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某大型施工单位内部资料)
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通用要求为:2.1.1施工总包单位编制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2.1.1.1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及责任人。2.1.1.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包括临时设施、交通道路、现场作业区、施工设备及机具的布置、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堆放等;2.1.1.3现场工程标志牌的设计;2.1.1.4现场围墙、围挡的设计;2.1.1.5临时建筑、道路及堆场的硬化设计;2.1.1.6现场污水处理排放设计;2.1.1.7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2.1.1.8粉尘、噪音等环保控制措施;2.1.1.9现场卫生及消防安全措施;2.1.1.10施工区域内现有市政管网和周围的建筑物的保护措施。2.1.2施工现场封闭管理:2.1.2.1施工主入口临时大门标准:2.1.2.1.1施工现场大门采用有门柱式的双开大门,规格:门宽≥5000mm,高度≥2000mm,门扇等分,在其中一扇设1600mm×800mm人行小门。2.1.2.1.2材质:大门采用金属角钢做框,做除锈处理,双面包镀锌铁皮。2.1.2.1.3颜色:大门底色采用白色。2.1.2.1.4文字组合及其它:门上书写“某地产”等标准字体,采用标准色,字尺寸约600mmX600mm(高×宽)。2.1.2.2现场围墙、围挡标准:2.1.2.2.1工程施工现场周边应设置连续、密闭的围墙。2.1.2.2.2围墙高度≥2米,城市主干道的围墙高度≥2.2米。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墙稳固、整齐、美观,一般情况采用砖砌、留垛、设变形缝,或符合当地有关规定。2.1.2.2.3围墙、围挡的宣传策划及包装由营销中心另行制定标准要求。2.1.2.2.4项目现场内各施工单位应分别设置围挡实行封闭管理,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米。2.1.2.2.5施工作业区、材料堆放区与生活办公区间应相互分开。隔离措施应采用钢管栅栏,高度不得低于1.3米,各区应有明显的标志牌,由生活区进入施工作业区的出入口要悬挂安全警示标志。2.1.2.3施工入口形象标准:2.1.2.3.1入口处应设置“六牌二图”,即工程概况牌、现场出入制度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和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效果图,不低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2.1.2.3.2标牌尺寸:标牌应设置为长方形,最小尺寸为1.5×0.8m,用不锈钢管支撑或镶嵌于墙体内。2.1.2.3.3标牌的材质:面板采用有机板,框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必须牢固,美观,并进行亮化。2.1.2.3.4大门口必须作硬地处理,车辆出入口位置设车辆自动冲洗装置和排水沟,保证带有泥土的车辆经冲洗后才能驶入城市街道。2.1.2.3.5入口处必须设置美观的门卫室,门卫室应悬挂经某项目部批准的“施工现场车辆管理和人员参观管理办法及门卫岗位制度”。并配备办公桌椅、登记本、值班表、紧急联络电话表等,门卫人员要统一着装并佩戴执勤袖标。2.1.2.3.6入口处应设立安全帽存放区,确保每个进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戴上安全帽。2.1.2.4某CI标志:2.1.2.4.1塔吊:塔吊的配重臂上可以双面悬挂某标志和“某地产”字样的组合标志,字间距及尺寸视塔吊情况决定。2.1.2.4.2建筑物悬挂公司统一宣传标语。2.1.3现场人员形象:2.1.3.1某项目部工作人员配备要求:2.1.3.1.1安全帽:公司统一为白色,安全帽的正前方喷绘某LOGO,进入现场必须佩戴。2.1.3.1.2安全鞋:配备防水、防电、防钉高帮安全鞋。2.1.3.1.3胸牌:按公司要求制作,进入现场必须佩戴。2.1.3.2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作业人员配备要求:2.1.3.2.1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穿统一工作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佩戴企业统一制作的工作卡(工作卡内容:照片、姓名、职务、工种、单位及编号)等。2.1.3.2.2禁佩戴不符合国家标准及无出厂合格证、无检测检验合格证的安全帽。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管理人员安全帽为红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帽为蓝色,其它施工人员安全帽为黄色。2.1.3.3监理人员佩带监理协会统一制作的白色安全帽。严禁佩戴不符合国家标准及无出厂合格证、无检测检验合格证的安全帽。2.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管理:2.2.1作业场地和施工道路标准:2.2.1.1现场场地和道路要平顺、通畅,整体硬化,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道路上不得堆放建筑材料或其它杂物。工地内的施工道路、作业场地应符合以下标准:2.2.1.1.1施工行车道路标准不低于250厚碎石(或卵石、炉渣等材料)夯实的做法,其中雨水较多的主要施工干道还应铺设150厚C20混凝土路面;有条件的项目优先考虑提前进行小区道路施工,完成路基作为施工行车道路。2.2.1.1.2雨水较多地区的施工人员通道应铺设50厚以上的碎石(或卵石、炉渣、砂子等材料)路面。2.2.1.1.3生产加工场地及堆场的地面应铺设60厚C20混凝土硬化地面。