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1、种子【教学目标】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教学重点】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1、导语。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3、交流体会。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二、谈话引入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3)“我”深受感动。六、练习朗读课文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第2课时一、谈话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2、读课文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2、学习第2—8自然段。2(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3、学习最后一段(1)有感情地朗读。(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积累语言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2.指导书写。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七、板书设计:3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目标: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2.学会“颐”“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教学重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教学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1.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1)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①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②给课文分段。(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正确书写带点的字。(2)读准带点的字。魔术匣(xiá)子。(3)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成千盈百:盈,超出。形容极多。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4.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1、2题。(2)朗读课文。第2课时1.学习课文第一段。(1)师范读。(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全班讨论、交流。(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①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②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先解释:“解”“何在”“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联想的句子。(2)这一段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3.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2)熟读第6自然段。(3)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4.领会中心,全文总结。(1)完成课后第3题,领会文章中心思想。①这篇课文重点写春还是写儿童?(两者都写了,相互交融。)②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2)放重点段朗读录音,训练朗读。5.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第4、5题。4(2)选做题:作业本上第6题。53、钓鱼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学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读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二、初步了解课文1、学习生字词2、部分词语的意思。3、课文内容: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三、练习朗读课文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4、指名读。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第2课时一、导入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二、深入学习课文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3、指导与交流。(1)出示语句,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4、父亲的情感(1)自读: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2)交流与指导: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3)讨论: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5、揭示中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64、爷爷的芦笛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意思,懂得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变得坚强勇敢。2、能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2、检查词语。3、检查朗读。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三、自学生字四、、深入学习课文1、在强强的想象中,爷爷的小闸屋是什么样子的呢?回读第一自然段2、默读思考:来到小闸屋后强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试着给课文分段。(1)兴奋强强为什么兴奋?指导朗读2——6自然段(2)害怕你从哪儿看出强强十分害怕?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爷爷的芦笛》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自由发言)7语文百花园一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3、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教学重点:1、分类积累词语。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教学难点:1、把句子写具体。2、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教学过程。瞧看瞅扫视盯着讲说商量告诉劝告落落大方窃窃私语源源不断1、寻找规律:(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3、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三、语文大观园我们下面要去语文大观园玩一玩,可以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结成小组逛。大观园里有许多新奇有趣的活动,积极参加,还能得到积分呢!让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的积分最高!1、(出示)一扇门谁能有快又准得背会门上这首古诗,大门就会开开。2、(出示)一只小猴子一只小猴子挡住了去路,它带来了一篇小诗歌,如果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它就让你过去。3、妙语堂(练习句、段、篇)介绍:妙语堂里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你能说说你的寒假见闻吗?四、小结五、作业:把你们今天说的写在本上。8语文百花园一作文教学设计一、引入主题,明确习作要求1、上节的口语交际“话说寒假的生活”,你一定很受启发吧!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在寒假中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吧!2、让学生阅读习作要求:认真回忆一下事情的经过,想一想自己或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想想怎样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把最快乐或最受感动的情景写清楚。二、启发习作内容,感悟习作方法1、让学生说一说,想写寒假生活中哪件事,为什么要写这件事。2、有位同学也写了寒假中的一件事,请你们读一读,评一评。采购年货就快过年了,照例,我们全家一起到超市大采购。进入“世纪联华”超市,我们每人提了一个大大的购物篮,蓄势待发。随着我一声令下,三人马上分头淘起宝来。我这个“馋嘴大仙”腾云驾雾般向零食区“飘移”。我一边“飘移”,一边伸手去拿货架上的美食,那速度,那准确度,叫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不一会儿,我的篮子里就塞满了零食,连个指头大的缝也没留下。嘿嘿,看来老爸老妈的家产就快被我的大胃给败光喽!与此同时,在另一“战区”,老妈也加入了“妇女野战队”,与各位家庭主妇们展开了“激战”——她拿着一个食品袋,和其他妈妈一起快速地往袋里装特价鸡蛋。她们的动作那么快,恍惚间,旁边的人好像看到了一群千手观音。当我和老妈碰面时,只见她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了一个“大南瓜”——哎呀,她该不会是要回娘家吧?与我和老妈不同,老爸要“秀气”多了。他提着篮子在货架之间悠闲地“散步”,偶尔才放进点儿什么。你可别以为这“偶尔放进”的是烟啊、酒啊之类老爸们必不可少的东西,我老爸可是个烟酒不沾的新世纪好男人哦!采购完毕,我们一家花了好半天才聚在了一起;因为来超市采购年货的人实在太多了,一些热门货的销售点都可以四脚不沾地地移动了。顿时,我有了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过年可真热闹啊!(过年做什么最快乐?吃?玩?嘿嘿,那吃和玩之前呢?当然是要买食品和玩具嘛。所以这购物的过程就显得特别重要。过年是寒假的重中之重,购物又是过年的重中之重,小作者的这一选材相当“精确”哦!2.小作者的眼睛就像一架优质照相机,不放过一个购物过程中的精彩镜头。9“我”、爸爸、妈妈以及其他顾客在购物时的表现一个不拉,描写够全面吧?3.时尚语言与叙述结合得十分到位,例如形容自己移动迅速的“飘移”,形容妈妈们动作快的“千手观音”,形容爸爸的“新世纪好男人”……再加上“回娘家”和“四脚不沾地”的夸张手法,将过年购物的热闹写得又生动又活泼。)3、让学生说说,写好寒假生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三、让学生写一段精彩的片断。交流片断,并评议。四、以“寒假生活“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教学建议:“笔下生花”要和口语交际有机的结合,在口语交际“话说寒假生活”的前提下,指导学生习作,要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件最精彩、最快乐、最感动的事件。特别注意用上好词好句,在交流评议的过程中,掌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8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