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组集体备课发言稿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组集体备课发言稿刘惠仙一、集体备课的意义及备课的要求:一部高品位的影视剧需建立在优秀的剧本之上。每节课能否获得好的教学效益,关键取决于教案质量的高低与否。教案是教师课堂上的“施政纲领”,教师纵有滔滔不绝的口才而不得要领则于事无补,即使抓住了要领而缺少必要的深入浅出也只能事倍功半,只有提高教案的内在质量,才能实现二者有机的统一。实施教师集体备课,就是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首先,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大纲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其次,集体教案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再次,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集体备课是丰富教案内涵、提高教案质量和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的有效途径。备课需要备些什么呢?1、备课程标准,找准落脚点。课程标准确立了新的教学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教师备课时,首先要钻研新课程标准,明确学科任务,弄清语文学科的性质,了解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备课首先必须备课标,备课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过程。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标务必找准两个落脚点............:一是找准课标确立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现程度,即不管是知识的积累,抑或技能的培养,都要切实明确并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是“领会”“了解”,还是“熟记”“会用”等;二是找准完成课标要求的教材载体。就是通过研究课标,把总目标、总任务一一分解落实到每组课文和每一节课上,从而为整个教学活动找到一个准确的落脚点,确保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2、备教材,吃透潜在点。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潜在”是相对于显露而言的。语文教材的潜在点........不外乎三点:第一是要吃透字、词、句、段的特殊含义;第二是要吃透每一篇课文的鲜明特色,包括德育要素和写作技巧;第三是要吃透教材“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三步设问。从一课一得的角度来权衡,突破了这三个重点,事实上就是吃透了教材。因此,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正确处理教材,理清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地方,对哪些地方应补充什么内容,以及实验、练习题的安排都要心中有数3、备教师,消除未知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备课的全过程无不包含着备教师。一个教师的上课水平如何,除了本身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施教能力外,与备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即使最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达到无所不晓的程度。所以通过备课来提高和完善自己就显得十分必要。只要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东西,都要查证核实,去伪存真,加工制作,备而待用。唯期如此,上课时才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4、备学生,摸清已知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节教材内容的已知程度,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学情,讲解才能讲到点子上,解到关节处,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熟知的我们还喋喋不休,学生难解的我们却不了了之”的倾向。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体,作为教师,要做到胸有成“人”,就必须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从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教师备课时应注意哪些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哪些知识学生接受时有困难,从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材的特点,确订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按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规律进行启发、引导、点拔。5、备教法,切中契合点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备课时,要契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校条件、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6、备学法,重视能力发展点。学生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要金子还是要挖金子的方法)教师备课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7、备教学程序,巧设过渡点教学程序是否安排得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备课时,对新课的导入,课题的出示,目标的出现,目标的实施,例题的讲解,课堂的提问,板书的设计,练习题的安排,以及知识的归纳小结等都要做到科学安排,使学生在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之中,从而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学程序的过渡要力求自然、紧凑、简洁而巧妙。无论温故知新的铺垫,还是由分到总的聚合等都应该如此。8、备教具,选准穿插点。教具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手段,其使用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具使用不当(实为穿插点没选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是在实际备课中往往重视了使用什么样的教具而忽视了使用教具的最佳时机。从教具的作用来说,备课时一旦遇到语言表述非常抽象的情况,或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印象,就要考虑使用教具的问题。相反,如果三言两语可说清道明的问题,使用教具反而就成了多此一举。9、备板书,突出重难点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集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完美的教学提纲。好的板书,应该是深入浅出、直观形象、鲜明醒目,其作用在于帮助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学意图,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思路,巩固记忆知识,增强教学效果。一般的说,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就教材本身来说的,主要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掌握的教材重要之处。教学难点一般是侧重学生来说的,指的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掌握教材感到有困难的地方。两者很多时候是统一的,有时则各有所指。10、备练习,抓住相关点。教科书的每一课后面都穿插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有些教师还为学生选订了“配套练习”“随堂练习”什么的。