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小学毕业生适应性训练的实验研究
小学毕业生适应性训练的实验研究杭州市青蓝小学孙士芬陶林摘要:小学生在学习要求、学习能力、心理状况等方面都与中学生有很大差异,进入中学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应新学校、新环境、新学习的过程。有人把这个过程叫做“第二次心理断乳”,更有人把它叫做“阵疼”。适应能力强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就能重新在新的环境里如鱼得水,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可能一个学期都跟不上初中学习生活的节奏,甚至产生大量的学习、心理问题。我校对六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和心理适应性的前测,然后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班,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干预,通过心理辅导、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班级管理、行为训练来改善学生的适应性。在实验后期对学生进行适应性的后测,得出以下结论:①我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略高于全国理论水平。②通过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③通过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④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关键词:小学毕业生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一、问题提出。小学生在学习要求、学习能力、心理状况等方面都与中学生有很大差异,进入中学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适应新学校、新环境、新学习的过程。有人把这个过程叫做“第二次心理断乳”,更有人把它叫做“阵疼”。适应能力强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就能重新在新的环境里如鱼得水,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可能一个学期都跟不上初中学习生活的节奏,甚至产生大量的学习、心理问题。如何帮助六年级学生提高适应能力,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外研究显示,约有22%的学生具有中等的情绪缺陷。我国台湾王种和的研究表明,有20-42%的小学生略有不适应,有7—12%的学生极度不适应。我国陈家麟等对1000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表明,有16.53%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内对各地区和各年级的小学进行学习适应的调查发现,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学习适应性不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对北京700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适应性调查,结果发现,居然有30%的孩子不能达到标准,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能适应社会。分析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家庭或者学校教育忽视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家长更多地介入了孩子的生活。[①]1997年9月《钱江晚报》曾报道一位绍兴籍女生在历尽千辛万苦考上云南的某一重点大学后,由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主动要求退学。这一报道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反响,许多家长给报社去电、去信,反映自己的子女身上存在的类似问题。又如,两年前,《楚天都市报》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武汉某大学二年级女生与男友在武昌司门口分手后却不知怎样返校,大哭不止,引来众人围观。这些真实的故事,体现了教育存在着某种偏差。在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同社会不合拍的问题决非个别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已刻不容缓。现实和未来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教育能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认识自我,开发潜能,合理归因,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主动地、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自理能力,平时父母的过分呵护、照顾,形成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极强的依赖性。对于即将升入中学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是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它不仅决定学生是否能很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着今后人生的发展。很多学生由于不能很快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环境,导致厌学、考试焦虑、恐惧、忧郁等。一位到杭州市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要求咨询的家长说,她的女儿在小学成绩尚可,进行初中后不能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结果成绩下降,又遭到教师的当众批评,结果为了逃避上学,就躲到家里的衣橱里。还有的家长反映,儿子进入初中一个多学期了,回家作业总是很难完成,家长批评了他几句后,他就拿起书和作业全部撕掉,说再也不要读书了,要去打工。进入初中,学校、老师、家长都过急过快地提出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这会造成新生们情绪上的混乱,他们很难能安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保住前几名的压力,成绩差的学生有学习落后的压力,由于精神压力大而休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由此,搞好中小教育上的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学生———21世纪的接班人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社会,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上责无旁贷。(一)小学六年学生级升初中后的不适应表现我们连续两年对我校小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他们的学习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容易产生不适应初中生活的表现,这种不适应性表现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环境有关的不适应。(1)生活习惯的变化引起的不适应。从小学升入初中,离开了原来熟悉的校园、集体,来到了陌生的校园、集体,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同学。而且进入中学后作息时间与小学有了很大的不同,节奏明显加快,导致很多学生不能适应。(2)对课程的不适应。功课从“寥寥无几”到“五花八门”。儿童进入中学后,增加了多门从未学过的课程,也增加很多授课的教师,每门功课都有作业,让学生应接不暇,不知从何下手。(3)对学习活动的不适应。在小学学习的课程少和任课教师的接触频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都不强,升入初中后,要求提高了,这时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过来。(4)对活动内容变化的适应。到了中学,上课时间长,学习任务繁重,用于作业的时间增多,活动时间相应减少而造成不适应。2、与人际交往有关的不适应。(1)对教师的不适应。形象的说这种变化是从“里里外外”一把抓到“无事不登三宝殿”。小学班主任一天到晚和他们在一起,老师不仅管课内,也管课外,不仅管学习,也管生活,一步步都是教师搀着走。而中学,班主任很少具体指导学生,许多事都是布置给班委会,让班委会同学率领大家完成,科任老师深居办公室,除解答作业外,也很少去教室。