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李文哲TEL:13081068029E-mail:hzxlwz@163.com三点要求不要迟到,按时上课。保持课堂安静,关闭手机,不要随意说话、走动。适当做笔记。上大学不是有确定性的消费行为,而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对象是人力资本。既然是投资就有成本、收益,有风险。该项投资的成本不仅是学费,更多的是时间的机会成本。投资成本一定,期限基本确定,那么收益呢?当然收益的内容涵盖很多。学什么是“有用”的?关于本课程货币银行学与金融学金融——“资金融通”金融的学科体系金融微观金融宏观金融金融决策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公司金融金融工程风险管理金融市场资产定价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国际金融中央银行投资银行保险金融学课程目录第一篇货币、信用与金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第三章信用、利息与信用的形式第四章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篇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第五章金融中介体系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第七章中央银行第八章金融市场第九章资本市场第十章金融体系结构第十一章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学课程目录第三篇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第十二章利率的决定及作用第十三章货币需求第十四章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第十五章货币供给第十六章货币均衡与总供求第十七章开放经济的均衡第十八章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第十九章货币政策第二十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第二十一章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搭配与协调金融学课程目录第四篇金融运行的微观机制第二十二章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第二十三章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第二十四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五篇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第二十五章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第二十六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二十七章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第二十八章金融监管金融学课程目录第一篇范畴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章信用第三章金融第四章利息和利率第五章外汇与汇率第二篇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第六章金融市场概述第七章金融市场机制理论第八章金融中介概述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第十章中央银行金融学课程目录第三篇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十一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四篇宏观均衡第十二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第十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十四章货币政策金融学课程结构设计微观金融行为宏观金融行为现代的货币创造机制范畴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目的:明确货币的概念及围绕货币的一些概念性问题。教学内容:货币的起源和形态,货币的定义,货币职能,货币制度。教学重点: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等内容。第一节初识货币所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美国的一个调查,中、日、韩最“拜金”,荷兰人则最“高尚”。拜金没错,只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不做“金钱的奴隶”。每个“人”都处于一个不间断的货币流通过程中。包括以个人、厂商、政府、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某些“人”还会发生对外的货币收支,这五个方面之间也有割裂不开的联系。这个连绵不断的货币收支过程称为货币流通。货币、现金是一回事吗?这些货币怎么进入人类生活的呢?第二节货币的起源一、古代的货币起源说1.发明或协议的产物。为了交易的方便协议使用货币。2.圣贤规定。如中国的传说中,伏羲收集天下的铜铸成货币,黄帝把金铸成货币等。3.“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史记·平准书》——货币产生于交换第二节货币的起源二、现代的货币起源说——货币的出现与交换联系在一起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发展都是为了使交换更便利,交换成本更低。亚当·斯密:需求交换社会分工交换扩大物物交换成本高昂一般等价物货币马克思更加详细的分析了这一过程:二、现代的货币起源说物物交换有媒介的交换或其他商品或10捆烟叶或20斤米15尺布或10斤茶叶=(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原始社会末期)(2)扩大的价值形式(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产生之后)=1只1只物物交换=1只(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价值形式或其他商品10捆烟叶或20斤米或15尺布10斤茶叶有媒介的交换任何商品==任何商品=第三节货币形式的发展一、古代的货币(实物货币)金属之前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如贝、牛、羊、布、农具等。有很多的局限性。第三节货币形式的发展二、金属货币1.金属作为币材的优点:价值高;易分割;易保存;便携带。2.金属货币的两个阶段(1)金属条块。称重量、鉴定成色,不便(2)金属铸币商人做记号国家做记号铸币第三节货币形式的发展三、纸币金属铸币会磨损,使实际价值降低,应该降低购买力,但交易中人们只重视名义价值。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的分离使故意发行不足值货币成为可能。发展到极致出现纸币。第三节货币形式的发展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格雷辛法则)(Gresham’sLaw):在铸币时代,当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与足值货币(良币)同时流通时,人们倾向于将“良币”收藏起来,而劣币则会充斥市场,既劣币把良币驱逐出流通领域。西汉贾谊在《新书·铸钱》中已有论述:如允许私铸,则“奸钱日繁,正钱日亡”,最终“法钱不立”。交子与会子大宋通行宝钞、至元通行宝钞纸币“大日本帝国纸币”与日元第三节货币形式的发展四、信用货币1.银行券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一种信用货币,是银行的债务证券。发放贷款时金币不足而出现(1)可兑现的银行券——代用货币(2)不可兑现的银行券现在各国的现金基本都是由本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可兑现的银行券。中国的银票纸币纸币1948年12月1日,西北农民银行、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一天,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石家庄与人民币四、信用货币2.存款货币活期存款与现金在执行货币职能时并无太大区别——可以开出支票。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也是货币。第三节货币形式的发展五、数字货币或电子货币银行卡网络货币货币的本体归于无形。