作业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并在训练中提高指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不从巩固教学成果、检测教学效果的前提出发,通过备课精心选择练习的话,在良好的愿望和教学效果之间就会出现差距,就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为了消除这些“练习不良症”,必须抓住练习的相关点........,其中包括:(1)突出对应点,即与本单元本课密切对应的最能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要占到一定的份量。(2)吃透联系点。就是说要解答本课的练习需要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脑海的生疏程度如何,怎样诱导等,要在备练习时设计适量的辅助题目。(3)强化易错点,在备课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出差错的原因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相关的小练习在布置作业时加以强化练习,以此警示学生,避免出错。二、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组课文教学的设想:(一)学科任务: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组选取的是人文性非常浓郁的文章,反映了人间许多美好情感。因此,这组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更应该关注的是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情感之美,让学生有独特的心理感受。(二)年段特点:中年级是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承上启下,既是对低年级训练的巩固和提高,又为高年级的训练打基础做准备。中年级教学的成败与否,对整个小学阶段的质量关系很大。三年级处于中年级的前期,教学既要注意与低年级的衔接,又要为中年级后期做好准备,并与之共同完成由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度。(三)教材简析:本册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2、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后试着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本组教学内容及重点要求:本组由导读、课例及积累运用三部分组成,其中课例有2篇精读课文《小摄影师》、《中彩那天》,2篇略读课文《可贵的沉默》、《第六颗钻石》,积累运用有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1.学习本单元的27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并能联系有关语境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2.通过读句子体会“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用法。3.初步认识谚语,并学习积累谚语等名诗佳句。4.根据课文内容续说故事,想像要合理。5.在阅读课文时试着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解决。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人物的美好感情,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四)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就教材本身来说的,主要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掌握的教材重要之处。教学难点一般是侧重学生来说的,指的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掌握教材感到有困难的地方。两者很多时候是统一的,有时则各有所指。本册教科书的学习重点是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和学会语言的积累,就此而言,确定本组的教学重难点为:(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进而体会句子意思,把握课文内容;(2)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懂得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努力做一个善良的、诚实有信的人。体会人物的美好感情,学会怎样关心他人、以诚相待;(3)正确读写生字词;(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五)课时安排:精读课文4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积累运用5课时,共计11课时。(六)教学建议:对于精读课文1、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以读代讲,以读促解,以讨论交流悟情入境,诵读感悟,读懂课文。怎样读:方法上——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形式上——自读:自由朗读,可以高声读、低声读;可以快读、慢读。自读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评读: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试读,读读评评,读评结合,让学生巩固生字读音,熟悉课文内容。领读:教师或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带领学生读。如果让学生轮流领读,带有竞争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热烈生动。讲读:以读带讲、以讲促读、寓讲寓读的讲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品词品句,深入细致的理解课文内容。演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或借助表演朗读,丰富的语调,形象的表演,再现课文情景,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可贵的沉默》可以在未接触课文时,师生直接进入整个情景,(设计与课文相同的问题)然后再对照课文来学习。本组课文具体可以这样进行教学:(1)初读略粗,留有余地(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初读正音)初读课文是了解性的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的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一件什么事。深层次的问题不要涉及。以《小摄影师》为例,对于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这个问题就不是一读课文就明确得了的。(2)次读稍细,重点部分多着力(借助插图,导读感悟)(次读解义)在指导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要精当设计提问,着重帮助学生理解有对话的重点部分和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中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的内容。如:《第六颗钻石》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这个失业者是好人还是坏人?”来展开讨论,从而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这句话。(3)角色演读,体会感情(再读悟情)(4)巧设疑问,(后面的问题设计中讲要讲到)升华感情(四读入境)怎样才算懂:1、体会字词意思;2、体会句子意思;3、把握主要内容。2、教师精要“点讲”,品词析句,使学生形成感受。怎样讲1、自读之前启发讲2、重点难点着重讲3、疑难问题明确讲4、合作学习提示讲5、总结之时补充讲讲什么1、每组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相似之处,但阅读的要求及重点不会完全一致。在学生自主阅读前,简明扼要的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提示阅读方法及注意事项。比如:《小摄影师》的阅读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组集体备课发言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9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