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东晶国际公馆工程(A、C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三分公司东晶国际公馆工程项目部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批准)技术负责人质量技术处质量安全部安全监察处编制人:工程管理处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述……………………………………………………………………13、本工程难点、重点…………………………………………………………14、施工准备工作………………………………………………………………25、施工部署……………………………………………………………………26、施工工艺及要求……………………………………………………………47、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的施工……………………………………………108、特殊部位的施工要点……………………………………………………109、专业配合施工要点………………………………………………………1010、质量验收标准……………………………………………………………1011、质量保证措施……………………………………………………………1312、安全保证措施……………………………………………………………1413、成品及环境保证措施……………………………………………………2114、突发事件的处理…………………………………………………………1515、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1516、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181东晶国际公馆工程(A、C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2007年第二版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2工程概述东晶国际公馆建设项目工程位于柘城县未来大道东段北侧,总建筑面积166950.17㎡。工程地下1层,地上A、B座楼26层,C座楼21~26层,D座楼27层,E座楼22~26层,F座楼26层,G座楼26~27层,H座楼27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功能包括:地下室为储物间,A、B座1~3层为商业服务网点,C、E、G座1~2层局部为商业服务网点,上部为住宅,及部分沿街2F商业裙房裙房组成。一栋三层综合用楼。该工程由河南省第一建设集团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设计,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勘察,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施工,河南省豫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本工程A座楼基础筏板厚度为1400㎜,C座楼基础筏板①~○22厚度为1400㎜,○22~○45筏板厚度为1200mm。均采用C30P6抗渗混凝土。要求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以保证底板的整体性和刚度,不允许出现有害裂缝。23本工程难点、重点:①.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而造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和抗侵蚀性能,是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难点。②.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和体积变形及干燥收缩。③.基础筏板的作业面大,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如何组织施工操作人员,保证施工质量④.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人员职责分工、施工机械配备、场地安全文明管理、环保控污、安全保卫等具体措施,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优质、高效、连续完成施工任务的基本条件。⑤.大体积混凝土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内部和表面以及表面与外部的温差,不超过250C,是防止裂缝的关键因素,也是本工程重点。4施工准备工作4.1技术准备提前做好技术方案,并报监理审批;同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4.2机械设备准备本工程施工每栋楼将配备:1台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运输车7辆,平板振动器1台,混凝土振捣棒5台,磨光机2台,其他小型机械若干。4.3人员组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栋楼将配备管理人员10人、混凝土工30人、电工2人、机修工2人。5施工部署5.1总体施工考虑结合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结构将根据后浇带进行自然3划分,由西向东进行推进。5.2基础筏板及地下室外墙、顶板膨胀加强带的留置基础筏板及地下室外墙、顶板膨胀加强带按照施工图进行的留置。做法如下:膨胀带两侧布置¢5的密空钢丝网,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割开;钢丝网要分别绑扎在钢筋上。膨胀带内增设水平温度钢筋C8@200(底板C10@200),均匀布置在内外两层钢筋上,两端各伸出膨胀带0.5m,并固定在相应钢筋上。膨胀带内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膨胀带内混凝土外加剂掺量应比普通防水混凝土提高,膨胀带内混凝土的膨胀率应≥0.025%。5.3地下室外墙施工缝防水做法外墙施工缝留置于距基础顶面300mm处。防水构造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具体构造见下图:46施工工艺及要求6.1混凝土的制备混凝土的制备质量与匀速连续的供应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关键,为此由河南一建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混凝土,搅拌站要求其计量、搅拌等系统均由微机控制,工艺先进,搅拌效率高,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匀质。搅拌站原材料及配合比控制先进,是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关键因数;运输上要保障有足够的车辆,交通要保证,确保混凝土的运输畅通无阻;输送泵应具备相应的泵送能力,不能因泵送能力不够而滞留罐车。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在浇筑一个月前,由项目部根据施工计划向商品混凝土供应中心提供原材料及配合比,浇筑混凝土前下达混凝土浇筑联系单。我项目实验员现场监控,确保按配比施工。6.2混凝土的运输底板混凝土的运输主要分为地面运输和施工平面就位,为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离析现象,保证按规定的坍落度和混凝土初凝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浇筑和振捣,具体方案如下:地面运输:采用搅拌运输车,在混凝土供应中心装入混凝土后,运输过程中,利用搅拌筒内的两条螺旋叶片对混凝土进行慢速转动拌合,以防止混凝土离析。到达施工现场时搅拌筒反转,可迅速卸出混凝土。施工平面内运输:底板采用送泵和汽车泵作为混凝土输送动力,由泵管输送至浇筑部位,随后进行机械振捣施工。混凝土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从搅拌结束到入泵时间不宜超过90min,5如发生运输时间过长而发生坍落度损失过大时,应采用相应措施处理(如追加外加剂)。6.3混凝土浇筑方案6.3.1本工程A座楼基础筏板厚度为1400㎜,C座楼基础筏板①~○22厚度为1400㎜,○22~○45筏板厚度为1200mm。