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简况信息素养简介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教学中注意五个误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简况第一阶段(1982----1990):起步阶段1981年参加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1982年2月16日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1987年颁布《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第二阶段(1991----1999):逐步发展阶段1991年召开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第三阶段(2000----至今):全面发展阶段200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年《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2001年《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纲要(简称新纲要)即将颁布信息素养简介“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简介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概括了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标准三: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标准四: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标准五: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标准六: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标准七: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标准八: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标准九: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信息素养简介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1)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2)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3)处理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4)生成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5)创造信息: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目的;(6)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7)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8)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信息素养简介在我国,针对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主要针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4)能过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特点三个特点:简单易学、功能豪华、变化迅速信息文化内化的三个阶段:领进门、个性发展、文化内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小组探究、游戏教学、独立学习、讲授式、启发式教学实施的主要原则基础性与发展性相接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相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注意五个误区误区一:教师“讲”重于学生“练”传统的教学往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而我们提倡“精讲多练”。信息技术课要求小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并不意味着练习量大学生就一定熟练掌握。练习同样要讲求科学、高效。注意五个误区误区二:课堂举例表述刻板:有的教师在课堂举例时存在过于死板的感觉,似乎学生一定要按照教材上规定的内容来设置颜色、大小、方向等属性。“我们选宋体、80号的红色字”建议改为“例如老师选择颜色为红色,字体为宋体,字号大小为80,当然同学们也可以喜欢什么颜色就选择什么颜色,喜欢什么字体就选择什么字体,但是注意一点,那就是让你的作品看上去是美观的”。注意五个误区误区三:忽视了教学的阶段性一二年级的教学宜大量采用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多媒体,一定用有趣的内容贯穿教学始终,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熟练程度(即使是单调的鼠标操作的训练),而形式可以多变。这个阶段的知识要求学生熟记,技能要求熟用。三四年级开始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思考上,通过提出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获取资源(如Intranet和Internet)进行探究,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他)。注意五个误区误区三:忽视了教学的阶段性五六年级的重点宜突出归纳总结,初步形成关于信息技术较系统的认知图式和结构。•引导学生自己意识到所学知识在什么情况下有用(如果要完成一次小报告那么就用PowerPoint制作自己的讲稿),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的知识(尽管画笔、PhotoShop和PowerPoint等都可以制作贺卡,但我希望我制作的贺卡更吸引人,因此我选择Flash制作会动的贺卡),怎样快速高效地获取资源(如Google和百度搜索引擎,基本的方法已经掌握,那么面对浩瀚如海洋的互联网,怎样才能快速地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呢?)今后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立刻能够自己分析用什么信息技术工具或方法怎样地解决它,并且能够自主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使用过程与结果。注意五个误区误区四:没有树立“授人以渔”的观念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要求教师必须立足于传授基础知识,更要着眼于让小学生掌握一般方法,训练其思维方法。例如,当学生学习完Word、PowerPoint和Excel后,老师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就可以比较其主要方面的异同,如界面、操作、功能等。假设这是给6年级学生的课题,那么用什么媒体方式呈现(文字、图片、声音甚至动画)学生需要考虑,各有什么优缺点学生需要自行分析,怎样呈现则是考察其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情况。又比如“画笔和Photoshop都可以用来绘画,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也可以让学生作为课题完成。教学的最佳境界是学生掌握了学习和思维的方法,从教到学,从被动到主动,从课内到课外,从机械学习到灵活运用,从书本知识到生活。学习无处不在,教育相伴终身。注意五个误区误区五: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老师们应注意多层次、多角度、针对性评价。如英国给出了小学信息和通信技术课程考试8个等级标志,作为判断学生表现的依据和评价教学成果主要手段。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层次、形成的技能水平进行针对性评价。例如,教学内容同样是某项操作技能,则应该有区别地评价达到复述水平和熟练运用水平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对表扬后者或批评后者,也不意味着两者都采用通常的鼓励。评价总是和目标相联系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个体在不同阶段可以适用不同的目标与评价标准。谢谢大家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围绕一个中心以培养信息素养为中心贯穿两条主线信息技术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学习信息技术,训练思维策略区分三层目标基本知识细致叙述,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重在熟练:包括理解、记忆、运用)拓展知识给予引导,鼓励学生动手尝试(重在自我探究)策略知识给出要诀,期望学生灵活运用(重在创新和迁移)知识传递,例如•介绍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如鼠标、键盘)、输出设备(如监视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如:音箱、耳机、话筒等);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讲授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引导学生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能力培养,例如:•能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文件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并能迅速查找和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能熟练有效地运用远程通讯工具和在线资源(如:E-mail、因特网等),浏览、查找、下载和保存远程信息,以支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其他问题解决需要。•能根据任务需要评价信息的准确性、相关性、适切性和可能存在的偏差,甄别和选用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通过思维策略训练培养信息素养,在教学中注重“五化”(概念化、结构化、条件化、自动化、策略化),保障学生的有效学习。1.概念化:小学生在学习时能借助于书面文字的表达在头脑中真正建立起科学的概念。一般是从原型到变式,再到科学概念。例如“计算机”的概念,甚至许多成年人都误以为监视器是计算机的主体。什么是“输入设备”?常用的有键盘、鼠标(典型),还有手写笔、话筒等(非典型)。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2.结构化:将一节课一节课地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要做到纲举目张。知识是累积的,但不应该是堆积的。代表性的课——完整的知识模块——自我的认知结构,如绘图的、文本的、动画的。学习了金山画王、画图和PhotoShop后,其功能、操作方法、效果的异同比较。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3.条件化:不仅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且知道所学的知识在什么情景下有用。把知识的“运用方法”和“运用条件”结合起来储存在大脑之中,形成一个“如果……那么……”的认知结构。明确所习得各种技能的使用条件及优势与劣势。同样是文本录入,什么时候选择Word,什么时候用记事本也能够达到目的。“如果要求文本的格式很漂亮,而且有插图,那么我就使用Word;如果只要求简单的文本,那么我可以用记事本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4.自动化:最基本的知识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能够在要运用该知识时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达到自动化程度。•计算机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正确开机和关机的步骤?•怎样更改计算机的日期和时间?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5.策略化:学习者在学习学科知识时,必须运用关于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的有关知识指引自己高效地学习。小学生学习时不仅要注意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注意自己如何在学习知识、如何在进行操作。•自我提问:要完成这样一个动画,应该分为几个阶段?•我自己是否理解了,记住了老师所讲的操作?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对应六种能力动作思维能力不理解原理没有关系,先进行操作模仿形象思维能力以图形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呈现,利用表象操作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能力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推理,对于网址、IP地址用类比方式教学对应六种能力聚合思维能力给出若干条件,分析问题解决的方案发散思维能力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可以使用不同工具Word部分体现了发散思维训练,如“用其他方法退出Word”元认知能力自我监控,如对策略的反思从“记一记”到“自我提问自启发”
本文标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2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