(2)对新同学的不适应。近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在单一的学校教育和溺爱的家庭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的社交能力,这就难免在新的集体中与同学发生磨擦、碰撞。3、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有的学生在小学时学习出类拔萃,事事出头露面,受教师青睐,是同学赞美的佼佼者。到了中学,群英荟萃,使许多学生由过去的“中心位置”转变为“普通位置”。这种地位的落差,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反差,容易产生失落感。(二)不适应造成的心理误区。我校的跟踪调查显示(调查表见附近件9),小学生升入初中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适应不良,产生心理障碍,他们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孤独与抑郁。由于对新环境不接受,或是原来对新环境期望值过高,现实不如人意;或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不能建立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或是生活中受到重大挫折,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都会使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抑郁。2、失落与沮丧。由于一些学生对学习、生活所定的目标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现实情况相距甚远,或是前进路上遭受意外的打击与失败,因此情绪一落千丈,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这种情绪只能挫伤自己继续努力的信心。3、自卑与退缩。由于对自己估计过低,夸大了自身弱点,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是过于自尊,在某一次行为中遭到一点挫伤,比如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能力不如别人等,就自愧无能,自叹弗如,在现实环境中胆怯畏惧、踟蹰不前。4、恐惧与逃避。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做事前思后想,忧心重重,从不敢给自己提出高一些的目标,从不敢越常规一步,躲避一切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的事情,永远地选择“安宁”、“稳定”。5、浮躁与烦恼。由于学习习惯不良,眼高手低,个人实力不济等原因,导致自己浮躁与烦恼。长期在这种状态下生活,内心和和谐和宁静常常被打破,甚至出现情绪的紊乱状态。6、紧张与焦虑。或是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到了新的生活环境,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或是由于担心成绩不如别人而被人见笑,心理不能放松,时时处于紧张、焦虑之中。高度的紧张焦虑,使得他们精力不能集中,甚至常常失眠和头痛。愤怒与冲动。由于中学生情绪不稳定,年轻好胜,在某种情境下,碰到不顺心的事就容易勃然大怒,甚至拳脚相加。二、研究设计(一)适应性的概念阐释。适应,这一概念原本是指生物在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成员,因此,人的适应主要指社会的适应,就是指个体在自身努力或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符合社会生活条件和满足个体需求的某种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②]在心理学上一般是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这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它包含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个体、环境、改变。[③]适应性。据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百科全书》解释,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的实现相应地变化的能力。”[④]也有人认为,“适应性也就是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⑤]“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⑥]。还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适应性是“个体为完成某种社会生活适应过程,形成相应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能力”。[⑦]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兴起和深入,国内学者开始倾向于把心理适应性作为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将其视为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维度。于是,研究者们对适应性的解释越来越具科学性和操作性。张大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由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基本维度构成。认知维度是心理素质的最基本成分,个性是具有动力和调节功能的成分,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和个性因素在个体的适应——发展——创新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中必要的心理因素之一。[⑧]综合上述观点,国内学者基本上倾向于把适应性看成是个体表现在为得到自身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某种身心活动或学习活动中较为稳定的能力特征。学习适应性,是指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即学习的适应能力。[⑨]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好,学习方法科学,能提高学业成绩;相反,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则会导致学业不良,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才。社会适应,有两个含义,首先,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因为对单个个人来说,他能直接支配、控制的只是自己的行为。如果他想要环境条件发生有利于自己的改变,他也只能通过支配自己做或不做某些事情来间接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主要只能依靠自己来适应环境。其次,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种状态,即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观察人的一生,便会发现,这种适应状态总是暂时的,社会适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社会适应性,是指人对社会环境与社会的各种变革,包括各种观念的变化、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如何使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能融合到社会的变革中,使自己的思想、心理、行为符合社会的共同规范,与社会的需要相合拍,使个体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与统一。[⑩]美国心理学家Buss在1989年提出:大五人格理论(BigFiveModelofPersonality)中的因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维度,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结构必须与环境相适应,作为生活在群体中的人类必须相互合作,个体必须面对和适应其生存的环境。近十年来,人格的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Model,简称FFM)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本文标题:小学毕业生适应性训练的实验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6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