A座楼混凝土方量分别为1420m3,C座楼混凝土方量为1100m3;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合现场情况混凝土施工,以后浇带每栋楼划分为二个施工段。为防止冷缝出现,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时采取斜面分层、依次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使每次叠合层面的浇注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求施工队做好准备,结合现场具体浇筑实际情况调动,要求一定确保每一下料口混凝土能很好地覆盖上层已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形成冷缝。电梯基坑及集水坑处的混凝土先浇筑至电梯井及集水井底部,待混凝土初凝前,再浇筑上部的混凝土。66.3.2浇筑总体要求底板混凝土采用“平面分条、分段、斜面分层、连续推进、自然流淌、一次到顶”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每个泵负责一定宽度范围的浇筑带,各泵浇筑带前后略有错位,形成阶段式分层退打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简化混凝土泌水处理,确保上下层结合良好。6.3.3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振捣采用振动棒及平板振动器相结合的办法,混凝土表面在钢筋下时采用振动棒振捣,混凝土面在钢筋以上时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机械振捣棒振捣时,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采用并列式和交错式均可;插点间距为300~400mm,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30秒,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混凝土须在浇筑20~3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复振。振点布点要均匀,以防止过振和漏振,振捣要密实,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冒气泡为准,振动棒要快插慢拔,以300mm间距为宜。振捣器插入下一层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紧密。7混凝土浇筑后在初凝前要进行一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细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对钢筋的握裹力,以增强混凝土密实度、强度及抗裂性。混凝土振捣时在止水钢板两侧等特殊部位均要细致捣实,但不得过振。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斜坡度,坡度1:6,其流淌距离为16m,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cm,每2小时覆盖一次,在每条浇筑带前、中、后至少布置2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第二道设置在坡脚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由上下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的密实。振捣手振捣方向:下层垂直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振捣自上而下,严格控制振捣棒的移动距离、插入深度、振捣时间、避免各浇筑带交接处的漏振。具体混凝土振捣方法如图:86.4混凝土的泌水和表面处理6.4.1混凝土泌水的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采用大流动性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一般为3~4h),经过振捣后上涌的泌水和浮浆易顺着混凝土坡面流到坑底。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泌水现象尤为严重,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顶端模板时,应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从顶端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另外有意识地加强两侧模板外的混凝土浇筑强度,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小水潭,然后用软轴泵及时将泌水排除。6.4.2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大体积混凝土(尤其采用泵送混凝土工艺),其表面水泥浆较厚,不仅会引起混凝土的表面收缩开裂,而且会影响混凝土的表面强度。因此,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进行表面处理。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4~5h左右,先初步按设计标高用长刮杠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光压实,再用磨光机进行二次收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二层草栅、棉毡充分浇水湿润养护。6.5混凝土养护6.5.1养护时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以覆盖和浇水。该工程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6.5.2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采用外蓄内散综合养护措施,限制表层混凝土热量的散失。将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施工期间的气温,计算确定混凝土的保温层,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5度,采用塑料布间隔毡布的保温层,形成多层空气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随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及时封上塑料膜作为密封层,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使之表面湿润,然后铺上二层草袋或棉毡。在9混凝土降温过程中,有控制地加强保温层,控制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塑料布间要搭接严密,不得有裸露部位,封住水分,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草袋或棉毡要迭缝,骑马铺放。6.6试块留置底板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材料种类多,试块留置必须做到: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试块除满足现行规范外,要留置28d标准养护试块及同条件试块。同时应按规范要求留设混凝土抗渗试块。各部位试块要做明显标识,分别堆放。混凝土试块成型必须用振动台成型,取样严格按规范执行。6.6.1混凝土抗渗试块A、取样要求: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连续浇筑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块,每增加500m3应增留一组,不足500m3留一组,且每项工程不少于两组;B、取样计划:见下表部位混凝土抗渗等级留设组数浇筑数量A座楼伐板C35P63组1420m3C座楼伐板C35P63组1100m36.6.2混凝土抗压试块A、取样要求: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
本文标题:大体积浇筑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