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大型运动会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研究开题报告
湖北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运动会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的研究院系体育学院专业经济学学生姓名冯江学号012302014110指导教师杜震职称讲师2014年9月26日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无论是全国运动会、还是城市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及往届民族体育运动会,都积极进行了招商集资市场开发的工作。市场资源的开发工作越来越成为评价大型体育赛事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把握好运动会的开展,探索出运动会的开展要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它对主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明显的影响效应,成为当代举世公认的最具活力和成长潜力的产业之一。(二)研究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运动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何把握好这一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以此为载体,做好体育赞助营销,开发赛事资源,利用市场化手段,在充分挖掘运动会自身内涵和市场价值的基础上,激发省内外企业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热情,通过市场开发满足运动会对资金和物资的需求,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共谋双赢”的新路子,扩大在区域以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而运动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研究运动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在对运动会对经济效应研究方面。首先,国外的大部分研究表明大型体育赛事对区域经济效应是有极大的促进和提升作用的,但这部分分析研究在对经济影响本身的描述和统计上比较关注和集中。其次大部分的研究都比较缺乏对赛事给举办区域带来的各种作用机制的分析和讨论。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研究普遍采用面板数据分析和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这一点是我们后续研究学习的借鉴点。黄宽柔、胡小明等的《我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2003)一文通过第七届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和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开幕式仪式表演的改革、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开幕式团体操的成功、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仪式表演的创新,为全国单项运动会或省级以下运动会开幕式开辟了一条较为省时、省力,但仍保持较热烈场面的表演设计新途径,为今后国内外运动会开幕式仪式表演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理念,为我国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陈如桦等的《运动会信息研究与服务一以福建省备战九运会信息研究与服务为例》(2003)一文应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福建省备战九运会提供了信息研究与服务。此研究具有注重服务、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等特点,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陈文波的《运动会营销之路还很漫长》(2005),韦铭、徐光辉的《十运会赞助金额已达3.5亿元》(2005),茅文雅的《江苏电信业全力做好十运会通信准备工作》(2005),徐光辉、侯力明的《十运契机助推体育营销潮》(2005),邓华伟的《运动会:品牌营销传播》(2005)等文章都围绕如何开发全运商机进行了各种研究和探讨。(二)国内的研究现状华南理工大学的刘飞在《举办亚运会对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上论述了运动会对经济的影响,并指出成功举办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将极大地提升举办城市的国际地位,促进举办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世界各地区中心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运用产业经济学、系统论、城市竞争力等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举办亚运会对广州建设投资的长期效益、城市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举办奥运会、亚运会这样的国际重大赛事对于举办城市来说是一件复杂的巨大系统工程项目,在它的整个举办周期内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举办城市,乃至举办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张俊丽、赵启明的《十一届运动会体育场馆建设及赛后管理模式研究》(2006)一文借鉴以往运动会场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议运动会场馆的建设应着眼于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场馆,适当修建新场馆,尤其要考虑全运场馆的会后利用问题,避免使这些巨资修建的场馆成为“庞然的废物”,导致“后运动现象”。此次运动会场馆的建设应同商业开发和运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快地促进地区的发展。(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及相关网络,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作为本论文的理论依据。2、专家访谈法对于本论文各项研究因素的权重,采用专家访谈法,分别请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2位专家运用专业知识,对运动会的开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专业性的评价。(四)简评国内外学者对运动会经济的研究由于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方法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其任何一方的观点都只能作为参考。此外,由于研究的内容也不相同,研究结果在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不具有普遍代表性。而不同城市圈相对于学者普遍研究的国家范围来说是一个小的研究对象,本文就要致力于通过以小见大的分析找到运动会开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一)研究内容导论(1)研究目的(2)研究意义(3)研究方法(二)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研究的重点:运动会对经济发展影响要素研究(2)研究的难点:运动会对经济的促进是多方面且间接的,难以全面把握是否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研究的创新点:将运动会的开展直接与经济联系起来,对今后体育运动会的成功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写作提纲(一)前言(二)运动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当前各国利用运动会促进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四)促进运动会经济发展的建议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一)研究的步骤第一步,经过师生共同讨论确定论文题目。第二步,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对资料信息进行总结。第三步,依据所得分析总结确定研究角度及内容,寻找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第四步,调查研究或案例分析,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二)研究方法(1)文献阅读和相关数据采集法(2)专家访谈法(3)逻辑归纳法(4)专家访谈法(三)本课题进度安排2014.6.15-2014.6.28选题2014.7.7-2014.9.28完成开题报告2014.9.29-2014.11.1完成论文初稿2014.11.2-2014.11.16完成论文第二稿2014.12.2-2014.12.8论文定稿,提交论文四份和《日志》,准备答辩2014.12.27论文答辩2014.12.20根据答辩修改论文,提交最终定稿的论文纸质版和电子版,提交根据论文修改的开题报告纸质版五、主要参考文献[1]刘邦华,刘慧军,王征,黄思榕,唐凡晶,马鹏翔,.湖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运营状况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肖飞,赵欣,齐丽荣,郭晓,牛路伟,.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3]宣暄,.安徽省第13届运动会对安庆市群众体育发展影响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4]徐菁,刘军,邰崇禧,.地级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的再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刘桂文,.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搏击(体育论坛),2012,(4).[6]田勇,.凤凰县体育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9,(1).[7]吕庆祝,刘玲,.体育生态化研究与和谐体育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刘邦华,周怀球,.湖南体育旅游开发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李洪山,翟雪男,.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研究——以哈尔滨举办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为例[J].商业经济,2010,(7).[10]刘云,.大型体育赛事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颜鸿填,.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经济影响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5).[12]于敏,吴尤敏,.福建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可行性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杨炯,唐晓彤,.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经济效应问题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3).[14]谭永洁,沈阳,吴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以恩施州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5]禹超,陈旭,周欢,王震,陈国生,袁鹏,.衡阳发展体育旅游产业问题初探[J].甘肃农业,2006,(12).[16]陈元欣,黄爱峰,王健,.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外部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17]陈志国,.体育旅游与河南体育经济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六、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七、院系或教研室审核意见:1.通过2.完善后通过3.不通过负责人:年月日
本文标题:大型运动会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研究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7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