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草原
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六主备人陈静所在学校四季园小学单元第五单元课题16草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所描绘的情境。4、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感受民族深情。教学准备1、预习新课,自学生字新词,读课文5遍。2、上网点击关键词:蒙古草原3、草原的风光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设计意图解读、修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朗读品析走进文中美丽的草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交流美丽的草原(一)播放歌曲《草原牧歌》1、“辽阔草原美丽山冈群群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烂挂在蓝天上……”这种节奏明快、清新淡雅的《草原牧歌》会唱吗?(有条件的播放歌曲,或者老师带领学生唱,或者会唱的学生带动大家一起唱。)2、交流:这样美丽的草原你向往吗、心动吗?让我们在歌声中,闭上眼睛、转动脑子,想像你心中美丽的草原,或者吟诵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比如:(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二)、出示课题,感情读题。(三)、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与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灵之旅”。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欣赏节奏明快、清新淡雅的《草原牧歌》,然后在歌声中自然揭题,学生在歌声中说说自己想像中的草原。学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1、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作者、给你留下的印象?──“美”。2、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风光美美└人情美3、理清课文的线索(练习列小标题):(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或按“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来列(二)、同桌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书写,读通课文。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注意生字“勒、骏、限、鞭、驰、蹄、茶、貌、杯、跤”和“迂、襟、涩、涯”的读音)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一)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重点指导)。(二)课堂交流,随机指导。预设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2)、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3)、草原上空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格外开阔,空气清鲜,使人感到特别愉快,所以作者想无拘无束地放声歌唱。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预设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草原绿得无边无际,由于天气晴朗,远处也是那么一派清清楚楚的青绿色。预设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1)演示“绿色渲染”“墨线勾勒”。观看一幅中国画,明白“渲染”就是用颜色涂抹,“勾勒”是用线条勾教给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明了作者的思路。字词中字音字形的教学不容忽视,书写要加以规范,以同桌互相提醒的方式体现互帮互助合作探讨的理念。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促进想象。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类似的感受,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边儿。“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缓得没有明显的界限。“翠色欲流”,是说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欲”,是“将要”的意思。流到哪里去呢?“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与“万古长青”、“一碧千里”区别。)(2)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预设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句子比较: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2)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①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②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③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3)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或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师小结: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比如人心情好时,会觉得小鸟在向人歌唱,树枝摆动是为人鼓掌。3、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4、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5、质疑。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2、抄写书后的生字词和优美的句子。3、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4、建议课后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感受草原,如画、写诗或文等。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背诵第二自然段。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一)、出示课题。在想象、朗读体验中积累词句,体会句子的优美和表达技巧,现场作诗说话,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二)、引导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师过渡: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一)、感受草原的洒脱。1、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2、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重点理解“洒脱”:3、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4、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5、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6、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师过渡: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二)、感受草原的热情。1、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1)、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和老师提供的词语: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怎样搭配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2)、交流小结: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热情迎接: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预设: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②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③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指名读──齐读激情相见:“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多种形式理解词语,积累词语,掌握学习技能。在学生会说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用词的准确、生动、凝练。拎出提纲,条理清楚,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也一目了然。(1)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不停地握手。听到了不停的欢笑。)(2)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3)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4)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盛情款待:“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1)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2)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3)学生想象表演。尽情联欢:“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1)有感情地朗读句子。(2)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3)主人们除了拿出吃的、喝的款待远方的来客,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4)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5)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三、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深情话别:(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2)、这正是──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3)、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此时,你就是蒙古教会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境,能把文字转化成画面,转化成一首诗,一幅风景,一首歌。既是对课文的总结和回顾,也是渗透思维和写作方法的训练。同胞,你想说什么?(4)、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5)、“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四、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一)、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三)、熟读成诵: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草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9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