第三节货币形式的发展外汇:外币外币存款外币标示的有价证券第四节货币的职能马克思一般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来表述货币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就是用货币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当说到商品价格时就是该职能。商品有了价格就可以比较、买卖。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1.货币单位货币单位的名称:实物货币、金属货币时期多为自然单位:朋、头、匹、文、两等;现在的货币单位多为抽象的名词。元、法郎、镑、卢布等。货币单位的值:金属铸币时期规定所含金属的数量。纸币规定含金量:1美元=0.888671克黄金现在的货币单位的值则是对外的汇率和对内的货币购买力。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价格的倒数。价格高则货币购买力低,价格低则货币购买力高。如果物价指数上升25%,即现在的物价是原来的1.25倍,那么现在的货币购买力是原来的1/1.25倍,即80%,所以货币购买力下降了20%%20%25111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二、购买和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1.流通手段当货币充当交易的媒介时为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2.支付手段当货币的支付与商品和劳务的转移不同时发生时为支付手段。支付手段功能可以突破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二、购买和支付手段3.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执行购买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这就有了一个流通中应该有多少货币的问题。首先,货币的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即:M=PQ其次,货币会反复进行购买,所以商品价格总额应该是货币数量的倍数。最后,如果一定时间内货币购买的次数为V(货币流通速度),则:MV≡PQ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三、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价值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时为该职能。货币是财富的一般代表,是价值符号,积累货币就是积累未来的购买力。金属货币的积累是实际价值的积累;信用货币的积累是权力的积累,必须保证币值稳定。金属货币时期贮藏手段的蓄水池作用货币职能图示货币赋予价格形态观念的货币用于购买、支付用于积累保存价值现实的货币流通不流通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世界货币金属货币时期的金银货币可以称为世界货币。目前信用货币流通时期并无真正意义的世界货币。美元、欧元等货币之所以一定程度上具备世界货币职能,取决于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的突出地位。第五节货币的定义有几种观点。一、从职能角度解释购买、支付和储蓄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马克思: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第五节货币的定义二、一般等价物20世纪前的古典经济学家都这样认为马克思: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第五节货币的定义三、流动性凯恩斯:人们需要货币是因为它的流动性。四、社会计算工具、选票列宁:货币是社会计算工具。斯密:货币选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货币选票。五、按照货币层次定义货币M0、M1、M2等第六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制定货币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货币流通的稳定,降低交易成本。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货币材料的确定国家规定哪种或哪几种商品作货币材料。不同的币材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如: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等。(二)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及货币单位的“值”。金属货币是确定货币含金属的重量;目前来看则是如何控制货币数量,维持稳定的购买力和对本国更有利的汇率水平。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三)流通中的货币种类——本位币和辅币用法定货币金属按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为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现在的钞票也是本位币。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辅币指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的小于一个货币单位的小额通货。其面值为本位币的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四)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发行的管理封建时代由国家垄断货币铸造权。铸币税:国家因发行不足值货币导致的财政收入增加。资本主义时期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自由铸造”。用市场规律保证货币的“足值”。辅币因为是不足值货币,铸造权由政府掌握。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五)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本位币为无限法偿货币: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美国:10分银币限额10元;旧中国《国币条例》:5角银币限额20元,1角、2角限额5元。信用货币制度下已无此种规定。但各种货币在支付时会有一些不同的约束。第六节货币制度二、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双行本位制:金银币比价取决于金银块比价金银复本位平行本位制:金银币比价由法律规定跛行本位制:银币不可自由铸造金币本位:流通金币金本位:金块本位:流通以金块为保证的纸币金汇兑本位:与金本位国家货币固定汇率信用货币制度第六节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本位货币,由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不与任何金属直接挂钩;3.货币发行靠人为调节;第七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1.国际金本位:1816年——大危机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1943年——1973年a.美元与黄金挂钩;成为唯一国际结算货币b.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特里芬难题:“美元荒”和“美元灾”3.牙买加体系:1976年黄金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样化、汇率制度多样化第七节国际货币体系货币与主权1.美元化。9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东欧、前苏联一些国家等。拉美国家的去美元化。2.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欧元的出现,亚元的讨论。复习思考题1.概念:铸币;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货币;信用货币;无限法偿;本位币。2.货币形态的发展过程3.货币的职能4.货币购买力的计算5.对货币的定义有哪些说法?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本文标题:货币银行学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