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众传播重点总结1、传播是指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传播学史研究人类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2、从三个方面认识传播的定义:传播是共享;传播是传输;传播是互动3、传播的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4、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传播活动。5、传播学形成的历史条件:a社会历史条件:现代传媒的兴起,政治与战争的需要,新闻学的发展;b传播学产生的学术基础:学术渊源,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以及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6、传播学的奠基人a卡尔-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1912——1961耶鲁学派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和能力等。他是将实验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1953年出版《传播与说服》一书。b哈德罗—拉斯韦尔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拉斯韦尔的5W(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传播模式。这一模式还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说:监视环境、协调社会、文化传承、娱乐(1959年,查尔斯-赖特从社会学的角度补充)拉斯韦尔开创了内容分析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在方法论研究上具有开创性影响和独到见解,属于经验学派。提出两级传播论,并于1948年出版《人民的选择》一书。舆论领袖破除魔弹论。两级传播论:是指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公众的两级传播过程。舆论领袖:并非指提出思想的人,而是那些积极主动向人们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评判的人。库尔特-卢因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心理动力学和团体动力学心理场论把关行为研究7、心理场概念:a一方面意指人们的经验和行为所处的心理环境b另一方面,心理环境也是人的需要寄居的场所对于传播学来说,心理场论的意义在于可以用之分析传播双方的心理层面关系。8、心理场的有限重合性:个人的心理场积淀了他的个人经验,而两个人的个人经验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任何传播中参与双方的心理场是不可能完全重合的。但作为人,人们又必然有一定的共同经验。因此任意两个人的心理场既非完全重合,又非完全分离,而是一定部分重合的。9、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1907--1987)又译宣韦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的学者;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起来,从全新的视野全面考察传播学,为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完善和成熟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他研究的主题主要是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传播体制与社会结构,传播与国家发展问题;他建立了四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仅30部著述:1949《大众传播学》1954《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1956《报刊的四种理论》1964《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10、传播学的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伯明翰学派)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加拿大麦克卢汉学说批判学派注意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燕丽的批判态度。行为主义学派(经验学派)注重经验和实证,但它过分偏重微观研究,过分依赖定量方法,以及很多人都是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做研究的。经验学派的特征:经验的,定量的,功能主义的,具体实证的,注重效果研究批判学派的特征:批判的,思辨的,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联系的,注重控制分析11、传播的特征:传播的双向性、间接性、传播双方心理场的有限重合性12、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去王少的一中基本元素。13、符号的特性:指代性、社会共有性、发展性多义性和模糊性14、符号的功能:表达与解释功能、传达功能、引发思维活动15、符号的二分法:a信号(冒烟、乌云)b象征符(树、龙、绿军装)16、现代传播媒介对符号的再现:a现代媒介传播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由于技术介入,所有符号最终到达受传者时,都是一种复制性符号;另一方面,现代传播媒介中诉诸视觉和听觉的符号相对与语言文字符号来说却具有可以直接把握实现的能力,因而成为便捷的传播手段。b技术介入的另一种影响(诸如电视等拍摄中使用的特定方法,能是镜头相应带上新的含义)是还可能使原有符号或符号系统加上附加含义,我们视之为产生了新的“符号—功能”函项17、索绪尔的符号研究:能指(符号的物质形式)和所指(符号所指代和表示的意义)18、非语言符号的类型a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声调、语速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等b体态符号——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态c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仪式、徽章、音乐、建筑、服装、饮食等19、非语言符号的特征:存在的广泛性;难以表达抽象意义;多义性;语言依赖20、传播功能的心理学分析工具说: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的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业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传播愉快说: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林认为1.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2.传播分为工作传播和游戏传播3.对某些导致行为的传递则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二元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传播分为社交性传播和自我中心传播。社交性的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实际上是在与对方交换意见。自我中心的谈话则是在对他自己“谈话”,或者是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使用与满足理论2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娱乐功能22、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的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交流。