2.2.1.1.4所有硬地面应高于场地150mm以上或周边设置良好的排水沟。2.2.1.1.5对于任何闲置半年以上的裸露空地应作植草覆盖或设置围墙间隔。2.2.1.2在主要施工道路加设活动铁围栏或活动铁板分隔施工范围与施工道路。2.2.1.3钢管脚手架必须全部涂有防锈油漆,密目式安全立网要挂置在外立杆内侧,严禁竖挂、斜挂,密目式安全立网应及时清洗更换、保持整洁。要求每两层楼板处设踢脚板并安装在安全网外面,踢脚板采用木板做成,宽度200mm,厚度18mm,刷成黄、黑漆相间,间隔300mm。2.2.2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堆放:2.2.2.1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和机具设备安装应符合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材料堆码要整齐,摆放有序,并挂置定型标牌(标牌尺寸0.3米×0.2米,标牌内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检验状态和产地等);标牌挂置要牢固,方向一致,高度相同。2.2.2.2钢材堆放分款分批平稳堆于在有承托的地面上,减少与地面接触和受潮。短期内不使用的应加盖帆布。2.2.2.3水泥、腻子粉等粉状材料要分期分批存放在干爽的室内仓库。仓库要有足够木枋承托,再用夹板铺面,堆放高度2m。2.2.2.4管材存放应分类存放,堆放高度2m,两边沿着管材底部头、中、尾处应放置混凝土楔,防止管材倾泻。2.2.2.5脚手架及其它支承架存放要分类平堆,并用方木垫好,高度2m。2.2.2.6建筑陶瓷砖必须分类分批分型号并保留原有的保护胶纸存放在室内仓库,堆放高度按产品说明书要求,仓库要有充足照明并保持干爽。2.2.2.7门窗锁、门窗铰链、拉手、龙头等五金配件容易受潮、生锈且价值较高,必须存放于干爽、安全、牢固的室内仓库,仓库应有可靠的防盗措施和专人看管。2.2.2.8坐厕、浴缸、面盆、等洁具应分类存放于安全、牢固的室内仓库。2.2.2.9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应设专库存放,设专人负责管理。库房位置应远离火源,不得置于高压线下,库内照明应选用防爆灯具,库外摆放灭火筒,并张贴危险品使用许可证。2.2.3临建设施(详见《工程现场及施工管理办法》的约定)。2.3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2.3.1施工单位须制定现场消防管理制度和防火救灾方案,明确各区域的消防责任人。2.3.2施工现场应严格履行动火作业审批手续,动火区与易燃易爆库房应保持30米以上的距离,动火区不得置于高压线下。施工现场动用明火时,应采取防火措施。严禁在施工楼内生火取暖和烘烤其它物品。2.3.3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应定期进行检查,过期失效的应及时更换。2.3.4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用电配线应采用三相五线制,达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电气线路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总、分配电箱内均应贴上电路图。配电箱外要上锁,并应标明负责人(电工)姓名和联络电话。电工必须每天巡回检查,漏电保护器测试每周不少于一次,各类电器绝缘、接地电阻测试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其中雨天后必须测试,并做好检查维修记录。2.3.5起重装置必须根据相关工作安全守则要求进行作业。吊运松散材料例如石块、砖瓦、散装水泥或其它材料,必须使用已检验合规格的吊斗或吊笼;气焊用乙炔瓶及氧气瓶,必须使用已检验合规格的专用吊笼进行吊运。2.3.6现场常用机械设备应设立操作告示牌,提醒操作工人随时注意安全操作守则。2.3.7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2.3.8四口(通道口、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和五临边(阳台、楼板、屋面、上下跑道、卸料平台)等部位必须设有安全防护围栏或盖板。2.3.9结构首层的出入口必须搭设双层防护棚,并设置警示牌。两侧用密目安全网封闭。从一层开始应每隔6层沿通道和出入口一侧设置一道防护棚架。多层结构防护棚的长度不小于3米,高层不小于6米。2.4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2.4.1施工现场必须建立施工防扰民措施,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科学组织施工,创建绿色环保工地。2.4.2当施工作业的噪声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限值,或需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单位应按当地政府规定在施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的,施工单位必须履行申报程序,核准后方能施工。2.4.3施工单位应优先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2.4.4禁止从建筑物内向外抛洒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应集中收集、堆放,及时清运,做到工完场清。2.4.5场地内应设排水沟、集水坑、沉淀池,可为砖砌或混凝土浇筑。所有的生活和施工污水必须经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方能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本文标题: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某大型施工单位内部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2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