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研究报告主持人铁岭县新台子镇中心小学张素明程丹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之一,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我们新台子镇中心小学作为子课题实验校在总课题组的指引下承担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实验工作具体由张素明、程丹凤两位校级教学领导主持,同时由程丹凤具体执行,由中心校的部分班主任教师进行实验,实验的起止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自2012年立项以来,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潜心研究,积极探索,反复实践,到目前基本上完成了实验探究任务,实现了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构建了“两导两学两练”的教学模式,为促进实验研究的深化,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进一步优化,现将实验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校加强和重视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数学课程改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证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当代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所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但在教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有些合作甚至是一种赶“潮流”的合作,其实质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正是在对当前这种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中不断探索出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学生由学会数学发展成为会学数学,会用数学的目的。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考1、概念的界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借助小组的基本形式,通过小组同学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已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为标准,以小组总体学习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其中“小组”指的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且相对长时间稳定的小组;其中“学习”指的是小组内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式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2.研究的实践意义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21世纪,合作意识更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发展的途径,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新台子镇中心小学是辽北一所农村镇级学校。教师平均年龄47岁,多年来分配的新教师寥寥无几,只能依靠老教师从事课改工作,他们因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尽管课改已进行了十年,他们的课堂教学本质几乎还在老路上徘徊,没有明显的改进和变化。即使是新分配的年轻教师也并没有真正按照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只是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或只停留在公开课和评优课上,没有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上数学学习的主人。这种现状极大地遏制了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遏制了小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在实验中,更新观念,研究和探索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的策略,借助小组学习的平台,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小组学习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充分体现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3、研究的理论依据:①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全面教育。它呼唤人才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两种最基本的素质。小组学习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②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段话充分强调教师要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的学习舞台,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展示自我,实现自我。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④依据合作学习理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同学之间可互爱互助,互教互学,使学生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一)通过实验研究,构建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实效性的方法和策略。(二)通过实验与研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让学生对小组学习产生兴趣,掌握方法,形成习惯和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真正形成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逐步达到会读书、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会归纳、会运用知识。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自主探索、相互合作落实四基目标。(三)通过实验与研究,推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科研兴教和科研兴校的目的。四、课题研究的假说基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和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果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就一定能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上数学学习的主人。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小组学习的作用和价值?2.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建立学习小组?建立起的学习小组应持续多长时间?3.学习小组中的成员应该如何围绕数学问题进行小组学习?学生在学习小组应该掌握哪些学习方式?4.如何激发和保护学生小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5.小组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6.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合小学生小组学习?7.实施有效的小组学习应该有哪些方法和途径?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即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研究本课题,同时辅以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对比实验研究。(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测试来调查了解实验情况。(3)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间开展课例研讨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4)对比研究法。对研究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归纳、总结,揭示经验的实质。七、课题研究的措施:(1)建立完整课题组,强化实验管理与指导,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2)建立规章制度。实验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实验交流例会制度,实验资料管理制度,实验过程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3)加强实验教师培训。调查了解各实验教师的专业水平,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4)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课例评比活动等。(5)科学收集实验过程资料,规范课题研究工作。实验过程中勤收集,勤积累、勤整理各种资料,按要求进行分类,使之系统化。八、课题研究的原则:(一)循序渐进原则。小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小组学习的热情、习惯、能力都需要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耐心地培养和提高,急于求成不可能。(二)实事求是原则。不是所有数学内容、所有数学问题都适合小组学习,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分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适合小组学习,才能安排小组学习。通常是将有一定容量和一定难度的,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已有经验能够完成的数学问题,才能安排小组学习。(三)整体性原则。数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学习资源和中介媒体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完整的数学课堂模式应该是学生学习模式与教师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创设生动的数学教学情景,并进行有机协调、组织和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展有目的的小组学习活动。(四)多元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是多元的、立体的,教师的引导也不是单一的、单向的,而是综合和立体的,因此,应重视学生合作中的教师反思、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五)发展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展,不在于给学生下结论、分等级,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从发展性角度来评判学生的参与程度、取得的进步和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六)动态性原则。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身心变化也是动态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动态的,因此,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与地位也应该是动态的,并不是固定的,而且,小组分法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组合,这样,更有利于每个学生与不同思维的学生进行交流,获取新的信息,更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使其各尽所能。(七)过程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要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因此,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状况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针对他们所获得的结论,否则,容易使合作学习形式化、表面化。(八)奖励性原则。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应采取小组奖励原则,目的在于调动小组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九、课题研究的实验因子(一)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的预设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提供素材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汇报生成数学新知精设练习深化学生认知反思总结畅谈学习收获布置作业课内延至课外(二)小组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的预设1.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①将同班的学生按异质分组的原则,把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四名同学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随时讨论。②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及时对小组长提出要求,提高其组织、领导能力。③确定记录员。记录员可由教师直接认定,也可由小组成员推荐产生。记录员的职责是:仔细倾听小组成员在汇报学习情况时讲述的每一项成果,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快速简要的记录下来。如果没记清楚,可以要求小组成员再复述一遍。总之,记录员要把小组成员研究探索出来的所有成果统统记录下来。不能有遗漏。④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创新者,特别关注学困生,要克服自卑心理,认真研究,大胆发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⑤确定汇报员和补充汇报员。该角色同样可由教师直接认定,也可由小组成员推荐产生。汇报员的职责是:把小组成员研究出来的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员也可由记录员兼任,因为记录员在做记录时已经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全组的学习情况),补充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汇报员没有汇报全面的地方补充上去。汇报员没有汇报全面的地方,可能由补充汇报员发现,也可能由组内其他同学发现后提供给补充汇报员。⑥协调组与组之间的关系,小组之间要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小组学生之间应该是一切竞赛结束,胜利者和失败者互相握手或鼓励。并不因竞争造成矛盾和“敌对”,要重视小组之间的团结和友谊。2.重视小组学习中的自主学习。无论什么方式的学习,都必须以学生扎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在自主学习3——5分钟之后,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中提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然后进行探究学习。3.重视小组学习中的探究学习。探究式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探讨、探索、研究性学习。在小学阶段,探究性学习主要指以问题为前提,学生围绕问题,按照一定的方法研究探索,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启发下,实现问题解决。值得提出的是对小学生来讲,探究性学习是相对的,小学生的探究学习必须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进行。指导小学生探究学习的主要做法是:①激发探究的兴趣。兴趣是探究的起点,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6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