23、人际传播的相关理论:1.符号互动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美国社会哲学家米德、库利等人的思想中萌芽,后经米德的学生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总结提出。这一理论认为,借助于语言、非语言等符号进行的人际传播是构成社会、形成自我意识、获得社会角色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基础,也即它们在形成思想、自我和社会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一理论还强调符号讯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使双方产生相互作用。2.社会交换理论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换只要是六种资源:物品、金钱、服务、信息、地位、爱。人际传播交换的主要是后三种资源、3.舒兹人际传播的需求论包容性人际需求;控制性人际需求;情感性人际需求4.哈瑞斯人际传播的“生活见解论”人际传播的模式:约哈里之窗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里-英哈姆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自己了解的信息自己不了解的信息别人了解的信息开诚布公的自我无知的自我公共区潜在区别人不了解的信息封闭的自我(私人区)盲目的自我(盲点)25、人际传播的动机:认识自我;建立人际关系;控制周围环境;进行情感沟通26、面对面传播的特点: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人际传播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多彩,特殊的情境会产生新的意义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人际传播是一种费制度化的传播,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相对自由和平等27、小团体传播:三人以上或相对人数较多的集体,其成员可以相对容易地互相直接传播讯息,彼此以某些共同的目标及某种程度的相互牵涉来从事的传播活动。小团体传播的作用:解决问题;维持人际关系和整体性社会28、组织传播定义:在组织中个人与个人之间,次系统内部,次系统和次系统之间,次系统和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思想、观念、看法、资料、消息与情感的交流。功能:内部协调,形成整体;控制环境,决策应变;形成共识,进行情感交流29、大众传播定义1.大众媒介——能大量复制承载讯息符号的传播中介2.大众传媒——运用大众媒介的传播3.大众社会——工业化的现代文明社会特点: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机械团结的社会30、特点:一切传播的公开性和开放性;接近发送设施的有限性和有控性;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关系的不平衡性;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制度化的安排的介入。31、把关人理论大众传播的把关人是指在大众传播渠道上工作的新闻记者、编辑、节目制作者等。他们对信息进行取舍,决定传播内容的重点,并企图以此给受传者造成某种预期影响。把关人的存在使大众媒介不仅扩散讯息,也过滤讯息,大众传播因把关人而成为二者的统一体,这正如施拉姆谈到的:大众媒介既是了不起的信息增殖者,也是信息很长的输送管,大众媒介还成了信息所走的道路上的权力很大的把关人。同时,把关人行为也因此成为大众传播的传播者行为的最具有能动性的方面之一。而在当代大众传播特别是新闻传播中,把关行为的难点在于在苛刻的时间限制中对及其大量的讯息进行取舍。32、希尔伯特-彼得森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社会责任传播制度苏维埃—极权主义传播制度①极权主义(君主独裁式)发展于16、17世纪的英国。起源于君主和政府绝对权力的哲学思想。主要目的是支持、推进现代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媒介使用者:取得皇家特许的人。媒介控制:政府特许、指导,颁发执照,时有新闻检查。媒介禁忌:批评掌权的政治机构或官僚。媒介所有权:私有或公有。②自由主义(自由竞争式)1.发展于:1688年后,为英美采用,也影响其他地方。2.思想源泉:弥尔顿、洛克等人的启蒙思想著作,理性主义和自然权利的基本哲学思想。3.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了解真相,监督政府。4.媒介使用者:任何有经济力量可以使用媒介的人。5.媒介控制:依靠“思想自由市场”实现“真理的自我修成过程”;依靠法庭。6.媒介禁忌:诽谤亵渎物理战时煽动叛乱7.媒介所有权:主要为私有。③社会责任(自我的形式)1.发源于:20世纪美国2.思想源泉:孜业自由委员会的报告,媒介从业者的时间,媒介自律守则。3.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把冲突转化为讨论。4.媒介控制: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5.媒介禁忌:对公认的个人权利和重要的社会利益的严重侵犯。6.媒介所有权:私有,除非政府为了保证为公众服务而接管媒介。④苏维埃——极权主义(国家统管式)1.产生于前苏联,不过前期纳粹德国和意大利也采用过类似方式。2.思想根源:马列主义——斯大林理论,混合的黑格尔的思想与19世纪俄国人的思想。3.主要目的: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值得的成功和发展做贡献,特别要服从于政党和专政。4.媒介使用者:忠诚和正统的党员。5.媒介控制:政府采取政治手段来监督并控制经济命脉。6.媒介禁忌:批评党的目标。7.媒介所有权:公有。33、内容分析①梅尔文-德弗勒品味的金字塔理论美国大众传播内容的三个方面:低级趣味内容,重复性,受众群广大;无争议内容;高级趣味内容。②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客观环境→拟态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③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1.媒介所刺激的感官2.反馈的机会不同3.速度的控制方面程度不同4.语文符号使用的比率不同5.保存信心的力量6.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7.克服弃取的力量8.增值的力量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延伸论媒介即讯息论媒介冷热论①热媒介指这些媒介提供的信息能够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受传者在信息接收过程中无须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低的媒介②冷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低,受传者在信息接收过程中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高的媒介34、大众传播效果分析传播效果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引起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变化。①20-30年代枪弹论观点认为,受众成员是一个个孤立的人,很容易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动。缺陷: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忽略接收者的个人差异,一个大众传播的内容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产生同样的效果②40-50年代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对于受众
本文标题:大众传播_重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5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