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大众传播期末考试资料
大众传媒备考资料整理第一节一、看待互联网1.带来新的不平等(数字鸿沟)2.对智识的威胁。“信息时代的种种美好许诺不仅没实现,在网络上成长起的、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的一代人,不仅没有更聪明、更开放、更有见识,反而是无知、偏狭、盲目的自我中心。他们有高度的竞争感,却没有真正的创造力,更愿意在既有的框架内、按照社会规范实现自我”。我们再也读不了《战争与和平》:思维呈现碎读特性;电脑成为我们的思想。上网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而我们专注地进行深度阅读时所形成的那种理解文本的能力、那种丰富的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数字时代使美国青年变得愚蠢,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最黑暗的时代。第二节一、传播学五位奠基人和主要贡献:拉斯韦尔最早对政治传播进行研究;对整个人类传播进行研究并作出卓越贡献。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过程,还首次划分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卢因把关人的概念拉杂斯菲尔德二级传播理论霍夫兰倡导并亲身实践了控制实验法施拉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传播学之父第三节一、大众传播时代的呼唤:新的传播环境。传媒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境外传媒对我国传播市场的冲击、传媒的专业层次提供、传播机构承担的任务和所面对的受众也发生了变化。二、建设有中国特色传播学的需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骨、中国气派的传播学。传播学伴随改革开放春风已显示出勃勃生机,但是作为舶来品的中国传播学研究范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今天传播学界站在建设和谐世界和和谐社会的新起点,我们将大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经过思想大师的认真打造,学者认真锤炼和较长时间的历史磨炼,肯定会有凤凰涅盘的成就。促进传播信息与传播学的国际交流,积极主动掌握传播的国际化。中国发展模式举世关注,但是国际理论场上敌强我弱的传播态势并没有改变,当今中国承载着国际期待,国际责任,传播安全,这需要用国际视角来处理跨国的传播学,推动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之间更加广阔和深入的对话。又要加强与海内外传播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需要海内外媒体的正确宣传,正当构建和正义传播,同时,更要求我们深刻研究和总结自己的成就和经验,向全世界正确阐述和科学传播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以争取新闻话语权,赢得传播主动权。第五节一、集合行为产生的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传播系统二、如何避免组织纵向传播中的信息损耗问题:减少组织的环节和层次;传播技术的改进。例如开通政务微博和“有事问总理”和民生热线等节目,缓解损耗。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守望(报告异常状况,如媒体)、会议、教化、娱乐、商业。作用是文化传播、环境监视、社会调节、娱乐共享第六节一、如何理解噪音和其形成的因素:定义。功能:是一种干扰工具、可增加信息的不确定性而增加信息量、干扰信息的正常流通、导致传而不通的局面的形成。二、虚拟环境的成因和社会影响:是人以符号为媒介制作出来的象征化环境。三、守门人模式:不足:只注意到了一个守门人,实际上各种守门人大量存在于信息得流动渠道中。过分强调把关者的个人权限,忽略了各种联系所形成得必然性与社会性。守门人的定义:传播者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守门人的标准: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实质:1、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3、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是“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四、施拉姆的把关模式:媒介接近权。定义: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形式:反论权:指大众面对媒介发表的批评自己(或与自己对立)的意见,可要求该媒介免费提供版面、时间进行反驳的权利。更多适用于广播与电视媒介。意见广告:特征—开始就由大众通过媒介发布信息;作为广告它是付费而非免费。更多适用于报刊。问题—难免造成金钱支配的局面。五、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社会系统模式)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影响力的结点。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传播者的人格结构、传播者所处的组织、传播者的社会环境等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受传者的自我印象、受传者的人格结构,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是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这种选择当然也是基于受传者本身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作出的。新闻篇※新闻价值五要素:及时、重大、接近、显赫、异常原则:真实、客观、公正、全面一、地方和国际新闻接近性原则的体现地方新闻中的“接近”原则:地理的接近性(都市报中的城市新闻);利益的相关性(根据不同人群制作新闻:股民,“有车族”,学生)国际新闻中的“接近”原则:国际新闻报道的本地化(中国媒体在日本地震报道中报道中国公民的伤亡情况)二、过分追求显赫导致的负面后果:显赫人物的行动并非都和公共利益有关;普通人不容易被关注,他们的利益不容易被表达。他们只有采取“非常”行动时才会被关注,例如农民工跳楼讨薪。三、新闻为何追求异常性,过分追求导致的后果:“趣味是吸引读者的良方”,所谓异常,就是与众不同。“人咬狗”,而非“狗咬人”;内含冲突的事实,往往更具有新闻价值。对异常性和冲突性的片面追求,容易导致媒体走向耸人听闻、低级趣味。当今黄色新闻国际化,正是与过分强调冲突和异常有密切的关联。四、过分追求平衡报道产生的问题:变成修辞,单纯报道事件,逃避责任。五、新闻报道能完全做到客观吗?为什么?一直是新闻界的正义话题。因为记者组织语言的能力、个人经验、身体状况、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20世纪以来,西方新闻界的新新闻学、调查性报道等新的新闻风格也对客观性提出了挑战。六、如何理解我国当代新闻业是多种新闻传统影响的产物:重视参政议(继承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传统);报纸主要承担针砭时弊、自由议政的社会舆论监督功能;重视对大众的思想启蒙;学习部分西方新闻理念(自由主义和专业主义);社会主义政党新闻业(强调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要求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限的舆论监督;民生新闻。