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大地构造学主要内容1111doc
大地构造学研究主要内容(板块与槽台)1.简述全球现代洋中脊系统的分布特征。大洋中脊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的分布各有特点,太平洋内,它的主体偏居大洋东南部,两坡平缓,相对高度较小,常称为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内,海陵纵贯大洋中部,与大西洋两岸轮廓平行,也是S形弯曲,其两坡较陡,故称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也大体位于大洋中部,整个洋中脊形状歧分三支,成为倒置的Y形。三大洋中脊的南端相会串联,北端则伸进岛屿或大陆。东太平洋海隆南部向西南绕行,至澳大利亚以南与印度洋中脊的东南支相接;印度洋中脊的西南支绕行于非洲以南与大西洋中脊南端相接。至于北端,东太平洋海隆向北伸进加利福利亚湾,潜没于北美洲大陆西部之下。印度洋中脊北支展入亚丁湾,红海,并与东非大裂谷相接。大西洋中脊则向北穿过冰岛,延入北冰洋,并在勒拿河河口附近伸向西伯利亚。2.简述被动大陆边缘的地质特征。形态与结构特征:①盆坳槽内堆积了7-12公里厚的大致水平状的侏罗系至第三系海相沉积,总体上呈一向海加厚,侧向加积的沉积楔状体。②重震联合反演表明,地壳厚度在大陆边缘有急剧变化,总体可分三段,巨厚的楔状体就叠置在过渡性地壳上面。③被动大陆边缘沉积记录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中间由不整合隔开。下部称为裂陷系,多位于半地堑盆地,代表地壳遭受拉伸、减薄裂陷,但岩石圈尚未断离阶段的产物。④剖面上,上部称移离系,代表新的洋壳在海底扩展中心出现以后岩石圈侧向移离过程的产物,中间的不整合称为破裂不整合,其年代代表两侧大陆开始移离的时间。沉积特征:剖面上,一个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记录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中间由不整合隔开,下部称裂谷系沉积物,是岩石圈尚未断裂阶段的产物,主要有湖相沉积,砂岩为主的粗碎屑岩沉积或红层,还有玄武质火山岩夹层(代表大陆裂谷环境):上部移离系,代表新的大洋壳出现,岩石圈侧向移离过程中沉积的产物,可出现黑色页岩,蒸发岩等闭塞海湾相沉积(代表红海环境),再向上过度为陆架-陆坡-陆基沉积相组合,包括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和成熟型浊流沉积等。3.简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证据。①大陆边界拼合:魏格纳作为气象学家周游世界,注意到大西洋两岸岸线的相似形状,这是大陆漂移最初的证据。②古生物证据:古生物学认为陆相生物种类的迁移受海洋的限制,只能在相连的大陆上分布,但有些古生物却出现在被大洋分割的大陆上,如中龙(小型淡水爬行类)在巴西和南非的石炭,二叠系中都存在,间隔大西洋。又如舌羊齿植物化石在澳大利亚,印度,南美,非洲及南极洲晚古生代地层中都有分布,它们间都有大洋分隔。③地层,岩石,构造方面的证据:研究发现,大西洋两岸南美洲与非洲,北美洲与欧洲之间在三叠纪以前的对应地层层序的岩性,地层褶皱的轴向,不整合界线等都能十分完好的连接,表明那时它们为统一大陆,而不存在大西洋。④古冰川和古气侯方面的证据:魏格纳是气象学家,对古气候作用更敏感,他发现石炭-二叠纪时在南美洲东南部,非洲中南部,印度和澳大利亚南部,及南极洲,都广泛分布着冰川作用,为大陆冰川遗迹。这些地区现多远离极地,表明它们曾共同处于南极附近,后来分裂漂移到现今位置。4.简述二战后海洋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20世纪50年代海洋地质调查取得的成果主要有:①对海底地形的认识,深海探测发现海底地形可分为大陆坡,深海平原,洋脊,海沟,火山岛屿等,与过去以为海底为平坦单调的地形完全不同。②对洋壳结构的认识,发现洋壳由玄武岩组成,其厚度比陆壳小得多,发现洋底沉积层很薄,厚仅几百米,发现洋壳的年令比大陆要年青的多,最老不超过2亿年。③对大洋中脊物理特征的认识,发现了沿大洋脊分布的地震带和高热流带。5.简述按板块边界环境划分的大地构造类型(12种)。大地构造环境的基本类型大地构造单元板块边界环境板块内部环境分离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剪切型边界大陆大陆裂谷大陆-大陆碰撞带陆上转换断层大陆地台大陆边缘新生大陆边缘安第斯型大陆边缘,陆缘岛弧系转换断层型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洋底大洋中脊洋内岛弧系洋底转换断层大洋地台6.