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1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B类重点课题(2002年度B类124号)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及实验内容、目标的设定(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研究是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若干弊端,为实施以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在小学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实践为基础,立足于探索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在课内外主动积极学习,变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动探究性学习,变解决问题学习为“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学习,提高综合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主人。(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研究(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性研究(3)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整合研究2.本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教师观念更新与落实,师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与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等问题。总课题: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1)运用现代教育网络,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的研究与实验(2)研究性学习在学科课程中的渗透研究(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5)校本课程与学生人格发展研究(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7)小学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探索(8)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开发研究(三)实验目标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形成初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师生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得以转变,教学效率得以逐步提高。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2二、课题论证及实验假设(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其目的是“追求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并确认这种学习对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国际化、信息化等为标志的社会变化是十分必需的”。“综合学习时间”的设置被认为是日本即将推行的新课程的最突出的特色之一。我国台湾省即将推行的新课程非常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即将推出的新课程所确立的基本理念是“终身学习、全面发展”,贯穿这一基本理念的课程体系则以“学会学习”为总目标。中国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早在1998年,上海市教委就以活动课为突破口,在高中阶段实验开设“研究性活动课程”,并专门组织了上海市“研究性活动课程”研究课题组,对在中学开发和实施研究型课程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以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都以强劲的势头开始了全面的实验与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略)(三)实验假设1.自变量及其操作定义(1)在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2)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与策略“研究性学习”从学的一方面来看,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在明确的“问题”或课题目标指引下,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操纵学习。“研究性学习”从教的方面来看,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作用。我们认为,在这一学习方式中教师不仅向学生创设问题或课题情境,而且起主导作用,即导趣(激发动机、引发兴趣)、导向(揭示目标、引导方向)、导疑(激起疑问、引发思维)、导法(指导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引导反馈、及时矫正)等,从而使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我们设想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探索开展“主题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课程,并融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三大领域的课程内容,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与落实;在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中,通过进行对学科教学领域补充和延伸的“问题研究”,探索以研究性学习为学习方式的综合活动开展;摸索总结适合于我市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办法经验,以充实在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行性”的理论构想。2.因变量及其操作定义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3(1)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得到增强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多地表现为关注自我及身边的“问题与现象”,喜欢质疑寻问。主动性则表现为探究问题的自觉、自愿、积极、勤奋。有效的探究体验性学习,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观察记录,课外的问卷测试得到相关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的性质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检验,如学生成长记录、多种描述性评价和问卷记录等。(2)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得到提高与培养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习的能力包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分享的能力;学习习惯指具有愿学乐学的态度、掌握研究问题的多种方法、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问题意识。学习重在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培养,能否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特征。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多元化综合测试,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解决问题的影响等,检验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水平和是否具备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3)教师教学观念得到根本性转变通过研究性学习,教师摈弃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摆正师生关系与位置,从学生实际出发,凸现学生主体观,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思想。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观念转变表现在:科学地建构学习中的师生关系,即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监控者。学生则是问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探究的情境,营造自由开放的空间。包括学生学习器官的开放、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空间的开放、学习时间的开放、学习目标的开放等;积极探索评价新方法,给予学生多元的评价,关注过程与发展。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教师个案的分析,实际教学活动表现和撰写的论文总结、阶段性研究报告等加以检测与评估。三、课题实验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总结法、观察法等。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到有关学校进行调查,同时结合问卷、听课、评课、研究课、个案分析来进行。研究年段分成研究小组,采取分项推进,重点突破的攻坚措施,充分利用已有课题研究成果资源,依靠执研人员参与“园丁工程”的培养优势,规范有效开展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除了以上所选用的方法之外,还采用其他辅助的方法,以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四、实验过程及操作实施柳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经历了从“课外活动——活动课(包括科技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实践与研究发展过程。从2001年秋季开始,柳州市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整体加入了新课程实验,同时在全市四城区各小学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随后,我们立足于“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的立项实施,全面启动了全市综合课程研究的新局面。作为本课题组织单位的柳州市教科所,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4实效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实施的质量,从问题入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1.加强课题实验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于2002年2月确定我市“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为B类重点课题后,由课题负责人市教科所唐丽老师牵头,于2002年3月成立了教科所、课题组和实验学校三方面领导组成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下设秘书处,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活动策划、指导、调研工作。各子课题学校也均应成立了相应的课题领导小组,并确定有关人员负责。各级组织机构,都在总课题组的领导下,遵循课题实施方案,协调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研讨活动,确保课题研究和实践顺利进行。2.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及骨干教师队伍,健全三级教科研网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集中体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一门新课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市、区、校三级教研网络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市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专家组,以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与培训方面指导工作;组建了柳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和学科骨干教师中心组,同时也要求各区、校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教研组。这样,初步建立起了三级教科研网络。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结构合理、人员充足的教科研网络,不仅为课题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较好地克服了综合实践活动不受重视,无人问津的现象,有利于全市各实验学校整体实践和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指导。3.开展多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活动,以教研和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立项启动后,我们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全员参与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反馈调节原则,激励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发展性原则。依托教科研网络开展了多层次的教学研究活动。我们先后利用理论集训、校际合作、课例研讨、总结交流等多样形式,在实验研究的不同阶段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培训。包括实施计划的制定,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操作,教学方案和教学反思的撰写,典型个案的搜集与分析等。工作中,我们紧紧把握住“学习培训不是空泛的理论灌输,而是基于实践操作——研讨交流——总结提炼”的研究原则,充分占领研究主阵地,结合一线教学找问题,搞研究。市教科所多次举办了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典型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优质课评比等教学研究活动,举办了四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及专题培训。2002年12月、2003年11月、2004年10月,市教科所和课题组还组织了骨干教师(含课题组成员)赴武汉、洛阳、成都参加国家级综合课程研讨会,深度参与了全国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平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唐丽老师及学校骨干教师唐芳、陆劭桓等,经常下学校进行学术讲座。三年来,先后到十所实验学校及部分中小学、柳州市管辖的各县,以及广西部分地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专题讲座数十次,约有两千多人次的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参加了培训。多层次丰富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和学术研讨活动,较好地起到了以教研和培训相结合来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5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课题带动,以研促改,分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4.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力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了进一步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推动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全市各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与研究,在总课题的带动下,共选定了学校子课题10项,其中有基于网络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的子课题;有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研究重点的子课题;还有以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子课题,等等。这些子课题的选定和实施,不仅保证了总课题研究计划的落实,还为探索和总结各学校实施综合课程的有效途径提供了佐证及过程性资料。5.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创办课题综合网站,大力开展网络教研为了给全市和全国广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师、教研员以及专家提供
本文标题:大型机械检查记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7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