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期末参考概念题:11、主动大陆边缘12、被动大陆边缘19、B俯冲26、多旋回构造学43、坳拉槽62、地幔柱67、热隆作用73、优地槽“手风琴”式运动:岩石圈屈服应力场艾里重力均衡第四章盆地109、沉积盆地:指地壳在某一地质时期内,曾经稳定下沉,接受了巨厚沉积的洼陷区域。120、地貌盆地:是指被天然高地围绕的一块低地大陆地貌盆地可以是较小的山间平原或横贯大陆的河谷等;水下的地貌盆地可以从小型的冰碛湖到大型的大洋盆地。121、构造盆地:亦称沉积后盆地,其中岩相带的走向与古水流的方向、盆地的现存构造无关,说明形成盆地的沉降运动发生在变形岩层沉积之后。造山带138、弧造山带139、增生型造山带140、碰撞造山带第五章地球动力学120、大洋海台模式121、“浮力反差”模式127、行星幔柱构造第七章岩石大地构造137、岩石探针139、岩浆系列的成分极性145、混杂堆积147、TTG组合147、“年代-构造-岩相”学派148、线性构造学派149、全球板块构造成矿学派判断题:第一章圈层构造位1、圈层耦合就是各个地球构造圈之间相互咬合,没有相对运动()2、圈层解耦就是各个地球构造圈之间相互咬合,没有相对运动()3、大西洋属于汇聚大陆边缘。()4、大陆裂谷最终可以发展为大洋中脊。()5、南极洲为板块离散中心()6、北极为汇聚中心()第二章学科史及主要学派4、地壳上强烈的活动地区为地槽区;()5、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为地台区;()6、地槽区以水平层理为主要形式;()7、威尔逊被称为“大地构造之父”。()8、地台是由基底和盖层组成。()9、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理论中,只有晚石炭纪出现联合古陆这一说法是正确的。()10、海地扩张学说有效地解释了大陆漂移动力源的问题。()11、地质学基本原理是将今论古。()12、地台具有双层结构。()13、地轴为凹陷下去的地区。()14、地轴为稳定的构造单元。()15、克拉通是活动的构造单元。()16、史蒂勒(H.Stille)提出的的单旋回学说。()17、维理士(B.Willis)提出“弧形构造”。()18、“镶嵌的地壳”作者是陈国达。()19、蛇行波是地洼学说中提出的概念。()20、蚕行波是一种疏密波。()21、蠕行(疏密)波是一种地体水平摆动的波。()22、《地槽的迁移》《颤动说对脉动说》,较早的把西方地槽学说理论传入到中国,脉动理论传入了中国的是维理士。()23、中国现代地质事业开创于1912年,四大奠基人:章鸿钊,王宠佑,翁文灏,李四光。24、《古矿录》等着作,开中国地质科学史研究之先河的是章鸿钊。()第三章岩石圈1、地壳的屈服应力场是以石英为代表的流变学行为决定的。()2、上地幔的屈服应力场是以橄榄石为代表的流变学行为。()3、岩石圈的弹性厚度大于力学厚度。()简答论述:五大学派(1)岩石圈是否存在内部解耦?(2)简要回答威尔逊旋回的主要阶段、各阶段主要代表地点。(3)多旋回学学说-要点总结(4)地槽迁移规律(5)我国常见的扭动构造体系(6)历史研究法、建造分析法、力学分析法及其构造学派的倾向(7)地槽、地台、地洼不同地壳基本构造单元的构造区结构;(8)槽-台-洼系统对地壳演化规律认识的差异;(9)简要说明岩石圈屈服应力场(弹性核)的原理及作用(10)岩石圈常用的参数模型有哪些?(11)岩石圈常用的参数模型有哪些?各类各类结构之间的联系如何?(+弹性核)(12)什么是TTG组合?它有什么构造地质学意义?(13)陆壳质量是如何增长的?(14)俯冲带之初始成因有四种学说,分别是:负浮力-自支撑模式,先存脆弱带模式,“浮力反差”模式(大洋海台)模式,浮力地幔柱诱发。(15)试按举例说明行星发生发展衰亡过程中的主要控制构造及其演化顺序。(16)地幔柱—对流—底辟三者关系,推动板块运动原理和煮开水的相似性(17)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是什么?(18)行星演化序列是什么?地球主要行星各处于哪个阶段?(19)试说明弧造山、增生造山、碰撞造山三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他们有什么联系?(20)碰撞造山带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及各有什么特征?(21)引起陆内造山作用的主要动力学过程有哪些?图形题:绘图分析描述1、图示说明岩石圈弹性核的确定依据。2、图示说明岩石圈的地壳Ariy重力均衡原理。适用条件多旋回,断块学说专业词汇题:第一章绪论构造运动tectogenesis)构造组合Tectonicassociation《Earth-ScienceReviews》--地球科学评论《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JournalofStructuralGeology》---构造地质(偏小构造)《JournalofGeodynamics》---地球动力学《PhysicsoftheEarthandPlanetaryInteriors》---地球与行星内部物理学《Tectonics》---大地构造学第二章圈层和构造位置软流圈(Asthenosphere板舌Slab地幔柱(MantlePlume)地幔风Mantlewind地幔柱构造学说(PlumeTectonics)大火成岩省(LargeIgneousProvincesConvergentboundary分离型(张性)板块边界(divergentboundary)敛合边界(会聚边界)缝合带(suturezone)碰撞带(collisionzone主动陆缘Activecontinentalmargin被动陆缘Passivecontinentalmargin第三章学说史地台platform克拉通craton造山运动orogeny岩石圈断块Lithosphericfaultblock地壳断块Crustalfaultblock基底断块Foundationalfaultblock盖层断块Superficialfaultblock第四章岩石圈岩石圈Lithosphere第五章盆地伸展盆地(ExtensionalBasin)陆内宽裂陷盆地(terrestrialwideriftbasin)陆内窄裂陷盆地(terristrialnarrowriftbasin)“裂谷”(riftvalley)“裂陷作用”rifting主动裂陷作用(activerifting)被动裂陷作用(passiverifting)拉分盆地(pull-apartbasin)2、转换伸展盆地(transtensionalbasin)3、转换挤压盆地(transpressionalbasin)第六章造山带盆山体系(basin-mountainsystem)或称盆山系统盆山耦合作用(basin-mountaincoupling)造山带楔进作用(wedging)造山带滑脱作用(detachment)
本文标题:大地构造期末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6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