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安徽省舒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舒城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出土文物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列文物图片解读不正确的有()图一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图二春秋时期的铁器图三战国时期的铁农具①春秋战国时已经普遍使用铁农具②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步推广③春秋战国时耕作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④春秋战国时铁农具成为主要耕作工具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2、“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句话强调了()A、重农抑商的思想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农商并重的思想3、考古学家在一艘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青瓷、白瓷、青花瓷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唐朝B、南宋C、元朝D、东汉4、“乾隆帝在其《敕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根据材料能推断出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最有可能是()A、禁止走私贩运B、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D、保护森林、渔业等资源5、“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①农业萧条②商业繁荣③从商者众④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④6、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下面能够佐证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明中后期,苏杭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7、瓦肆又称瓦舍、瓦子,是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娱乐和商业集散场所。这表明()-2-A、商业活动不受政府限制B、宋代城市经济发达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8、自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黄金遍地的“人间天堂”,欧洲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黄金是欧洲人所追求的目标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欧洲人对财富的需求9、以下几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B、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C、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其本国资本原始积累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10、15至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贸易大为改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纷纷向海外发展,进行远航贸易,这需要较大数额的资本,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靠单个资本家来经营是无法办到的。于是一种合股经营的叫做“康梅达”的经济组织便产生了。这种经济组织使()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荷兰夺去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11、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年份184018701900192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14.88.47.1A、工业革命B、改良蒸汽机的发明C、科学技术的进步D、第一次世界大战12、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对来访的记者说:“„„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技术革新和成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A、钢铁工业的产生B、棉纺织业的诞生C、内燃机发明与应用D、轻工业成为主导产业-3-13、18世纪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表明A、市场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追求更廉价商品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14、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A、垄断的目的是追求更大的利润B、是资本主义社会走向衰落的标志C、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D、并不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5、“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以上言论应出自:()A、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外国资本家D、资产阶级革命派16、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全国有厘卡(功能是收税)近800个,分局卡达2500处之多,严重阻碍了工商业发展。说明了()A、北洋军阀反对发展工商业B、封建势力压迫民族资本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D、帝国主义列强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17、右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③对近代中国主要起到了“建设”的作用C、②③④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⑤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1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19、下列哪项措施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A、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20、改革开放前,我国一些地区实行吹哨上工,大部分农民的做法是“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为改变这种现象,下列最有效的办法是()A、开办乡镇企业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实行按劳分配D、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21、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C、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D、股民们在证券交易所争购新股22、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交售粮食-4-A、农业生产工具的巨大进步改进B、文革的结束C、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23、从1720~1820年的100年间,世界贸易量增长了1.74倍;1820~1870年又增长了6.7倍。这表明()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24.“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A.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B.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C.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25.下列依据动力的不同来划分的时代是:()A.蒸汽时代与信息时代B.信息时代与电气时代C.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D.绿色时代与信息时代26.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时间茶叶生丝鸦片战争前500050001845801013220185199192304018531012262896A.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逐年增加27.1845-1855年的十年中,英国输华的棉纱由260万磅上升到290万磅,增加不过10%,而棉布则由310万匹下降到200万匹,减少30%以上(柯克:《中国》第166页)。它所反映的实质是()A.内乱外患阻断了棉布外运B.鸦片战争后只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还是太少C.中国自然经济的封闭性D.封建势力的压迫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28.明清时期,冶铁业一个大炉所雇固定工不过50人。制造业的工场手工业一般规模不大,多者不过二三十人。材料不能说明()①列强侵略是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②当时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③私营手工业业的规模超过了官营手工业④大商人手里集中了一定数量的雇工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9.“海船多漳、泉商贾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线、漳纱、剪绒……泉州则载瓷器、纸张……福州则载大小杉料、干笋、香菇,建宁则载茶;回时载米、麦、菽……售于厦门褚海口。”这段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①闭关政策的松弛②国内市场商品种类的多③商贸城市的兴起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30.“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下列各项与此观点相悖的是:①“本宜重,末亦不可轻”②秦国“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③唐代“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④清代“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多元30000斤-5-二、非选择题40分,31题20分,32题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请回答:(1)试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世界市场方面谈谈两次工业革命影响。(12分)(2)第一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并分别举出一个成果。(8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1911)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20世纪初,宣扬实业救国论的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在国内以张謇、汤震等为代表,在国外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康有为在1905年就把振兴实业、讲求物质说成是“救国至急之方”,攻击革命派的“自由、革命、民主、自立之说”,是所谓“毒溺中国之药”。辛亥革命前,梁启超就以实业救国论为依据,把资本家的利益说成是民族的整体利益,而工人的利益则是一部分人的利益,宣称要使资本家能够振兴实业,同外国资本进行竞争,降低工人工资、延长劳动时间是必要的。1920年,上海资本家穆藕初鼓吹振兴实业必须降低工人的工资的论调,说工人要求“多给工值”,就会使“实业界……蒙其害”,“制我全国之死命”。——《物质救国论》材料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曾曾就实业救国论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孙中山选集》请回答:(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业救国论出现并流行的背景。(8分)(2)请你评价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的观点。(12分)-6-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DCBC6—10:BBDCB11—15:DCAAA16—20:BBBDB21—25:DDCBC26—30:DCBCD31、(1)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各国逐渐朝工业化方向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高度发展,重工业比重上升。社会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各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12分)(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火车、轮船、电灯、汽车等。(8分)32、(1)甲午战争后,一部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挽救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方针;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对抗资产阶级革命;其真实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8分)(2)进步:他
本文标题:安徽省舒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6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