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安全工程爆破工程考点归纳
西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爆破工程考点归纳1.炸药的化学反应形式:热分解、燃烧、爆炸(爆轰)。2.炸药爆炸三要素:反应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能、反应过程必须高速进行、反应必须产生大量的气体。3.常见的起爆能有:热能、机械能、爆炸冲能4.对应的炸药感度有:热感度、机械感度、爆炸冲能感度5.猛度:表示炸药对其邻近介质产生局部的压缩、粉碎或者击穿作用的能力。6.爆力:表示炸药爆炸对周围介质整体的压缩、破坏和抛移作用的能力。7.炸药氧平衡计算题、根据氧平衡率计算混合炸药配比的方法P338.炸药的热化学参数:爆容、爆温、爆压、爆热爆容:单位质量的炸药爆炸后生成的气体在标态下的体积。爆热:单位质量的炸药在定容条件下爆炸瞬间所释放的热量。爆压:炸药爆轰结束后,爆炸产物在初始体积内达到热平衡时的流体静压值。爆温:炸药爆轰结束后,爆炸产物在初始体积内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9.按炸药使用条件分类:露天炸药(只能用于露天)、岩石炸药(地下和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安全炸药)10.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性能良好,有足够的威力,破岩效果好;敏感度适中;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规定储存期内不易发生变质;近似零氧或零氧平衡,产生有毒气体少;防潮或防水;材料价格低廉,原料广泛,制作工艺简单。11.聚能穴的作用:使起爆能量相对集中,增加雷管底部的起爆能力。12.径向间隙效应(沟槽效应):药包装入炮孔中,药包与孔壁存在一定的径向间隙时,使爆轰波的传播发生衰减,直至熄灭的现象。13.氧化剂:95%以上是以硝酸铵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炸药。14.含水炸药主要有:浆状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15.电爆网路连接形式:串联、并联、混合联16.起爆时,流经每个电雷管的电流应满足:一般爆破,交流电不小于2.5A,直流电不小于2A;硐室爆破,交流电不小于4A,直流电不小于2.5A17.电爆网络最佳连接计算P63页18.岩石的阻抗波:指岩石中纵波速度与岩石密度的乘积。19.岩石的碎胀性:指岩石破碎后间隙增大,使岩石总体积增大的性能。20.爆破作用的基本观点:(1)爆轰气体破坏作用的观点。(2)应力波破坏作用的观点。(3)应力波和爆轰气体共同作用的破坏观点。21.爆破漏斗自由面:被爆破的岩石与空气接触面。22.爆破漏斗最小抵抗线:药包中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23.岩石的分区:(1)压缩区(2)破裂区(3)振动区24.爆破漏斗四种类型:P111(图)标准抛掷爆破漏斗、加强抛掷爆破漏斗、减弱抛掷爆破漏斗、松动爆破漏斗25.1956年利文斯顿提出了以爆破漏斗试验为依据,以能量平衡为准则26.装药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在一定的炸药和岩石条件下,装药量与爆破岩石的体积成正比。Q=kV27.单耗:爆破每立方米原岩所需要的装药量,即单位炸药消耗量k。28.底盘抵抗线:第一排炮孔中心到台阶坡底线的水平距离。29.超深:超出台阶底板的深度。30.炮孔密集系数m:是指同排孔的孔距a与地盘抵抗线(或排拒)的比值。31.循环进尺:每循环的掘进深度。32.炮孔利用率:循环进尺与炮孔深度之比。33.掘进爆破的炮孔布置:P193图8-134.工作面炮孔的作用:掏槽孔采用超量装药并最先起爆,首先从工作面上将一部分岩石破碎并抛出,形成一个槽型空洞,为辅助孔爆破创造补充自由面,从而提高爆破效率;辅助孔位于掏槽孔外圈,随掏槽孔之后起爆,以便进一步扩大自由面,并崩落大量岩石,为周边孔创造良好的爆破条件;周边孔最后起爆,作用是控制隧(巷)道的断面形状、尺寸和方向,使其符合设计要求。35.