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学中的M1 M2 M0
金融学中的M1,M2,M3,M4都是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个人信用卡循环信用额度+银行借记卡活期存款+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企业可开列支票活期存款;M2=M1+个人非银行卡下的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M3=M2+企业定期存款+居民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信托存款、委托存款、保证金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外币(折合人民币)存款;M4=M3+货币市场基金份额十非银行金融机构回购协议+非银行企业持有的短期政府与金融债券+住房公积金存款。上述是专家学则的建议划分方法而事实上我国现阶段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风险收益预期改变的触发标志:M1增速逐步快于M2增速尽管引发风险收益预期变化的因素在于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改善,但是由于指标的滞后性,股市表现往往领先于经济基本面。实证经验表明,货币供应增速的变化,往往引发市场走势的变化,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货币供应与股市之间的实证关系表明,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我们分别对比了M1、M2等几个货币供应变量与指数走势之间的关系,结论是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走势的相关性最高,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高点时(2000年、2007年),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高点。在增速之差到达低点时(1999年、2005年),指数也处于阶段低点。我国M1增速、M2增速与上证指数之间关系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认为是因为M1增速-M2增速更能反映出经济的运行变化,这一指标和股市一样都会对经济的变化提前做出反映:1、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2、在一般情况下,M1和M2增速应当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这也符合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对三大动机的解释。3、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4、货币供应和股市都是经济的先行指标,都会先于经济做出反映。从货币当局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部分乃至全部发挥效力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即货币政策时滞。理论上讲,货币政策时滞在6至12个月。从历史上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大幅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向市场释放流动性。1998年6月,在降息后的第八个月,M1、M2增速触底反弹。2008年9月份以来,央行已经连续5次降息189基点。我们认为,在明年二季度末,M1增速-M2增速会达到阶段性底部,并推动市场上扬。我国货币政策对M1的影响要大于M2,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在经济下滑过程中,M1往往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并经过一定时滞后,M1反弹的速度也是明显大于M2,M1对经济的反映更加敏感。我们认为,在09年二季度后期M1增速会探底回升,M1增速-M2增速会达到阶段性底部,并在股市上有所表现。1996年以来我国的利率和货币供应增速我们也研究了日本的流动性和股指的关系,结论与前文的分析基本一致。在1993年以前,日本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股指并无明显的关系,但是在93年以后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我们认为这主要因为1993年之前市场的特殊情况所致,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严重恶化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信贷的大幅收缩下,M2下降的速度过快,明显超过了M1的下滑势头,甚至在1992年出现了负增长,在这种特殊情况下,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上扬并不意味着经济开始活跃。1993年之后,在央行的连续宽松性货币政策下,M1略有反弹,我们看到1996年和2000年M1大幅的上扬伴随着股指的明显上升。我们发现,M1与股市波动相关性较强,并有领先性。从近十五年M1同比增长率走势可以看出,M1增速呈现3~4年的周期波动。M1表示的是狭义货币供应量,主要是基础货币和企业的活期存款,从M1增速与股市的关系可以看出,资金面对股市走势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M1增速的加快意味着企业资金的活跃,从长期来看,其与实体经济比较相关,但M1增速的周期波动又体现出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看M1增速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大约3~4年的周期,并且周期的波峰与波谷都较为稳定。我们将M1增速的周期分解开来看其与上证综指波动的关联性,可以发现在92~95年、96~97年、98~01年、05~08年都有极为明显的相关性,并且M1较股市可能提前几个月进入拐点。