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小学体育水平三理论课教学课时计划2
小学体育水平三教学课时计划学校:授课教师:一周1课时间:体育课时计划课题1、课堂常规要求2、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器材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堂要求,明确课堂应该怎样做。2、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是关乎其生命健康的大事,引起足够的重视。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健康第一、安全为先的思想观念。顺序时间教学内容教与学方法与过程设计意图运动负荷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次数时间(一)目标导入71、宣布上课师生问好2、室内操1、宣布上课2、室内操的教授1、师生问好2、跟教师口令进行室内操的练习1、明确本课应该怎么做。2、通过室内操,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二)目标实施过程231、新学期课堂要求A、课前B、着装C、请假D、课堂纪律E、安全F、课后2、运动损伤发生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1)、种类积累性;突发性2)原因动作不正确;服装不合适;注意力不集中;准备活动不充分;过度疲劳;突发情况;3、自我保护1、提出问题:A、体育课我们都要做什么?B、怎样才能做好这些呢?2、组织大家讨论。3、适时点拨、语言提示。4、请学生回答。5、给予肯定。6、总结归纳。1、写题目并提问体育课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种可能2、总结学生的回答归纳课堂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和种类3、讲述运动损伤的的危害及具体事例4、讲述学生未按教师规定活动发生意外的事例5、提问学生如何自我保护1、结合教师讲述的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2、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围绕运动损伤讲述在新学期中应注意那几方面的活动以保障自身安全。3、听教师总结归纳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4、小组讨论如何自我保护1、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在课题上2、通过讲实例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堂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必要性(三)目标反馈101、组织课堂运动损伤产生原因抢答2、总结学生的表现3、宣布结束1、组织课堂抢答2、总结学生的表现3、提出希望愿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度过本学期1、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力争每位队员都有发言的机会)2、听教师总结3、师生告别通过知识抢答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记忆运动负荷预计平均心率课的密度生理负荷反思总结假期活动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积极的发言把自己假期是如何进行锻炼,如何活动的说出来,让每位同学分享,有的同学活动内容很积极有益,但有的同学活动内容不是很健康,课堂上我也给以指正了。由于是刚开学,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学校名称:任课教师:上课年级:五年级学生人数:40课次:第五次课主题:挖掘潜能、发展自我;主动参与、健康第一。本课教材1、技巧:肩肘倒立(技评)水平三2、游戏:推铁环课的类型复习、技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道完成肩肘倒立的技术原理,学会给他人进行公正评价的方法。技能目标:通过对肩肘倒立的技评考核,了解学生的动作掌握情况,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质量完成动作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重点基础知识传授内容:技巧—肩肘倒立技评(第五次课)。[技评方法及标准]1、技评方法:采用分组轮换的方法进行技评,技评前每人有2-3次的练习机会,按照学号开始技评,技评考核每人一次,教师和评分小组根据动作质量给予评价并现场公布结果。2、技评标准:完成动作质量好、较好、合格、不合格,姿势正确、较正确、一般、不正确,动作轻松自然协调、较轻松自然协调、一般、不轻松自然协调。传授方法:讲解、练习、技评、总结。重点与难点重点:身髋立腰,脚面绷直。难点:动作连贯、协调,姿势优美。课的顺序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开始部分3分1、体委整队2、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3、布置任务内容a:肩肘倒立技评b:推铁环4、队列队形:跑步换齐步——走组织:四列横队3分教法:1、鸣哨进入课堂。2、讲解、布置内容和任务。3、提示练习要求及方法。4、组织练习并指导2-3次。要求: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动作舒展,队列整齐。学法:1、学生走入场地集合。2、认真听讲。3、听清要求和练习方法。4、学生按要求练习,改正动作。准备部分7分一、徒手操1、头部运动2、肩臂绕环3、扩胸运动4、腰腹运动5、踢腿运动6、侧压腿7、活动腕踝关节二、小游戏1、钻地道2、拉过线来组织:体操队形7分教法:1、提示练习方法要求。2、教师组织并喊口令进行4*8拍,小游戏1-2次。3、巡视指导纠正。4、小结练习情况。要求:动作协调、有力;发挥想象力,情绪欢快,活动充分;学法:1、认真听讲、思考。2、学生按要求练习。3、服从指导、改正动作。4、注意力集中。预期目标:积极性高,心情愉快,主动参与,相互合作。课的顺序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主体部分26分一、肩肘倒立技评技评标准:完成动作质量好,姿势正确,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二、游戏:推铁环左手持铁环,右手持钩,左手向前方滚动铁环,尽量使铁环垂直于地面滚动,右手顺势用铁钩推动铁环前进。组织:分组轮换进行26分教法:1、教师宣布技评方法及参评顺序。2、教师宣读技评评分标准。3、教师强调技评注意事项。4、组织学生练习2-3次。5、技评考核开始1-2次。6、教师技评并记录结果。7、宣布技评成绩。8、总结技评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动作规范,连贯协调;沉着冷静,发挥正常。组织:散点进行26分教法:1、讲解推铁环的要领并示范。2、组织分组轮换练习。3、由小组长负责监督。4、教师小结练习情况并展示。要求:练习时积极认真,掌握几种不同的推铁环的方法,服从组长监督。学法:1、听清技评方法及参评顺序。2、记住技评评分标准。3、认真听注意事项。4、学生按要求练习。5、学生技评开始。6、服从教师的评分结果。7、听清本人的技评成绩。8、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学法: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动作。2、分组根据个人能力进行练习。3、服从小组长的指挥、监督。4、听讲、积极参与。结束部分4分1、放松整理:《意念放松》2、小结本课3、布置作业4、归还器械5、宣布下课组织:四列横队3分教法:1、教师讲解意念放松的要求。2、教师组织并用语言提示。3、组织让学生用语言提示。要求:配合密切,摆字准确、形象漂亮。组织:四列横队1分要求:听讲认真,积极思考。学法:1、听清要求。2、根据提示进行想象。3、学生积极参与主动练习。课的顺序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技评铁环教具准备1、大垫子:8块2、铁环:20副3、记分册、笔等预计生理负荷脉搏次数22020018016014012010080时间051015202530354045课后记载本课为肩肘倒立的技评考核课,学生的技评态度非常认真,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动作,不参加考核的同学也在为考核的同学加油助威,气氛热烈。从学生掌握的动作看,85%的学生能达到优秀,10%左右学生达到良好,个别学生由于自身原因成绩不够理想。同时也希望所有同学都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增强自身体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好基础。