总而言之,沿袭和借鉴了近代政论报纸时期的传统、社会主义政党新闻业传统、西方自由主义新闻传统。七、影响新闻产生的因素:政治与经济因素、个体因素、文化因素、组织与其他社会学因素、其他偶然因素八、民生新闻及其评价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九、媒体伦理问题的成因: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来看,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浮躁、泡沫、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从媒体环境来看,近年来中国传媒业迅速发展,大多数媒体在产业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出于经济或竞争的考虑,甘心充当商业的传声简;从受众方面来看,中国受众的健康知识和媒介素养仍不乐观。▲民生新闻优点: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是站在社会普通民众的立场,以平民大众的视角,关注社会中与绝大多数民众利益相关的民生事件,在原本“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加入“主持”的方式对民生新闻事件进行播报,主持人可以在新闻的导语中或新闻报道之后穿插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点评,旨在整合事件报道中的观点和信息,挖掘新闻事件的社会意义,或客观、理性地解释和探究事件背后的实质与根源,或发出呼吁以引起事件相关方注意并推动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抑或引发人文关怀、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监督。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评论的功能也越发凸显,其导向、监督、服务等功能决定了评论的指向性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缺点:①过分追求传播效果带来的商业利益以及受众感官的软性需求,一定程度上背弃了“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受众面前,致力于‘公共服务’”的新闻报道原则。②语言随意,忽视了观众的信息性需求总体大于趣味性需求这一客观事实。③,忽略事件新闻人物的心理和情绪,只是一味不断从其身上欲求挖到更多能博取受众眼球的信息点,有失对其应有的尊重。④)部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盲目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⑤许多电视新闻及评论栏目仍因循守旧,固守单一电视媒介,缺乏多媒介融合的时代意识。▲媒体伦理问题的成因(一)新媒介特征引发媒介伦理缺失新媒体传播道德问题的大量发生与新媒体技术的独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原因如下:1.传播主体的隐匿性导致伦理失范。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主体具有隐匿性特征,其信息发布行为都是匿名行为,从而使其信息传播活动具有随意性的特征,而且有可能使其避免承担道德责任,或者根本找不到责任人。在这个数字化的网络社会里,主体既能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又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诱使人们采取不道德的网络行为。2.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导致伦理问题。新媒体的开放性导致主体言论和行为的开放性和不易控制性,从而使媒介传播行为极难监管。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中,大量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信息主要源自于新媒体的开放性社区,如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板等,它们是新媒体中最能体现公共舆论的开放性的自由言论场所,同时也是最难管理的新媒体传播通道。技术进步的步伐常常比伦理演进的步伐要急促得多,因此造成社会扭曲伦理失衡问题显现。3.新媒体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伦理失范。网络技术的不成熟以及存在的诸多缺陷,极易遭受各方面的攻击,为网络道德问题的大量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数字技术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迅速,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但媒介技术的不成熟也造成了网络在安全性、保密性等方面出现问题,例如网络侵权行为的屡禁不止以及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等。4.新媒体的非中心化特征导致主流道德意识的缺失。新媒体具有非中心化的特征,这一特征瓦解了社会主流道德观念和主流思想意识,使人们淡漠了是非善恶观念,从而也导致了新媒体不道德行为的大量发生。同时,这种非中心化特征以及网络的变动性、网络个性化为后现代道德相对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后现代的道德相对主义奉行“你想怎样就怎样”、“怎样都行”的原则,否认道德的普遍性,将个人视为道德的唯一判断者。这种道德相对主义很容易滋长道德上的怀疑主义、个人主义等,在行动上导致不负责任的率性行为。(二)媒介把关力削弱导致伦理缺失1.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弱化了把关人的力量。随着传播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身份的淡化及商业性质的加强,传媒开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依托新媒体技术产生的一些企业,如商业性质的网站、手机平台等,他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了取得最大化的利润,片面满足受众的各方面需求,弱化了把关人的作用。一方面,新媒体则将话语权和选择权交还给大众,由大众进行信息的整理,并由大众决定他们接收什么样的信息,新媒体的随意传播性弱化了传统媒介的把关作用;另一方面,在新媒体中,大众也可以获得广告或者内容收益,用户同样也是内容提供者,因此他们同样可以凭借着自身的内容创意获得注意力,从而在新媒体平台上得到收益[1]。2.及时性使把关弱化。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弱化了把关人的作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迅捷的特征,几乎是采、编、播同步。因此,在新媒体上发布的信息,有时候来不及把关就被上传到网络上和手机平台上,严重削弱了把关人的力量。作为传统媒体,信息需经过传统的审查制度才能播出。然而,新媒体在获取信息后实现即刻传播,并且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私下传播,传统的审查制度无法在新媒体传输介质上实现有效控制。因此,新媒介在时间上弱化了把关人力量。3.传受合一弱化了把关人的力量。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合二为一,中间缺少了把关环节
本文标题:大众传播期末考试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