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学语文3篇)乱花渐欲迷人眼——诗歌意象意境之我见浙江省开化中学徐永娟【内容提要】文章就如何识别意象和意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意境的概念比意象大,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但意象又不等于意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关键词】意象意境领悟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象:意境。——《现代汉语词典》以上是意象、意境两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对“意象”就简单解释为“意境”,可以说对此并未加以区分。很多人也把“意象”“意境”混为一谈。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这种解释大概是从清代开始的,清代有一位画家布颜图,他就把“境界”规定为情景交融。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和其他一些著作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也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另一个概念,就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而“意象”的基本规定就是情景交融。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因此任何艺术作品都应该情景交融。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意象”“意境”这两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中国形成了与西方世界的“再现”不同的古典美学思想——“表现”。这就决定了客观外物(含想象、联想中的事物)往往为文人内心情感所浸润。于是,“意象”这一美学概念产生。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认为谋篇须“窥意象而运斤”(想到“意象”而进行写作)。尽管其“意象”含义(想象中的境界)与后世诗学中“意象”不同,但毕竟触及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质。难怪西方意象派诗人庞德说:“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那么,什么是“意象”?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意象”包含“意”与“象”两个方面。所谓“意”,指诗人主观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感情(情、理);所谓“象”,指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生活中的景物、事象、物景,声音、色彩、气味以及想象中的万物皆属此列。“意象”便是创作主体关于意、象的审美创造的产物。由于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是“表现”,在“意”与“象”之间,“意”是“象”的主宰,“象”是“意”的载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刘熙载《艺概》),此语也适用于诗。当然,此时的“烟霞”、“草木”也便是意象了。“意境”作为文学理论的概念出于唐代,但它的思想渊源早就存在于先秦以来的典籍中了。《周易•系辞传》提出“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命题。认为用抽象的概念不能表现清楚、表达充分的含意,可以用形象表现出来。第一个明确提出“意境”概念并对其内涵加以说明的是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镜: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明清时期的理论家们,更从情景关系上对意境论进一步深化。明代谢榛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四溟诗话》)清初王夫之“情景交融”说曰:“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那么,作为审美至境的“意境”等于“意象”吗?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意”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又称“胸中境”。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心中之一境界”,就是主张情感是人的“胸中之境”的。“境”是外在客观的物象,又称“眼前境”,它是人主观感知并用以作为表意的寄托物。意借物来表现,境靠意来触发,二者是紧密结合不可分离的。以张继《枫桥夜泊》为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由残月、乌啼、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夜不能寐的游人等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以及诗人由外物引起的一片思乡之情。画面的远景是即将落去的残月、乌啼(地名)、寒山寺,近景是江枫(江桥、枫桥)、渔火、客船,这是诗人的“眼前景”,即外在客观的物象;“霜满天”应是诗人的感觉,还有声音——寺庙里的夜半钟声,以及蕴含在景物和声响中诗人的愁思,这就是诗人的“胸中境”。“月落乌啼”、“江枫渔火”,霜露笼罩的夜景,静寂、清冷;被静夜的寺庙钟声激起的“客船”上诗人的心情,更是孤苦、愁闷。诗中的远景、近景、声响等,都是由诗人心中的“意”沟通的。“意”的核心就是那个“愁”字。试想,如果不是诗人有无限的愁思,怎能对“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的夜景如此敏感?如果不是诗人有孤苦、愁闷的心情,怎么能够感到冷气袭人、霜露满天呢?如果不是诗人思乡心切、卧不成眠,又怎能感到深夜的钟声已经“到”了客船呢?正是“意”与“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便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阅读诗歌,认识诗中的“眼前景”是比较容易的,但不能解读诗人的“胸中境”,就很难体味诗歌意境的奥妙。分清意象、意境的概念是前提,学会鉴赏是关键。而要鉴赏还应了解意象的分类,诗歌意象塑造的作用以及传统意象的特殊内涵。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自然意象以自然景物为象,包括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鸟兽鱼虫、风雨阴晴等等。社会意象以社会现象为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和人类生活景象,以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曲折反映的神仙鬼怪的景象等。诗歌意象的作用大体上有以下几种: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2、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3、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了解诗歌传统意象的特殊内涵。例如:月亮——思乡的代名词。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莲——爱的表达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杜鹃鸟——凄怨哀伤的象征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柳——离情的象征除此之外,意境的营造方式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有意境的好诗,一般都写得情景交融,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意境创设一般有以下四种形式:1.触景生情,情由景生。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头两句写景,写天气的骤变:“千里黄云”,北风狂舞,大雪纷纷,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后两句是诗人安慰董大的话,意思是说不要为前途发愁,天下认识您的人多得很呢!安慰之语看似平常,其实表达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2.缘情造景,景由情生。此类诗一般先抒情后写景。如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诗歌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展示,以凄清的笔调渲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砧杵、秋山、荆榛、寒雨,是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他用怨恨伤别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抒情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3.景语情语,情景交融。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却是句句抒情,情蕴涵于景,情景融为一体。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4.景略情在,直抒胸怀。有些诗词,表面看来,全是抒情,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而直抒胸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是完整的。那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诗歌的意境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形象、画面是意境的窗口。诗歌的意境创造依赖于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假若我们把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诗中意境的本质内容,那么分析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认识其艺术形象,将学生引入意境,就必须从窗口入手。在诗里,往往出现两方面的生活画面,即两个方面的形象,一是诗中描绘的人或事物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二是诗的内容所表现的诗人的形象。如贺铸在他的《青玉案》一词中写道:“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巧妙地借用了眼前的烟草、风絮、细雨来比喻一腔闲愁,特别是“梅子黄时雨”,要知道江南梅雨时节的雨,那是怎样日夜飘洒、朦朦胧胧、无休无止啊!诗人的形象就融化在这巨大的背景之中了。2、意境的创造与诗人情感。诗中抒发的感情是诗人写诗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均熔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所以进行诗歌教学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例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句,借花香鸟语之美景抒感时恨别之悲情,来自于安史之乱的独特感受。李后主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反映的都是这个特殊人物在国破家亡这种特殊环境下的感时伤怀的特殊感情。学生了解到诗人的身世、经历,就能设身处地去领会诗人彼时彼地的思想及心情,并与诗人产生共鸣。3、意境的构思与写诗背景。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不分析其背景,就难以了解诗中感情的基调。鲁迅先生说:诗人感物,发为歌咏。诗人抓住生活中那些动人的能启发人思考的片断,运用原有的生活积累,加工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或形象,以构成能唤起别人美感的意境。因此,要领会诗的意境,就必须分析诗的背景,从中认识诗中艺术境界的氛围或情调。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不了解唐代安史之乱,不了解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就体会不出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圣人胸襟。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如不了解李白“赐金放还”的经历,不了解他在“求仙访道”背后的出世入世的矛盾,就感受不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品性。学生若认识了这些背景情况,把握了诗歌的基本情调(或氛围),就能为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奠定基础。4、意境中的画面与形象是用诗的语言描绘的。分析诗歌的意境首先要分析诗歌的语言,理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找出句子之间思想感情相互关联的因素,切忌架空分析。由于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及诗歌句子结构的特殊性,分析诗歌的语言,要讲清关键词语,弄懂修辞手法及诗中典故,并注意诗句语法上的特殊性等。抓住这些关键字眼,深刻挖掘,才能真正进入诗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论文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9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