隧道掘进特点:隧道断面积大,开挖方法多样,需配备大型施工机械;隧道位置多处于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尤其遇到浅埋地段(埋深小于跨度2倍的隧道)时,岩体风化破碎,渗水严重,给钻孔爆破作业增加了困难;隧道服务年限长,质量要求高,要求爆破时要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损坏,确保围岩完整。36.掘进爆破的要求:掘进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周壁平整;循环进尺大,炮孔利用率高;块状均匀,爆堆集中;材料消耗少,成本低;对围岩损伤小,稳定性好。37.地下采场浅孔爆破炮孔布置有:方形、矩形和梅花形。38.地下采矿深孔爆破的炮孔布置形式主要有:平行深孔和扇形深孔。39.预防杂散电流引起早爆的措施:(1)检测爆区杂散电流;(2)正确进行起爆网路的敷设;(3)减少杂散电流的来源;(4)采用非电起爆网路;(5)采用抗杂散电流的雷管。40.拒爆(盲爆)处理方法:(1)炮孔爆破的拒爆处理:重新起爆法;打平行孔装药爆破法;聚能药包诱爆法;风、水管吹洗或孔内注水法。(2)硐室爆破的拒爆处理:重新起爆法,与炮孔爆破的拒爆处理要求相同;沿竖井或平硐清除堵塞物,重新敷设网路起爆,或取出炸药和起爆体。41.爆破有害效应包括:爆破地震、冲击波、飞石、有毒气体、噪声、粉尘以及爆破对围岩的损伤作用。爆破计算题1、计算梯恩梯C6H2(NO2)3CH3的氧平衡率。2、计算阿梅托的氧平衡率。已知炸药的成分和配比为:梯恩梯为50%;硝酸铵为50%;各组分氧平衡率:梯恩梯为-74%,硝酸铵为+20%。3、要用硝酸铵和柴油(C16H32)两种成分组成炸药,使炸药为零氧平衡。已知氧平衡率:硝酸铵:20%,柴油:-342%。4、配制零氧平衡的岩石硝酸铵炸药,成分为硝酸铵(x),木粉(y)和梯恩梯(z=10%)。已知各成分的氧平衡率如下:硝酸铵:a=+0.2;木粉:b=-1.37;梯恩梯:c=-0.74,岩石硝酸铵炸药:O·B=0。5、已知某2#岩石炸药的组成成分为:含硝酸铵85%,含TNT11%,含木粉4%,而硝酸铵的氧平衡为20%,TNT的氧平衡为-74%,木粉的氧平衡-137%;试计算2#岩石炸药氧平衡;6、计算某乳化炸药的氧平衡值。其大致组分配比和各组分的氧平衡值列于下表。某乳化炸药的组分配比与氧平衡值组分名称百分含量(%)氧平衡值(g/g)硝酸铵70.0+O.200硝酸钠15.O+O.471水12.00乳化剂1.O-2.39油相2.5-3.4207、已知某铵油炸药的组成成分为:含硝酸铵92%,含轻柴油4%,含木粉4%,而硝酸铵的氧平衡为20%,轻柴油的氧平衡为-342%,木粉的氧平衡-137%;试计算该铵油炸药氧平衡;8、配制零氧平衡铵松蜡炸药,已知硝酸铵(NH4NO3)91%,木粉(C50H72O33)6%,求松香(C19H39COOH)和石蜡(C18H38)的含量。(已知C、H、N、O的原子量分别为12、1、14、16)。9、配制由硝酸铵NH4NO3和梯恩梯C6H2(NO2)3CH3两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炸药,要求炸药为零氧平衡,求硝酸铵和梯恩梯各应占的百分率。(已知C的原子量为12,N的原子量为14,O的原子量为16,H的原子量为1)。10、黑火药成分:KNO375%,S10%,C15%,求其氧平衡率。(已知,K、S、C、N、O的原子量分别为39、32、12、14、16)1、将200发瞬发电雷管分成20组,每组10发串联起来,再将20组并联,接入爆破网路。每发电雷管的全线电阻为5.0欧姆。已知主线电阻为50欧姆,每条支线的连接电阻为10欧姆,试计算该电爆网路的总电阻;为保证准确可靠地全部起爆这些电雷管,流经每发雷管的电流必须不小于2安培(直流电),起爆电源的电流要求多少?2、某竖井爆破要求一次起爆60发雷管,若起爆电源为220V,爆破网路线电阻为5Ω,雷管电阻为3.0Ω,则采用什么样的连接方法最好?3、有一露天采场电爆网路,采用380V交流电,设网路线电阻为3Ω,雷管电阻为2.5Ω,则网路分别为串联、并联和混联时,各能可靠起爆的雷管最大数目是多少?4、已知所用的电雷管电阻为3Ω,网路线电阻为4Ω试问用220V交流电进行一般爆破时,同网最多可靠起爆多少发该电雷管?5、一工程爆破共用120发电阻为3Ω的电雷管,母线电阻为4Ω,用380V交流电源起爆,问此网路如何连接可靠?第五章岩石爆破基本原理1、在某岩石中,通过爆破试验得知一个4.5kg重的球状药包的最适宜深度为1.5m,临界埋深为3m。问:(1)应变能系数和最适宜深度比各是多少?(2)450kg重的药包在该岩石中的最佳埋深是多少?(3)在30m深处埋置药包进行最适宜爆破,药包重量应为多少?2、在一岩石中,通过试验得知一个6kg的球状药包最适宜深度为1.8m,临界深度为3.6m。