简述古地磁测量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欧洲和美洲大陆的磁极移曲线的测量(1957年)•结果发现两个大陆的磁极移曲线不相重合,表明两个大陆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这就是大陆漂移。7.简述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和内容。①由洋脊,海沟和转换断层包围的岩石圈是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称之为板块,板块运动的底界是软流圈(板块模式图)。在洋脊的扩张产生新的板块,在海沟的俯冲则是板块消亡的位置,转换断层是板块侧边的运动方式,不发生板块的增减。②板块是刚性的,它可以生成和消亡,但不会变形,板块的运动主要集中在边界上,而板块边界一般不是洋陆边界。③板块在地球表面的运动是一种球面运动,符合球面几何学规则(欧律图,可以确定一根旋转轴,岩石圈板块围绕这根轴转动,使板块的运动具有统一的规则,如一个运动板块的转换断层必定是平行纬线(相对旋转轴)运动的,板块运动的速度是靠向两极速度小,靠向赤道速度大,这个速度就是洋脊扩张的速度,可由地磁条带的宽度表现出来。但这不是说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都互相平行。④岩石圈板块运动来自地球内部,最可能的一种机制是地幔对流。8.简述大陆裂谷的发展演化过程。(张晓晨)a、穹形隆起阶段,由于地幔隆升使地壳发展成穹隆构造,相对高度1-2km,穹隆变形产生张裂隙,发展为正断层,同时突起的穹隆受到剥蚀,可出露深部老地层,并加强地幔的隆升。b、断裂下陷阶段,穹隆顶部正断层发展使发生陷落,形成地堑系,多个穹隆地堑系连接形成裂谷带,裂陷中心相对侧边隆升谷肩高差达5km,地堑系宽30-100km,平均宽60km,与地壳厚度相当。谷肩为分水岭,遭剥蚀后向裂谷内外搬运,裂谷内沉积有时不能补偿沉降速度而形成深水湖泊,为湖泊阶段。c、陆间裂谷阶段,裂谷拉张使大陆完全分离,地幔物质涌出形成洋壳,两侧陆壳拉张减薄为过渡型陆壳,这时洋脊已形成作为新生板块界线,但尚未形成完整大洋,海盆狭窄,海底多为陆壳,是向大洋裂谷的过渡期。9.简述地壳的类型。依据地壳厚度、结构和组成的差异,大致分为两大类型: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地壳的基本特征:①厚度一般为30-50公里,海拨越高,褶皱带越年轻,厚度越大,镜像关系。大洋地壳的基本特征:①厚度较薄,仅5-15公里,平均约7公里。②沉积层之下直接为硅镁层,缺失硅铝层。③依据地震波速,通常可分三层。10.简述什么是地壳均衡说。地壳均衡说(Isostasy)是按照阿基米德原理(轻物质漂浮于液态重物质之上,力求达到均衡的现象),用以解释地壳运动原因的一种假说。1855年,普拉德和艾利同样主张地球的固体地壳漂浮平衡于液态底层之上,但前者认为固体地壳各处密度不同,如隆起的山脉部分密度小、下陷的海盆部分密度大,地形起伏不平,但它和液态底层的界面——均衡补偿面是水平的;后者认为固体地壳各处密度相同,地壳增厚的地区、如山脉与地壳变薄的地区、如海盆,不仅表现于其上界的高低起伏,下界呈镜象反映(山脉越高、山根越深),而且其界面是起伏不平的。1889年,道顿以某一地区的地壳因剥蚀而负荷减轻,另一地区的地壳因沉积而负荷加重,均衡遭到破坏,使负荷减轻的地区上升,负荷加重的地区下降,以求得到的地壳平衡,以此解释地壳升降运动的原因。现代重力测量和地震研究资料表明普拉德和艾利的假设各有可取之处,二者结合可对岩石圈的平衡作出解释,而若按本假说来解释地壳运动的起因很难置信,因为它所表述的升降运动的机制是不可逆的,更无法来解释地壳的水平运动,因而未被广泛接受。11.简述板块边界类型。板块边界分为三类,即洋脊,俯冲带,转换断层1.洋脊的特征:研究发现,洋脊的地形形态与洋脊扩张速率有关,扩张速度慢形成中央裂谷,随扩张速度增快,裂谷被填平,并可继续隆起。但统计表明,全球慢速扩张裂谷所占比例最大,所以中央裂谷带分布普遍,中央隆起带分布较少。2.俯冲带的特征:俯冲带又称消减带,与洋脊生成新的洋壳相反,俯冲带是洋壳板块消亡的地方,这里是两个板块发生汇聚作用,是挤压带,在争夺空间时必有一个板块插入深部。3.转换断层的特征:转换断层最初发现于洋脊带中,连接两段洋脊,称之为洋脊-洋脊型转换断层,后来将此概念推广到与海沟连接的转换断层在所有类型中。12.环太平洋构造带表现有哪些重要的地质特征。