全管理学3事故预防的管理科学方法,重点是组织与个人(不)安全行为调解方法、管理体系安全经济学2内容主要为事故预防的经济效益安全法规2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实习、设计、论文等40实验、金工实、安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注:1.最后一列中的数字为该部分课程内容的学分数。2.一些课程内容仍然是社会、自然科学交叉的。21B.3.2实践环节具有满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类别必修环节参考学时选修环节参考学时实践环节大学物理实验各类课程实验金工实习(2周)课程设计(2周)综合实验(2周)专业实习(2周)毕业设计(12周)军事训练(2周)科技实践与创新社会实践B.3.3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包括介于设计与论文之间生产技术改造和生产专题研究)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相当于学生就业前的岗前培训。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要以所学知识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如经济、环境、职业道德等方面因素,内容包括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绘图或写作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协作精神,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新思想、新改进、形发现。B.4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要素。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是关22键,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和学校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B.4.1师资数量下列教师人数专指从事本专业教学(含实践)的专业教师队伍。承担安全工程专业政治、英语、体育、数学等公共课教学的教师及担任其他行政工作(如辅导员、党政工作)的教师不计算在内。所有教师均为专任全职教师。如有兼职教师,每2名兼职教师折算成1名专任全职教师。兼职教师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4。专任全职教师与学生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18;当学生的规模较小,按比例计算的教师数不足10人时,则按10人要求。学生总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业余(夜大)大学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此处的学生总数是指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总和。B.4.2师资结构师资的整体结构要合理,要适应教学需要,适应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考察以下几方面:⑴.教师队伍的学科、学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分布结构基本合理,发展趋势较好。⑵.主讲教师状况:主要基础课和主干课主讲教师中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为100%,100%以上的教授、副教授每年为本科生授课。23⑶.学科发展装况:由学科带头人并形成学术梯队,承担一定数量的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和企业协作项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等。⑷.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一定数量的具备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实践环节教学。每个教师指导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学生数不超过6人。B.5专业教学条件B.5.1使用教材教材选用要符合教学大纲或专业规范,基础课程的教材应为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教学大纲的讲义。B.5.2实验室应有安全工程、安全管理实验室,有行业背景相关实验室,所开实验能满足本科教学要求。⑴.实验室生均使用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实验室无破损、无危漏隐患,台、柜、桌、椅、完好,照明、通风设施良好、水、电、气管道、网络走线布局安全、合理,符合国家规定。⑵.基础课程实验室,每组学生数不能超过4人,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⑶.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60万元以上,各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具体情况开设专业性实验,每组学生数不能超过3人,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24⑷.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0.5台/人(按一个年级计)⑸.每个教师原则上不得同时指导2个以上不同内容的实验。B.5.3实习基地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3个),实习基地需具有如下的具体含义和条件:⑴.场所是稳定的;⑵.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⑶.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⑷.有科研和生产技术活动;⑸.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际项目;⑹.场地和设施能够满足教学需要。B.5.4图书资料公共图书馆中具有一定数量安全专业的图书、期刊、资料、数字化资源以及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符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设置必备的图书资料条件外:⑴.有安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书籍5000册以上;有关安全工程及相关学科专业期刊50种以上,其中应有外文专业期刊;能经常补充新出版的书刊资料;⑵.有与安全工程专业有关的主要的现行法律法规以及较齐全的规范、标准等文件资料;⑶.有具有保留价值或真实反映教学水平的图纸、资料和文25件;⑷.安全工程专业所属院(系、部)的资料室要有一定量的安全工程专业图书、期刊以及包括文字、光盘、声像等各种载体的图书资料。B.5.5教学经费新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20万元(不包括固定资产)。正常运行专业的办学经费应不少于学生学费的20%,保证足够的教学经费以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本文标题: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认证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1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