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浅析当代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之有效路径摘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在在校大学生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宽,对受害学生及家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社会反响大,让人深省。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缺失的原因,探析当代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意识路径在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数量迅猛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个庞大的群体被世人所关注,他们是中国青年的优秀代表,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在在校大学生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宽,对受害学生及家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社会反响大,让人深省。我们发现,这些事件除了极少数是受外界不可抗拒因素影响,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较差,导致了悲剧的上演。每当事故发生后,事发高校又不得不被牵扯进来,一方面要妥善安抚受伤的学生和家庭,同时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社会不稳定局面。作为一名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我感到,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而探寻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正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一、当代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一)法律意识不强当代大学生虽说接受了十多年的书本教育,但对国家法律了解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法盲,尤其是对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知识认识不到位。不少大学生在用法律维权上、在国家大事大非问题上、在国际事务敏感问题上、在面对金钱名利诱惑上、在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存在冲突矛盾上,在主观意志、是非判断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坚定、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二)安全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刚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阶段期间,其心理特性还没有完全成熟,可塑性较强。进大学后,他们学习的目标发生了转移且不明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急待被重塑修正。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需求,却又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金钱万能论、读书无用论在抬头;道德沦丧、社会腐败现象在蔓延;在校大学生一方面接受着学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用着迷茫和批判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他们中的不少人常常用无所谓的语调和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既不注重自身的安全,也不关心他人包括身边同学的安危。心理特征不成熟、安全意识的淡薄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最大诱因。(三)防范能力较弱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应试,使广大学生只关注高考的知识面,其他的知识几乎毫不关心,加之一直在家长、老师的庇护下学习生活,对基本安全知识的掌握相当匮乏,这是影响安全防范能力的重要因素。常表现为对防火、防盗、防骗、防溺水等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同时,在面对突发事件发生后,不知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如2008年上海某高校发生的女生宿舍楼起火跳楼事件、2009年湖北某高校大学生集体救溺水男孩涉险事件等等。可见,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的偏弱是安全事故发生后,导致悲剧扩大的重要因素。(四)安全隐患较多安全隐患分校内外两个层面。首先看校外,当下的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非常多,那么交通安全、财产安全、被骗被盗及社会上的黄赌毒诱惑对他们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再看校园内,校园技防和人防不到位、基础设施老化、重大活动安全隐患、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不力、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滞后、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安全教育不力、校园后勤保障不力等等问题,都是产生和激发校园安全的隐患。二、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影响大学生安全意识缺失的原因,应该从内外因或者主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上讲,主要是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认识的不成熟,主观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学习提高安全意识的愿望,这就是内因;客观上讲,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家庭主观环境和给予的教育、以及学校的教育管理等外部因素还是有很大的关联。(一)大学生安全意识缺失的主观因素主观上,大学生的成人意识、责任意识不够,还没从家长的庇护、包办中完全脱离出来。不少大学生习惯于让父母为自己的不当言行甚至过失“买单”,主观上缺乏对安全问题产生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导致安全意识严重缺乏。通常对一些基本安全常识也知之甚少,甚至是产生错误认识。更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人,要对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负责,缺乏担当精神。部分大学生还存在法制观念薄弱,违法的过程中存在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手段高明,很好地掩盖了犯罪过程,应该不会被发现,也没有认识到犯罪对社会、对受害人家庭以及自己家庭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主观地、盲目地以身试法,最后酿成人生悲剧。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2007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该事件在全国产生极大的反响。另外,当下大学生们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存在偏差,普遍存在心理年龄偏低,心理承受力低,抗挫能力低,对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缺乏远景规划,不能正确地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是导致大学生们安全意识缺失的主观因素。(二)大学生安全意识缺失的客观因素内因确定后,对个体产生重大影响的就是外部环境了。就大学生安全意识缺失的外部因素来讲,主要受制于社会、家庭、高校等客观环境。1.社会发展中的不良因素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国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城乡二元结构差距和极富极贫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并有加大趋势,这是将催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我们当今社会难免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对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一些事情的评判和看法产生了偏移,甚至影响了以前树立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当中存在在互相攀比、贪图享受,同时,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趋于冷漠。还有极少数的大学生产生了仇富、仇官的心理,甚至还对国家产生了敌对情绪,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甚至直接产生安全隐患。2.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对大学生而言,尤显重要。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迈入同一所大学校门时,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高考分数,而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和睦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为孩子拥有一颗正直、进取、善良、勇敢的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反,家庭不幸福,家教缺失,往往使孩子性格怪异、冷漠、不合群,甚至产生畸形变态心理。另外,有的家长喜欢大包大揽,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大学生们从进校门开始就在比家庭、比背景,甘当“啃老一族“,学习生活无目标,无斗志,精神颓废。不健康的心理特性常常是校园安全隐患的诱因。3.学校教育管理的不到位近年来,随着扩招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高校在校大学生创历史最高。仅从新闻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校园内频繁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偷窃、抢劫、溺水、火灾、酗酒滋事、卖淫嫖娼、群殴行凶、报复杀人、网络诈骗等,很多案件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影响。有些发生的安全事故与学校管理不到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例如有些是学校的安保设施落后,有些是学校的职责不明,有些是学校的教育引导不到位,有些是校园的周边治理不到位,有些是学校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等等。高校在安全问题上的教育管理不到位,是大学生漠视安全问题,安全意识缺失的重要外因。三、探析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减少大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是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从而降低并消除安全隐患。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笔者认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上是大有可为的。(一)加强理想教育,突出责任意识当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是加强了,而是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提升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深入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要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学生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传承和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大学生只有从内心里认清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才能正确的树立起方向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做到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二)开展生命教育,诠释珍惜生命从1968年开始,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博士在高等教育中第一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时至今日,生命教育在全球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起来了。在我国当今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要着力抓好生命教育,以“自助、互助、救助”体系建设为重点,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健全人格,努力守住学生安全底线。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高校中,还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中心建设,夯实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构建心理危机防范网络。通过及时帮扶、重点干预、持续跟踪心理危机学生,提升心理救助效果。高等院校要做好生命教育的启迪、发动以及引领,要积极转变学校教职工的教育观念,使生命教育和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三)普及安全教育,提升防范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系列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现场案例警示等形式广泛开展系列安全教育。内容上主要包括:1、国家安全教育。通过对《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强调国家利益之上,增强大学生爱国的热情和意识,提高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2、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和安全使用网络教育,甄别预防网络诈骗。3、消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消防意识教育、消防法规教育、消防知识教育和消防技能教育。4、治安防范教育。主要包括治安防范意识教育和治安防范技能教育。5、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法规教育、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交通安全应对措施教育等。6.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普查,主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帮扶,引导大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四)营造安全环境,强化安全意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让安全意识警钟长鸣,需要政府、校方和社会力量多方配合。首先是要做好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合工作,认真做好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其次是在校内建立领导有力、务实高效校园综合治理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三是要抓好校园安保的技防和人防管理;四是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安全管理制度,权责明晰,任务分解落实到人;五是通过勤工俭学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学校事务和校园安全管理,增强学生爱校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支持,作为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己任的高校,应该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新方法、新路径。每一位高校工作者都应为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才而不懈努力。参考文献:[1]黄迎乒.大学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7,15(5):179-181.[2]黄晓林.论校园事故责任[J].青少犯罪问题,2003,(7):38-39.[3]邓国林.论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科版,2005(5):122-124
本文标题: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9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