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货币银行学_第二章_金融体系
1货币银行学李明国副教授2金融体系部分课程安排第二章金融体系第一节经济运行中的金融体系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工具第三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市场第四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机构第三章利率及其决定第四章金融工具第五章金融市场第六章金融机构第七章商业银行第八章中央银行3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金融体系三大要素:金融工具:为储蓄向投资转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的凭证。金融市场:为融资活动提供场所或机制。金融机构:以创造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并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为目的,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三部门经济运行图4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工具1.信用产生的客观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剩余产品、贫富差距和私有制的产生解决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通过赊销赊买,实现商品的价值。解决两大现实经济问题商品交易困难货币分布不均匀5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工具2.信用(credit)的定义: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示:信任、相信和恪守诺言。经济学上指:一种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3.信用对象的变化:实物借贷→货币借贷4.货币—信用—金融之间的关系*货币和信用相互融合即为金融。(现代经济中几乎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几乎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6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工具5.信用的实现过程:债权人与债务人签定书面凭证,约定双方债务债权关系:债权人提供一定的有价物给债务人,到规定时间,债务人将有价物归还并加付一定补偿。6.信用的构成要素:主体:授信人(债权人)、受信人(债务人)客体:有价物,如商品、劳务、货币或某种金融索偿权内容:信用关系(债务债权关系)条件:期限、利息载体:信用工具记载债权人权利和债务人义务的书面凭证,如债券、票据等。7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工具7.信用关系的本质:7.1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7.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所引起的价值运动是通过借贷-偿还-支付活动实现的。信用活动中有价物的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转移的只是使用权。无息助学贷款属于信用吗?8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工具思考:1.A与B分别担任主体的哪种角色?2.前期授予的和后期偿还的是有价物的所有权还是使用权?3.偿还的数量=被授予的数量吗?偿还的价值=被授予的价值吗?前期授予后期偿还B授予的价值偿还的价值A9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工具8.信用的形式:按时间划分:长期信用、短期信用按信用用途划分:生产信用与消费信用按信用授受主体划分: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者)信用。10A.商业信用(tradecredit)A.1商业信用的含义:工商企业之间通过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A.2商业信用的基本形式:赊销和预付货款纱厂木材厂家具厂布厂直接信用直接信用╳╳╳╳11商业信用A.3商业信用的优点:直接、便利A.4商业信用的缺点:授信规模小方向单一对象有限期限短A.5如何克服商业信用的缺点:商业信用+银行信用12B.银行信用(bankcredit)B.1银行信用的定义: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B.2银行信用的基本形式:吸收存款、发放贷款B.3银行信用的优点:消除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本身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的优势。纱厂木材厂家具厂布厂Bank间接信用13C.国家信用C.1国家信用的定义:以国家为债务人,为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借贷关系。C.2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发行国库券、国家公债、专项债券、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对外借款或在国际市场发行政府债券。C.3国家信用的特点: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国内外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安全性强、风险小;交易性、流动性强。14D.消费(者)信用D.1消费信用的定义: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D.2消费信用的目的:解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3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D.3.1商品赊销-企业为顾客提供赊销;D.3.2消费信贷-银行对个人消费品提供贷款;D.3.3金融机构对个人提供信用卡。15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工具9.信用方式的变化:口头信用→账簿信用→书面信用(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流动化10.信用工具与金融工具信用工具:记载债权人权利和债务人义务的凭证金融工具:证明债权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严格意义上说两者并不等同,但一般我们就把金融工具理解成信用工具。16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工具11.金融工具的种类按属性分类:债权类凭证和所有权类凭证按发行者性质分类:直接金融工具、间接金融工具偿还期分类:长期金融工具和短期金融工具原生性金融工具和衍生性金融工具货币、外汇、债务性金融商品和所有权性金融商品等金融资产。包括货币、外汇、存单、债券、股票;以及利率或债务工具的价格、外汇汇率、股票价格或股票指数、商品期货价格等。远期合约、期货、期权、掉期17第二节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工具12.金融工具的特征:期限性——名义期限和实际期限流动性——金融工具可以迅速变现并不受损失的能力,与债务人的信用成正比,与期限成反比,与收益率成反比。风险性——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违约风险、市场风险、购买力风险和收入风险。收益性——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的收入。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反映的。