备课日期:2006年3月18日体育组长签字:成都市参加全国21届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录像课教案水平二体育课时计划成都市双林小学刘云洲教学内容:跳短绳、游戏上课班级:三年级一班一、学情分析:通过对三年级学生的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本次课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1、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动作要领。本次课:一是要纠正个别同学的不正确动作;二是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能。2、跳短绳练习内容相对枯燥,学生不乐于长时时固定练习。为此采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的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3、长时间单一的练习内容,学生容易枯燥,练习也不够全面。为此安排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利用跳绳,借助游戏来吸引学生,同时补充练习的不足,做到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教材分析:跳短绳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协调性,提高速度、灵巧等身体素质的重要辅助性练习。三年级跳绳重点是让学生提高运动成绩,为增强身体素质打好基础。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够辨别同伴跳短绳动作方法是否正确,能够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2、技能目标:通过多种练习活动,学生能熟练掌握前摇绳并脚跳的技术动作,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绩有所提高。同时能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协调、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体能。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体意识,教会学生竞争与合作;激发运动兴趣,通过活动体验,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在游戏活动中的心情感受。四、教学设计说明:1、在教学方式的选取上,依据水平二的教学目标,结合中低年级学生顽皮好动喜欢被表扬,爱玩游戏,善于模仿,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本课选择了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2、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注重学生观察与模仿力的培养和学生方法的指导。主要学法包括观察、模仿,教法有示范法、目标设置法、启发与诱导法等。保证了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和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3、在教学评价手段的运用上,注重通过教师适时的教学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的内容上不拘泥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从学习态度、情意表现等多方面作全面的评价,保证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六、课后反思:《跳绳》课后反思新的体育课程在内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议中,明确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尽量的避免了竞技化的体育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力求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故而在教学评价观念上,也需要发生相应的转变。本人通过参与《体育与健康评价实验研究》课题的研究,结合本次教学实践活动,谈谈新课程改革之下对小学体育教学观念的一些肤浅认识。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上有一些新思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在老师手上,而且谈到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综合运用形式。本节课有主教材(跳绳),也有辅教材(游戏)。在课堂上,利用跳绳,一是让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跳跃方式,二是做到器材的综合使用,安排的两个游戏,都使用了跳绳为器材。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既可以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充分的发展多方面的技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二、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上有一些小改观。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学法指导的问题,而且作为改革重点环节之一。在本次课上,我也作了这方面的常识,主要体现在:一是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与思考,在练习过程中给定目标,促进学生去探究,把过程完全留给学生,同时又去指引他们学生,保证他们积极有效的学习。在组织上则没有过多的队形变化,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又保证学生能够有基本的常规来约束不良行为。三、教学过程引入多种评价,以此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评价的开展是我本节课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评价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新课程体系下的评价研究根本目的还在于:(一)关于评价的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和发展身体素质为宗旨的评价目的观受到普遍的重视。评价的目的关系到评价的各方面。过去,教学评价根本目的在于甄别和选拔,评价成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如此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的体育课学习不仅不能够愉悦身心,反而令学生疲惫不堪。导致学校体育教学竞技化,少儿体育成人化。可以试想一下,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中立定跳远是始终伴随着每一个同学,他们要经过多达几十次评价,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是年年有、期期有,甚至课课练。学生本想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但得到更多的却是失败的体验,以及由于竞技运动所带来的过度焦虑。(二)关于评价的标准:突出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评价标准在新的体系中得以构建。新的评价标准将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过去教学评价定性与定量的问题似乎不受重视,标准是一致的,“往往把被评价对象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和常模之下,用相同的价值观要求被评价对象”。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每一个学生,用这样的标准去评价和选拔学生。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针对总结而言是缺乏个性、千人一面;针对个体而言是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受不了”。这种统一的尺度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三)关于评价
本文标题:小学体育水平三理论课教学课时计划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23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