仅仅02~04年这一段时间M1增速与股市之间没有较为显著的波动关联。据此我们认为,2009年M1增速或周期性见底,09年股市也将出现周期性拐点。目前M1增速加速回落,并进入到历史的波谷区域,如果按照历史3~4年周期来计算,这一轮M1增速的波动周期将可能在2009年见到底部拐点。从M1与股市的相关性看,M1的见底回升随后将可能伴随股市的回暖,因此2009年可能成为A股市场的拐点之年,随后市场和M1都将进入下一轮周期的运行。其他几个宏观变量:由于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可能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再看CPI,CPI一般滞后于股市。从CPI与股市的波动特点可以大致看出:CPI的趋势与上证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股市一般对CPI的拐点有提前反应,CPI同样大约是3~4年的周期。此外,剔出PPI的影响后,本轮牛市期间CPI-PPI对股指有一定的领先性。综合CPI、M1和股市的波动特性,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大致的规律:M1增速一般领先于股市,而股市又领先于CPI。此外,我们将国债收益率走势与上证指数走势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债收益率也与股市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经过一轮债券牛市之后,国债收益率水平已经进入历史低位,随着央行大幅降息,未来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的空间将逐渐减小,并有可能在2009年进入历史低点。另文:考察M2/A股流通市值指标与上证指数的关系,发现这两组数据存在较高的负相关性。M2/A股流通市值指标的阶段性顶点,往往就是市场的最低点;而其阶段性低点,则易成为市场的顶部。如2005年11月,是该指标在该数据区间形成的最高点,而与此对应的就是指数低位;2007年的情形则与之相反。目前,M2/A股流通市值再度下行,并与上证指数走势出现背离,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何谓M1、M2?︰M1是指居民持有的货币及银行的活期存款,而M2是指M1及银行的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存款证。˙M1与M2变化显示︰当M1增速大于M2增速,股市多向好,惟当M1增速开始回落,则需留意股市有见顶回落的逆象。而M2不断上升,并大幅拋离M1之时,当M1开始回升,熊市便有机会见底。内地不断打出救市组合拳,为振兴经济注入强心针,亦同时激活低迷已久的股市。市场普遍看好A股的上升势头,部分散户甚至认为A股已回归牛市。其实最近公布的货币供应量(M1与M2)之变化可揭示股市升跌的玄机。众所周知,股市升跌与资金流向息息相关。当大量资金涌入股市,在买盘积极推动下,股市多向上,反之亦然。由于内地股市较封闭,外资较难参与A股市场的买卖,故进入股市的资金与本地货币供应量(即M1与M2)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指出,透过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有助判断股市的升跌。昨日人行最新公布,09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9.6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8.79%,增幅比上年底高0.9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52万亿元,比去年增长6.68%,增幅比上年底低2.38个百分点。本文试从M1、M2的变化看A股走势。----------------------------------M1增幅>M2增幅:股市多向好当M1增长速度较M2增速为高时,反映市民/企业把增加持有活期存款或现金,由于市场认为定存息率回报逐渐逊色,市民倾向把资金投放于股市/楼市,而企业亦加大投资金额。这时因入市资金多了,成交继续处于高水平,自然有利股市向上。----------------------------------M1回软:股市多下跌然而,当M1增速大幅拋离M2时,投资者需小心这或是见顶的先兆。由于这反映投资风气过盛,这时股市或已进入接近疯狂的状态,过高的股价已远远拋离公司合理价值。部分投资者开始从股市急升中醒觉起来,急急撤出股市,部分由股市流出的资金回流至回报较稳定的定期存款,令M2开始不断上升,M1增速则开始回落。配合市况而言,当M1不断地大幅回落,而股市亦疲不能兴,大市则有机会进入熊市。如07年8月份M1按年增长22.77%,是自01年以来的新高,其后便反复下挫,最新公布M1增幅仅有6.68%。同样,观察上海综合指数亦于10月16日创下6092点的高位后急速回落至。M1回落与指数下挫的表现亦颇为吻合。而中金的研究报告亦指出,股市与M1增速的关系颇密切。从图中可见,M1与名义GDP之差若是正数,上证综合指数普遍造好,相反差距是负数,股市表现亦只是一般,只有98年、01年至03年例外。----------------------------------M2增幅>M1增幅:熊市多见底尹立中指出,当M2不断上升,且其增幅大幅拋离M1之时,熊市有机会见底,此时若配合M1增速重拾升轨,熊市便正式见底回升。经历过一浪接一浪的跌市后,投资者对股市的态度愈趋悲观,亦会分批退出股市,缺乏投资机会下,将手上的现金存入银行,遂令资金会从M1流至M2的存款之内,故M2的增幅开始拋离M1。另外,于经济低迷时,政府亦倾向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如下调存款准备金,令银行体系的资金多了。资金充足下令借贷利率有下调空间(或人行多次减息),大大减低借贷成本,这时经济虽或仍处低谷,但在复苏指日可待的预期下,将会吸引企业进行新的投资。此时,股市虽于低位徘徊,但由于股价已处极低水平,加上市场会对企业新投资有所憧憬。另外,亦基于M2内的存款充裕,资金成本偏低,或开始吸引一些长线资金入市。因此,不论从企业角度或是投资者角度,当M2拋离M1,造就了一个低成本的投资环境,资金充斥市场亦将会慢慢带动经济各个领域,故此这可能是熊市见
本文标题:金融学中的M1 M2 M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