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图书情报工作网刊·研究论文· 2009年12月 1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问题及对策黄贵宁1梁友珍21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南宁5300032广西财经学院外语系南宁530003摘要:面对金融危机,在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方面,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企业规模小、员工专利素质整体不高、不会专利维权,有的反而侵权。对策是:通过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指导进出口贸易、提高研发起点、打击竞争对手的侵权行为、建立专利数据库、提高专利信息的加工与翻译水平、培养专利信息咨询专业人员等。坚持上述对策,我国企业才能解决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存在的这些问题。关键词:专利信息利用信息资源金融危机 分类号:G252.7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Use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Patent Inform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Huang Guining 1 Liang Youzhen 2 1 Library ,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Nanning 530003,China 2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Nanning 530003,China [Abstract] Fac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for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 use of patent in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such as enterprises scale is small. The employees overall patent quality is not not so good.Many of them don’t know how to get the patent rights, Some even have infringement. The approach is that through use of enterprise patent information,it can guid the enterprise to know the trade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 It can improve the starting point of R & D, violating against competitors.It can establish the patent databases,impoving the level of the processing and translating patent information.It can also train the professionals of patent inform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use of patent information adhere to the abovementioned measures, [Keywords] use of patent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financial crisis 面对金融危机后正在洗牌的国际市场,新一轮的国际商战早已开始,知识产权摩擦随之而来,我国企业遭到了巨大的冲击。作为知识产权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专利信息利用,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只有增强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前瞻意识,克服其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中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2009年7月,温家宝在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时指出: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克服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从根本上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的法宝。它首先体现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上,因为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了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只有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才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要明确我国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其主要问题是:我国许多企业对于企业专利信息利用认知十分缺乏,在大量的研发等活动中,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等。分析其原因,本文提出我国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解决方法。·研究论文·图书情报工作网刊 2009年12月 2 1专利信息、专利信息利用的类型与定义1.1专利信息以专利文献作为主要依据,经分解、加工、标引、统计、分析、整合和转化等信息化手段处理,并通过各种信息化方式传播而形成的与专利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总称。专利信息囊括了技术信息、法律信息、经济信息和战略信息(1)。1.2专利信息利用的类型与定义企业需要从多方面利用专利信息,以达到支持研发活动和保证公司增值的目的。根据公司专利信息利用程度的不同,可以把专利信息利用大致分为两类:一般性专利信息利用和战略性有规划的专利信息利用(2)。①一般性专利信息利用主要是指:企业研发人员或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的日常性的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如现有技术的检索、对比文件的检索分析、侵权分析对比等。②战略性有规划专利信息利用主要是指:企业有目的地进行竞争分析、战略布局、专利资产管理和运营、标准战略、合作与并购中的专利调查等企业工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专利信息的有系统利用。当然,这两种分类在某些层面上市存在交叉的,没有非常清晰和绝对的界线(2)。2我国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2.1企业规模小一个企业对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程度大致取决于各种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利用专利信息的手段和层次。