问:(1)应变能力系数和最佳深度比是多少?(2)如果药量增加5倍,对应的最适宜深度增加几倍?如果埋置深度增加5倍,要获得最适宜爆破药量应增加几倍?3、某爆破漏斗的最小抵抗线为0.5m,其底圆直径为1m,试求其爆破作用指数,该爆破漏斗属于哪种类型?4、一埋置深度为4米的药包,爆破后得到底圆直径为10米的爆破漏斗。求:(1)求爆破作用指数,并指出属何种类型的爆破;如果炸药单耗为1.5kg/m3,则爆破药量为多少?(2)如果漏斗直径不变,要求实现减弱抛掷爆破,其深度如何调整?5、在确定炸药单号的试验中,将4kg的2号岩石硝铵炸药埋置在1.8m深的岩石中,爆破后测得其漏斗直径为4.1m,求该岩石的炸药单耗量。6、某平坦地形拉槽路堑的土石方开挖爆破工程中,采用集中药包爆破,取f(n)=0.44,已知采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单耗为:0.5kg/m3,最小抵抗线为20米,求该单个集中药包的药量。爆破工程考题及答案(2014西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一.填空题(1.5*16分)1.炸药爆炸的三要素()、()、()。2.工业炸药按使用条件可分为()、()、()。3.根据采用的起爆器材不同,目前常用的起爆方法有火雷管起爆法、()、()、()和将多种起爆方法结合的综合起爆法。4.起爆雷管的聚能穴与导爆索传爆方向(),并绑扎在距导爆索末端150mm处。5.岩体按破坏的作用和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区域()、()、()。6.1956年利文斯顿提出了以爆破漏斗实验为依据,以()为准则的爆破漏斗理论。7.安全教程规定:起爆成组雷管雷管时,对一般爆破,直流电的准爆电流大于()A,交流电大于()A;对于硐室爆破,采用直流电时准爆电流大于2.5A,交流电大于4.0A。二.名词解释(4*6分)1.猛度:2.最低起爆电流:3.爆破自由面:4.炮孔利用率:5.底盘抵抗线:6.爆热:三.问答题(32分)1.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6分)2.简述装药量计算的基本原理。(5分)3.掘进工作面的炮孔分为哪几类,它们在爆破中的作用是什么?(7分)4.简述爆破的地震效应。(4分)5.拒爆是什么?拒爆的处理方法。(10分)四.计算题(10*2分)1.现有200发电雷管,以10个串联为一组,共20组,起爆网路母线电阻为50欧,每个电雷管全电阻为5欧,支线电阻为10欧,求起爆网路总电阻;若流过每个电雷管的最小直流电为2安,求起爆电源应提供多大电流?2.一埋置深度为4米的药包,爆破后得到底圆直径为10米的爆破漏斗。求:(1)求爆破作用指数,并指出属何种类型的爆破;如果炸药单耗为1.5kg/m3,则爆破药量为多少?(2)如果漏斗直径不变,要求实现减弱抛掷爆破,其深度如何调整?答案:一.1.放热反应、反应速度快、产生大量的气体2.露天炸药、岩石炸药、安全炸药3.电雷管起爆法、导爆管起爆法、导爆索起爆法4.相同5.压缩区、破裂区、振动区6.能量平衡7.2、2.5二.1.表明炸药爆炸对其邻近介质产生压缩、粉碎或击穿作用的能力2.对电雷管通一恒定直流电流,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分钟)必定能使任何受试的电雷管引火头引燃的最小电流3.被爆破岩体与空气的接触面。(如果为水下岩体爆破,则接触面为水)4.循环进尺与炮孔深度的比值5.炮孔中心与坡底线的水平距离6.单位质量的炸药在定容条件下爆炸瞬间所释放的热量三.1.性能良好,足够的威力,破岩效果好;感度适中,感度过高,安全性差,感度过低,起爆困难,易拒爆,传爆效果差,容易留下残药;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在规定的储存期内不失效和变质;零氧或近似零氧平衡,产生有害气体少;防水或防潮性好;原料来源广泛,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2.Q=KV,在完全相同的爆破条件下,爆破所消耗的能量总是与爆破岩石的体积成正比,即在一定的限度内,装药量越大,爆落下来
本文标题:安全工程爆破工程考点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1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