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专题十七安徽乡土地理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考点统计]考点分布年份安徽自然地理特征安徽人文地理特征安徽区域发展2014年-安徽卷-2013年安徽卷福建卷海南卷安徽卷课标卷Ⅱ安徽卷天津卷2012年海南卷上海卷安徽卷-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纵观近三年高考可知命题高频考点:农业生产及现代科技的应用、安徽的城市化进程及产业转移、生态功能区及人口迁移问题。“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2015高考命题中,安徽乡土地理内容将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命题分析]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体系构建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名师点拨1.了解安徽省的地形、气候及河流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掌握安徽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经济地理特征。3.学会分析安徽省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考点一安徽省自然地理特征[真题领悟](2013·福建文综)右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1)~(3)题。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1)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A.aB.bC.cD.e(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风带C.地形D.河流(3)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A.3、4B.5、6C.7、8D.9、10解析根据省区轮廓图判断出该省为安徽省,掌握安徽省的南北差异,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1)依据材料可知,影响气候舒适度的指标是气温、湿度和风力,而题目所给的条件是d为一般区,由此向南向北根据区域自然特征推断,向北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春旱夏涝,春季多风沙,冬季气温也较低,不可能是最舒适区,如a、e区。向南温度和湿度增加,但是山地海拔高,风力大,气温低,也不可能是最舒适区,如a区。b区位于d区以南,靠近黄淮海平原,最多属于舒适区。c区位于长江沿岸,不易出现低温或者干热的气候,是气候的最舒适区。(2)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在500m以上,地形是影响该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3)安徽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3、4月份受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低;5、6月份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适合休闲旅游;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容易出现干热天气。9、10月份雨季结束,气温较低。答案(1)C(2)C(3)B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安徽省的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命题探源]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安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2.地形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1)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2)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山区,东部为丘陵地形;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3.河流和湖泊主要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4.气候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5.资源(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08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3)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4)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有用矿种1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7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5)旅游资源:安徽省既有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景观,如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天柱山、齐云山(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等,也有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景观,如西递宏村、徽州古城等。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视角1影响日照的因素1.读“1955~2005年安徽省日照时数分布图”及“日照时数多年平均月变化图”,完成(1)~(2)题。[预测演练]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1)读安徽省1955~2005年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其走向和分布主要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①纬度位置②地形③昼夜长短④能见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下列有关一年中7月和8月的日照时数较高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午太阳高度较大②地球公转速度较快③昼长夜短④降水较少,晴日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解析第(1)题,从图1可以看出,安徽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体上由南向北呈东西向向北递增,这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在南部山区的局部区域年平均日照时数较少,主要受地形雨的影响所致。第(2)题,图2显示7、8月份日照时数较高,此时为夏季,日照时间较长;受伏旱天气影响,降水较少,晴天较多。答案(1)A(2)C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视角2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及其治理2.读淮河水系图,完成(1)~(2)题。(1)下列有关淮河水系和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系呈树枝状对称分布B.河水注入长江和黄海C.南岸支流结冰期较短D.南岸支流较长,流速较慢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2)下列措施中,不适合在淮河流域治理中实施的是()A.上游植树造林B.中游修建蓄洪工程C.下游开挖人工入江水道D.全流域防治凌汛解析第(1)题,淮河水系是一个不对称的羽状水系,淮北支流较长,河道坡度平缓,流速较慢;淮南支流短、流速急,河道坡度大,流速较快;1月份0℃等温线通过秦岭—淮河线,因此南岸支流没有结冰期。第(2)题,凌汛发生在中高纬度(有结冰期)、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因此淮河没有凌汛。答案(1)B(2)D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考点二安徽省人文地理特征[真题领悟](2014·安徽文综,23~24)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题。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2)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解析第(1)题,Ⅲ区域位于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多环境问题,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I分布范围较小,位于河流和平原区,经济较为发达,应为城市化地区;II分布空间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应为农产品主产区。选D正确。第(2)题,Ⅰ区为城市化地区,经济发达,Ⅱ区为农产品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II区迁到I区,选项A正确。答案(1)D(2)A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1.人口、城市截至2013年底,安徽户籍人口达到6928.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3‰,比上年上升0.77个千分点;死亡率6.14‰,上升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86‰,上升0.54个千分点。常住人口5988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安徽省会合肥市,共有17地级市,5县级市,44市辖区,56县。2009年全省城镇化率42.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命题探源]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2.农业(1)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作物的特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水稻和小麦是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类、大豆、玉米、高粱等。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以双季稻为主(也有一季中稻),与稻谷换茬的主要为油菜和绿肥。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北部以旱地作物为主,南部水田作物比重较大。(2)经济作物以棉花、麻类、茶叶、油菜、花生、芝麻、烟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3)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江南较集中。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畅销国内外市场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均为皖南山区名茶,而“舒绿”、“六安瓜片”等则为皖西山区名茶。3.工业和交通安徽省现已成为中国煤炭、冶金、化工和建材等重要的省份之一。全省交通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主要航道和重点机场为骨架,已初步形成综合交通网。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宁西铁路运量巨大,京沪高铁快速便捷;以合肥为中心的省内陆地交通十分完善;水运集中在长江、淮河及南方河湖上。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4.区域经济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地理特征及发展方向(1)位置范围: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由于紧邻我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因此,皖江城市带又被称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2)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在区位优势、资源要素、产业基础、环境承载、内需拉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①皖江城市带的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最近区域。皖江城市带具有突出的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皖江城市带岸线资源丰富,一级和二级岸线总长近300公里,占总岸线的近四成,特别是巢湖、安庆、池州等地分别拥有数十公里的深水宜港岸线,具备发展重化工业的环境资源。②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低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未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同时,安徽全省70%的科教资源在这里集中,能够为产业转移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皖江城市带还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能力。高频考点·互动突破程序解题·思维建模限时规范训练主干整合·名师助学③皖江
本文标题:安徽乡土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5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