18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金融体系三大要素:金融工具:为储蓄向投资转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的凭证。金融市场:为融资活动提供场所或机制。金融机构:以创造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并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为目的,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19第三节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概述1.1定义:资金供求双方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等交易活动的总称。狭义金融市场:公开金融市场(特点: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公开,交易工具标准并可转让)。•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广义金融市场:协议贷款市场+公开金融市场协议贷款市场(特点: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由双方协商决定,且决定不适于下次交易以及与他人交易;交易工具非标准并不可流通转让)。•如:存款市场、贷款市场、信托市场。20第三节金融市场1.2金融市场的参与者(4)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个人、政府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各种基金等。(3)金融中介机构最初主要是资金盈余或短缺的企业和个人(1)资金盈余单位(2)资金短缺单位211.3参与金融市场交易的动力和结果参加者自身对利润的追求参加者之间的相互竞争资金中介机构提供各种服务是为了获取手续费收入或赚取差价收入利息红利资金供给者供应资金是为获利资金需求者筹措资金也是为获利获取比利息或红利更多的利润收入资金需求者之间、供给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引导着资金的流向、流量和流速促使资金从效益低部门向高效益流动实现资金优化配置222.金融市场的分类和特征:2.1分类按金融交易层次划分: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按金融交易对象划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按金融交易成交时约定的付款时间划分:即期市场和远期市场;按金融交易的空间划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按金融交易期限划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232.金融市场的分类和特征:2.2特征(区别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特征):(1)金融市场以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具有交易对象的单一性和价格相对一致性。交易对象是单一的货币,但是具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资金无质的差别性,只有单一的“使用价值”──获得收益。资金的“价格”为利率,由市场供求情况决定。(3)投资收益和风险远远超过一般商品市场。一般商品市场价格与实际价值的差异不大(从长期来看)。金融商品价格取决于资金商品供求状况,可能远远超过平均利润率,也可能跌到零以下(按实际利率计算)。(2)以无形市场为主。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可以通过计算机、电话等方式完成交易——金融市场无形化。金融商品本身的非物质化。24第三节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的作用融资效应——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流动性创造——满足变现的需要风险管理——合理定价、分散风险信息公开企业治理25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金融体系三大要素:金融工具:为储蓄向投资转化提供具有法律效应的凭证。金融市场:为融资活动提供场所或机制。金融机构:以创造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并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为目的,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26第四节金融机构1.金融机构的定义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在储蓄者(资金盈余部门)和借款者(资金短缺部门)之间推进资金融通的第三方。2.金融机构的类型(按业务机制划分):存款类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评级机构等;两者主要区分:是否接受活期存款、承做短期信贷。273.金融机构的形成—以银行为典型3.1“银行”的起源公元前2000年前,巴比伦的寺庙即已代人保管金银,收取管理费用。“银行”一词始于意大利文Banco,原意是商业交易所用的桌椅。最早以“银行”名义来经营业务的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威尼斯的银行。随后在米兰(1583年的米兰银行)、阿姆斯特丹、汉堡等地都相继建立了银行。英语转化为Bank,原意为存钱的柜子。中国南北朝时(公元420-589年),寺院就经营质押业务,并利用聚集的资财放高利贷。我国历史上曾以白银为主要的货币材料,经商的店铺称为“行”,故译为“银行”。283.金融机构的形成—以银行为典型3.2货币经营业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贸易活动扩展,需要支付大量的铸币;各地铸币材料、成色和重量、面额等都不一样,这给跨地区的商品交易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需要有人来专门从事铸币的辨别、鉴定和兑换业务,于是货币兑换业从此出现。在金属货币时期,使用金银和铸币。(1)货币兑换业产生!293.金融机构的形成—以银行为典型3.2货币经营业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经常往来于各地的商人,长途携带、保管货币很麻烦,还有风险。商人就将货币交给所在地的货币兑换商专门保管;为顾客保管金银还有金匠、金商等。保管所开出的收据(保管凭证)可以流通和支付,成为银行券的前身。(2)货币保管业产生!303.金融机构的形成—以银行为典型3.2货币经营业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在货币兑换业、货币保管业的基础上,开展异地支付业务、即汇兑业。商人委托货币兑换商代理支付、结算和汇款。这样货币汇兑业的就产生了。(3)货币汇兑业产生!313.金融机构的形成—以银行为典型3.2货币经营业的产生和发展(4)货币经营业的内容及特点(小结)货币经营业务形式货币兑换业务货币保管业务货币汇兑业务之所以称之为货币经营,原因是把货币作为一种商品进行经营。货币还没有生息的特殊性质。货币没有时间价值货币经营业主都要向存钱的客户收取费用323.金融机构的形成—以银行为典型3.3货币存贷业务的产生和发展随着货币经营业务的扩大,货币经营业主手中聚积起大量的贵金属、铸币等货币资金。货币经常闲置,贮藏保管需要费用。社会上有些人为了扩大经营和生活所迫等方面的原因,需要货币。(1)货币放贷业务产生!货币经营业主便将闲置货币贷给需钱者并收取利息。货币经营业主逐渐成为银钱业主,从事货币放贷业务,牟取更多的利润。333.金融机构的形成—以银行为典型3.3货币存贷业务的产生和发展大量的资金需求,使得存钱户不再支付利息,反而开始收取利息。社会上那些有钱又暂时不用的人,更愿意把钱存放在银钱业主那里,给自己带来利息收入。(2)货币存款业务产生!随着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大,需要货币的人越来越多,支付的利息也越来越高;货币经营业主发现
本文标题:货币银行学_第二章_金融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