其中企业规模小,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个资本量非常小的企业,在专利管理人员的配置、专利信息的过去和分析工具的购买、专利申情和维护资金的支持等方面都很难给予最充分的安排,这必然限制了企业对专利信息利用的程度(2)。有人统计过: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企业不到10%,而且大多数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而涉及到产品或产品的关键技术的具有原创性的发明专利更是甚少,使许多自主品牌显得可有可无,众多企业对外贸主要采取来料加工和承接订单方式,多使用外方品牌(3),既不愿意投入有限的资金,又缺乏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除了像中星微、奇瑞这类大公司以外,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知识产权部。对于这些规模小的企业来说,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发挥不了多大作用。2.2企业专利信息利用认知缺乏目前,国内企业利用专利信息的现状令人堪忧,对于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却认知十分缺乏,更不用说要善用专利信息作为商业竞争中的筹码。我国绝大多数的小型企业没有专人负责专利信息工作,或者就根本没有搜集、利用专利信息。例如河北省专利管理局在1997年6月—1998年8月期间,对河北省20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专利活动的企业有1200家,提到使用专利文献企业的仅有80家,只占调查企业的4%(4)。2.3企业技术单一、面窄技术单一的企业和一个技术面涉及比较广的企业相比,专利信息获取的难度相对要低很多,不需要很复杂的专利技术分析手段,在信息使用途径上也更为清晰。因为一个企业技术的集中度,或者说该企业所涉及技术面的宽度,也对企业利用专利信息有相应的影响。2.4企业员工专利素质整体不高企业员工整体专利意识和专利素质不高,企业专利管理人员专利工作深度不够,对该企业专利信息的利用程度和利用层次有直接影响。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普遍缺乏专利意识和相应的专利知识,那么我们很难想象这个企业存在高层次的专利信息利用手段和策略。因此,企业员工整体专利素质的提高是进行专利信息利用的根本。对于处在专利积累阶段的企业来说,其专利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仍集中在专利的申请和维护,专利工作还需要上升到进行战略布局、专利资产运营等层面。企业的经营对专利信息的依存度也间接决定了该企业对专利信息利用的程度。不同的企业,对专利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服务型企业注重的是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业务模式的改进,资本运营型企业注重的可能仅是专利资产的运营和增值,而不关注专利的申请和维护,而对设计性企业来说,来自他人专利威胁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其对于专利信息利用的要求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也要高很多(2)。图书情报工作网刊·研究论文· 2009年12月 3 2.5未查询专利信息,使研究课题失去价值我国因未查询专利信息,使研究课题失去价值,在大量的研发活动中由于不重视专利信息的检索和研究而进行重复劳动,每年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忽视专利信息查询,给我国企业带来了上百亿元的损失。”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主任刘延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仅2002年,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产品损失金额就达170美元(5)。资料显示,国家专利局复审委员会每年受理4000件专利案,其中2000多件被宣无效(3)。也就是说,中国专利局签发的数百万件专利中,可能有一半被漏检的外国专利、各国期刊论文以及其它事实和规划推翻。“七五”期间我国700个大中型企业的9760个科研项目,约2/3是重复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长田力普说,花巨资开发产品,在产品鉴定会前进行专利文献检索时,才发现国外在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了相同专利产品的事例屡见不鲜(5)。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利用专利信息进行课题查新。2.6不懂得利用专利信息维权由于我国的专利制度建立较晚,时间不长,自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我国大多数公司人员的专利意识比较单薄,以致在对外贸易与技术交往中,许多人还不懂得利用专利信息中的专利技术、法律与经济信息来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国外不法商人则乘机钻空子,用假冒专利、过期专利、无效与失效专利骗取我方专利许可费,使我国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3)。一些公司在利用专利信息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纠纷防范的意识不足,不少公司被卷入知识产权纠纷。最常见的是,公司的科研人员离开后,将技术一块带走,然后另行开张。一旦出现纠纷,被侵权的一方往往很难取证。比如有段时间,广西有一家公司在江浙一带打假,对方都是些民营公司,假冒专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很不规范,根本没有做记录,他们只能发现一批处理一批。现在侵权者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高明,有些从表面上很难认定是侵权,那只有提高利用专利信息的能力才能维权。2.7不会利用专利信息造成侵权国内企业由于不会利用专利信息造成侵权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2009年105届广交会一期认定涉嫌侵权企业64家,其中专利32家。涉嫌侵权的展品主要有榨汁机、电热水壶等。投诉主要来自日、法、英、德等国,投诉的产品主要为家用电器、电子消费产品、照明产品等。这些企业出现侵权的原因是不知道专利的法律状态。例如,国内企业生产的榨油机,由于其专利只在外国申请,未在中国申请,我国可以无偿使用,一旦在广交会上出口,就会遭到外国有关专利权人的起诉。广交会规定:对严重侵权企业取消从下届开始连续6界甚至终身取消广交会的参展资格。本届又有一些企业被这样处罚。2.8不会利用专利信息将专利成果转化为产能在现实中,不少企业的专利成果并没有发挥出其商业战略“杀手锏”的作用,而是被公司封存在荣誉室里,成为对外宣传的噱头,没有将其转化为产能。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的专利成果水平层次较低,不能应用于产业,使得我国的产业发展不得不依赖外商,严重阻滞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5)。例如,据2009年7月《人民日报》报道,吉林人参与韩国高丽参在国际市场冰火两重天:前者占世界人参产量近半,卖的却是“萝卜价”,解园参每千克20元
本文标题: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