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神奇的中医针灸中医的起源和形成,经历了从原始社会至东周春秋时期的漫长时间,是我国人民在谋求生存和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的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过程,如“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等传说,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它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同时它透出一种神秘感,让人觉得特别神奇。而针灸更是奇特中透着神秘。讲到针灸,首先想到的就是经络。经络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肢节和皮肤。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使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十二经的名称按脏腑阴阳归纳有如下表:十二经脉的走行方向是:手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胸走向手,手的三条阳经都是从手走向头,足的三条阳经都是从头走向足,足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足走向胸。为了记忆方便也可按照“阴经上行,阳经下行”的规律记忆。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帅、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内的联系,并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和形体部位,以补正经之不足。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屈伸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共15条,其中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条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两者难以计数,遍布全身。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法在临床上常用的针具有毫针、皮肤针、三棱针、皮内针等。灸法常用的有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三种。它们各有不同的用法及不同的作用。针灸的功效主要有:1、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2、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3、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腧穴,俗称“穴位”、“孔穴”,是针灸、推拿和拔罐治疗施术之所。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包括了三大类。一类为“经穴”(即十四经穴),这是最主要的部份,共有三百多个穴名。这些穴位除任脉和督脉在腹背中线均为单穴外(即一名一穴),其余十二经穴皆为双穴(即一一名两穴),共有穴位六百多处,第二类是“奇穴”或称“经外奇穴”,系指非属十四经的穴位而言。这类穴的数量也很多,但尚无完整统计,多散在诸书中。第三类是“天应穴”,也叫“阿是穴”。这种穴位无有固定部位,是在压痛处进行治疗的,故内经有“以痛为腧”之说。针灸治疗与中医其他治疗方法一样,临证时必须通过四诊对复杂的病情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疾病的寒热、虚实等属性,明确其病位所属何经、何脏,进而探求其病因、病机,辨认其症候和标本缓急,用针、灸、罐等通过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达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目的。针灸治疗的原则有(一)补虚与泻实(二)清热与温寒(三)治标与治本(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五)局部与整体。用针灸治病,在明确诊断之后,能否发挥针灸的应有作用,是与定穴的准确性,针灸手法的熟练程度和补泻、配穴等有重要关系。选穴是应遵循局部选穴、循经取穴、对症选穴的原则。在临床治疗方面,据不完全统计针灸能对二百种以上的病症有效,对其中六十多种疾病有显著效果。针灸的神奇不仅体现在这方面,而且针灸治疗遵循中医的传统原则,从局部与整体兼治进行治疗疾病。
本文标题:实用针灸学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9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