环太平洋边缘分布的强烈活动的构造系统,是全球三个超巨型活动构造系之一。它与最新的造山带、强震带和近代火山带、地热和地球物理异常带、温泉带相一致。该活动构造系从大洋至大陆,主要由环太平洋深海沟带、岛弧带、弧后盆地等组成。其分布地区从印度尼西亚,经菲律宾群岛、东亚岛弧、阿留申群岛、北美和南美西海岸,直至南极洲的北岸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南起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转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向西南延续的是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全长4万余公里,呈一向南开口的环形构造系。环太平洋火山带也称环太平洋火环,有活火山512座。13.何谓主动大陆边缘?简述其主要地质特征。活动大陆边缘——又称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是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从洋到陆,活动陆缘包括海沟、弧沟间隙(非火山外弧和弧前盆地)、火山弧和弧后盆地等构造单元。14.何谓板块碰撞,它包括哪三种类型?概念:两板块相向运动发生俯冲消减,当其间洋壳全部损耗之后,陆壳因浮力不能下潜而导致碰撞。弧-弧碰撞弧-陆碰撞陆-陆碰撞15.何谓蛇绿岩套,它为何被视为古大洋的残余?蛇绿岩套——地缝合线出现的一套特有岩石。具有的层序:自下而上,超基性岩、基性深成岩(辉长岩)、枕状基性熔岩(玄武岩)、深海沉积岩(含放射虫硅质岩或大理岩等),其中超基性和基性岩多已变为含绿泥石、蛇纹石等绿色岩石,故名之为蛇绿岩套。成因:岩浆物质顺切穿岩石圈的深断裂从地幔涌上来而形成。蛇绿岩套形成于洋中脊、边缘海等海底扩张环境。在海洋关闭、大陆碰撞过程中,推覆到大陆板块之上,卷入到褶皱带中。标志着洋盆的消亡,是鉴别古俯冲带、缝合线的标志之一。世界上许多造山带都发现有蛇绿岩套。16.何谓双变质带?简述其特征和成因。双变质带又称成对变质带,在板块消减的情况下,洋壳插入的俯冲侧会产生高压、低温变质作用,形成蓝闪石等高压变质矿物组合;而在火山弧生成的仰冲部位会产生高温、低压变质作用,形成红柱石等低压变质矿物组合;两者之间通常被一条完全未变质的岩带分开。因此,根据变质时代相同或相近、而又大致平行分布的成对变质带,可以确定汇聚板块边界及其消减作用的极性。17.何谓混杂堆积,其主要特征包括哪些?混杂堆积亦称混杂岩,混杂岩主要是在板块俯冲和碰撞过程中,不同地点、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所形成的复杂混合体,大多出现在显生宙的造山带中。所以,混杂岩是鉴别古俯冲带或地缝合带的重要标志。18.A型俯冲和B型俯冲的概念及区别?概念:一个岩石圈板块的全部或一部分潜入相邻的另一个岩石圈板块之下。A型俯冲: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向另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作用。B型俯冲:大洋岩石圈板块向大陆岩石圈板块或另一个大洋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消减作用。19.原地弧的特征、发展及与边缘弧的区别。在洋内弧演化系列中,随着俯冲作用的深入,俯冲侧出现海底火山活动,初始阶段以拉斑玄武岩为主。由于火山岩的堆积及上翘抬升,海底火山露出水面,并逐渐发育起弧沟间隙,海沟坡折等构造单元。这种岛弧位于原始俯冲带上,相对于弧后地区并未发生过位移,故称为原地弧。原地弧将一部分洋盆圈围于弧后,成为残留性弧后盆地。若原地弧在俯冲作用下发生分裂,原地弧的一部分向洋侧飘移,演化为漂移弧。原地弧,边缘弧的弧后单元偏于洋壳性质,但是边缘弧后方弧后盆地的生成早期伴随着陆缘破裂和陆壳拉张,这种弧后盆地往往还隐伏着拉薄的地壳,原地弧后方弧后盆地则很少有这种特点;就年代来说,离裂出来的边缘弧与伴生的弧后盆地同时形成,原地弧比伴随的弧后盆地年轻。20.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主要区别。①横断层将洋脊及磁异常条带错开,但被错开的洋脊在断层两侧的错距并不变化,既不增大,也不减小,而平移断
本文标题:大地构造学主要内容111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6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