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暑期返校考试试题(直升部)
-1-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直升部新高二学段返校检测试卷科目:历史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3年10月28日,黄帝陵当选为“中国文化符号”,其“同根同源同文化、血缘相亲、文化相承”的内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这种将文明传承的观念最早当源于()A.分封制度B.皇帝制度C.宗法制度D.科举制度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A.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B.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C.将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黄金时代”D.确立了任期制和差额选举制3.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及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布成文法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形成完备体系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布成文法4.2013年7月23日,日本首相声称登陆钓鱼岛附近岛屿以显示在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中的立场引起海内外华人的愤慨。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的历史渊源始于()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5.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民主的源头”“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B.《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6.《联合报》报道:最近德国特里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游客。……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突然一夜之间又变成大明星。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A.发表《共产党宣言》160周年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7.下图反映了一百四十多年前发生在巴黎的一场革命的情景,它所诞生的巴黎公社政权只存在两个月。下列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革命开始于国民自卫军与政府军的冲突B.公社将敌人完全消灭于巴黎城C.公社未建立工农联盟D.公社的战士们英勇奋战8.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黄帝陵钓鱼岛巴黎公社-2-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9.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10.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讲话主旨的是A.多党合作政协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12.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革”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同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13.“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项制度的设施有关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4.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A.武力统一B.“一国两制”C.“一边一国”D.“一中一台”15.2012年打赢官司的秋菊发家致富后又当选为村长,计划全家出游带孩子见见世面。与图文有关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B.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加强C.海峡两岸“三通”已经实现D.台湾社会制度发生了改变16.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有关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大业B.都适用于“一国两制”C.都要与外国政府谈判D.都牵涉到外国势力17.一个国家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中国梦追求的是与世界共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活动不能体现上述原则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原则C.不结盟外交政策D.“一边倒”外交原则1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外交方面取得的主要建树是()-3-A.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9.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国,被媒体评论为“释放和平发展正能量”、“必将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中俄两国领导人如果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友好交往的话题应不包括A.毛泽东访苏B.中苏建立外交关系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D.亚太经合组织中密切合作20.美国前副总统切尼批评俄罗斯现状的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21.2012年6月22日,美韩在黄海举行“最大规模的”实弹演练,朝鲜国旗被当做道具扮演打击目标。这引发了世人对新一轮冷战的担忧。关于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家利益之争是根本成因B.冷战期间世界没爆发武装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期间孕育着结束冷战的因素22.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这个共同体的建立使哪两个政治宿敌之间的矛盾化解()A.英法B.法德C.德意D.英德2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压力一切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美苏对峙削弱了实力②世界两极格局解体③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右图是2012年11月9日,为纪念柏林墙倒塌23周年,德国人民推倒立在柏林墙遗址处由一面面巨型多米诺骨牌仿制的“柏林墙”的情景。从德国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民庆祝的原因是A.促进了东西徳交流,有利亲人团聚B.结束美苏军事占领,收复被占领土C.结束了国家分裂,实现了民族统一D.终结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2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B.群雄逐鹿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趣,第26题15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7分,共计50分。26.(15分)农耕文明时代中国手工业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却没能成功地过渡到工业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4-(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手工业发展在明朝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材料二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4分)材料三明清时期……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这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3)材料三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但最终为什么没能过渡到工业文明?(5分)27.(18分)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追寻近代化的道路上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一直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材料一奕䜣在《奏请八旗禁军训练枪炮片》中说:“窃臣等酌拟大局章程六条,其要害在于审敌防边,以弭后患。然治其标未探其源也。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一《是谁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1)依据材料概括奕䜣的主张,并结合史实指出洋务派在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方面进行了哪些尝试?(4分)材料二甲午战争前民办企业状况一览表(资本单位银两)(2)材料二反映了甲午战争前民办企业的哪些特点?其根本原因是什么?(8分)材料三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1—1919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一一《中国近代经济史》(3)中国近代工业在1911-1919年间出现上述局面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简要概括该局面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28.(17分)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决定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材料一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从1941年3月11日到1945年12月1日,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这为美元霸权地位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1)依据材料概括“美元霸权”地位的形成有哪些有利条件?这一地位是如何确立的?(6分)材料二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它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一苏兹贝克《七大洲风云四十年》(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国家在经济方面是如何践行材料中的主张的?其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6分)材料三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提出了“金砖四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英文名称首个字母恰好组成了单词“砖”)理论。奥尼尔的报告认为,2050年以前,金砖四国的GDP将超过目前掌握全球经济话语权的G7(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3)材料三反映了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怎样的走向?简析“金砖四国”迅速崛起的时代背景。(5分)-6-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26、27、28、班级:姓名:第考场考号…………..请远离装订线答题…………...装订线…………..请远离装订线答题…………...装订线……………………………………………-7-参考答案1.C2.A3.C4.B5.B6.C7.B8.C9.B10.B11
本文标题: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暑期返校考试试题(直升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6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