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金融机构及其体系第四章金融机构及其体系知识要点:(1)了解金融机构的形成过程;(2)掌握金融机构的功能;(3)了解金融机构的构成与发展趋势;(4)了解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5)认识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第一节金融机构的形成与功能一、金融机构的形成二、金融机构的功能一、金融机构的形成盈余单位短缺单位中介机构市场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等方式形成资金来源,并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用资金,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过程中获得利润。一、金融机构的形成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体系银行体系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其他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现代金融体系: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骨干,各类专业银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资金收付、债务清算、信用担保、理财等。2、降低风险专业化管理、分散投资、分散风险。二、金融机构的功能.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即从事金融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这是那些有余钱要贷的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金融中介机构能够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因为它们有降低成本的专长。而且,因为它们的规模巨大,能够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当交易规模增大时,平摊在每一元上的成本降低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在金融市场上,在做出准确决策时,市场的某一方并不了解这个市场上的另一方,这种情况称之为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能充分了解资金需求者的财务状况,并能监督资金的使用,因此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例如,对于贷款项目的潜在收益和风险,借款者通常比贷款者要了解得更多一些。因信息缺乏而在金融制度上造成的问题可能发生在两个阶段: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是会导致逆向选择。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指的是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的得到资金的借款者常常就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而且是最可能造成信贷风险的人。由于逆向选择使得贷款可能招致信贷风险,贷款者因此可能决定不发放任何贷款。即便市场上有信贷风险很小的选择。道德风险是在交易发生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指的是借款者可能从事了从贷款者的观点来看不希望看到的那些活动的风险,因为这些活动使得这些贷款很可能不能归还。由于道德风险降低了贷款归还的可能性,贷款者可能决定宁愿不发放贷款。第二节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和发展趋势一、银行性金融机构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三、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契约型储蓄机构1970年1980年1990年2001年人寿保险20146413673140火灾及意外险50182533863养老基金11250416294040投资型中介机构金融公司642056101136共同基金47706543705货币市场基金0764982116存款型机构1970年1980年1990年2001年商业银行517148133346689储贷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25079213651288信用社1867215496美国主要的金融机构(单位:十亿美元)投资银行601977372078一、银行性金融机构(一)中央银行(二)商业银行(三)各类专业性银行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银行。其特殊性在于: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专门行使宏观调控与金融管理的机构,它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成为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2、商业银行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信用机构。它是银行体系中的骨干:机构数量多,业务范围广,资产数额大。(唯一能接受活期存款的机构)名称性质主要行为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发生行为的对象央行金融管理机构宏观调控和金融管理否只与政府和金融机构往来商行企业对企业和个人进行资金融通是企业和个人,是普通的经济法人央行和商行的区别、专业银行专业银行是专门经营规定范围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主要有:储蓄银行抵押银行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储蓄银行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家庭和个人。以吸收居民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小额为主,并为居民提供消费信贷和其他中长期抵押贷款。特征:以小额为主,比较稳定,适合长期投资。国家对其要求:限制对其吸收的储蓄资金的投资领域;不能从事支票存款;不得经营一般工商业贷款,主要用于购买国债等金融工具,目前有所放松。抵押银行界定:专门从事以房地产和其他不动产为抵押物的长期贷款的银行。一般不从事商业银行存贷业务。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发行不动产抵押证券来筹集。资金运用:一是以土地为抵押物的贷款,其对象是土地所有者或农场主;二是以城市不动产为抵押物的贷款,其对象是房屋所有者、购买者和建筑商;也经营以股票、债券和黄金为抵押品的贷款。开发银行界定:专门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立的银行;一般为政府的政策银行。特征:贷款主要用于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收益低,但对一国宏观经济却非常重要的项目。开发银行贷款的信号传递效应:通过其贷款投向,表明政府的意图,从而拉动民间资本的投入。进出口银行界定:通过金融渠道支持本国对外贸易的专业银行;本质上是政府的金融机构。业务:外汇结算,为本国企业提供优惠出口信贷,办理政府对外优惠贷款、提供国内外投资贷款的担保等。美国称之为进出口银行,日本称之为输出入银行,法国称之为对外贸易银行。农业银行专门为农、林、牧、渔业提供发展资金。、保险公司界定: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机构。划分:按险种分为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事故保险公司、老年及伤残保险公司、信贷保险公司、存款保险公司等。按组织形式分为国营保险公司、私营保险公司、自保保险公司、个人保险公司。资金来源:保费、保单收入。资金运用:除用于赔付外,投资于债券、股票、基金、发放保单抵押贷款等。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养老基金是一种向参加养老金计划者以年金形式提供退休收入的金融机构。在职职工和单位共同缴纳,员工退休后可分月或一次性得到养老金。资金运用于投资债券和股票等产生收益。3、投资基金投资基金,又称为共同基金,这是一种间接的金融投资机构或工具。形式:封闭式、开放式、投资银行界定: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来筹集。业务:对工商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投资对工业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为工商企业承销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参与企业的设立和兼并承销本国及外国公债从事投资与兼并的咨询、信用合作社界定: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互助合作性的金融组织,有农民信用合作社、城市手工业者信用合作社。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合作社成员交纳的股金和吸收的存款。资金运用:最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贷款和消费贷款,现在较大的信用社已开始提供中长期贷款;主要方式是以不动产或有价证券为担保的抵押贷款。贷款主要对象也是信用合作社的成员。第三节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一、全球性金融机构二、区域性金融机构第四节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二、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三、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二、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一)1948—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二)1953—1978年,“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三)1979—1983年,金融机构改革初期(四)1983—1993年,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五)1994年以来金融体系的改革(1)建立政策性银行,将各专业银行原有的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开(2)国有专业银行开始逐渐向商业银行转化,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3)中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猛(4)境外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三、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一)货币当局(中国人民银行)与监管机构(二)商业银行(三)政策性银行(四)非银行金融机构(五)外资金融机构(六)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1983中国人民银行1992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998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证监会移交对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权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1、货币当局与监管机构、货币当局与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性质: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职责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1、货币当局与监管机构多种职能:货币发行、货币政策、监管、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货币当局:重点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职能的演变、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郑州市商业银行洛阳市商业银行……..
本文标题:金融学第4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