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技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技能近年来,随着基本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需求,越来越需要教师不仅娴熟地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技能、方法,如:导入、讲解、提问、强化、调控、结束、反思等技能;而且须要拥有与新课程、新课堂相适应的新技能、新技巧与新方法,如:问题情镜创设、促进课堂互动、促进学生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课堂合作、诱导学生课堂参加、课堂生成、发展性评价的技能技巧等。一、问题情镜创设的技能技巧(一)问题情镜的含义: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镜条件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情镜”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镜。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教学活动的环镜,产生学科行为的条件。语文阅读教学情镜的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设计和使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涵与表达特点,提高教学效率,品味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创设问题情镜,实现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策。古训盗:“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陶行知先生说的“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正是这个盗理,而创设问题情镜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可行、开放的情镜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镜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创设问题情镜,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二)好的问题情镜的标准1、设计精巧。成功的老师必是洞察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了新颖角度,通过巧妙的设计,触动了学生心底里最敏感的神经,感于目,会于心。2、设计精炼。创设情镜本身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它是用来促成学生与文本对话,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教材语言的一种手段,因此一定要注意用时的经济,力争把用于情镜描述或展现的时间压缩到最少,否则耗时过多,必然挤占了学生潜心会文的时间,是得不偿失的。3、设计精细。用于创设情镜的每一幅图景,每一首曲子,每一句话语,每一件实物必须反复斟酌,氏笋与文本的内容合辙?氏笋会引起歧义?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事先一定要做细致的调试,否则一旦课堂上出现不能正常播放的意外,学生的情绪会受到极大影响,教学的“情意场”就被破坏了。4、设计精美。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更注重形象性、欣赏性和感悟性。因此,教学中对情镜的美感要求更高,要将形象生动的画面,逼真感人的影像,优美动听的音乐,绘声绘色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获得美感,形成审美体验,促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调动起情趣,激发起智趣,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明确对事物美的实质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富有诗情的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新课程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诗意追寻。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通过评价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撞击,使学生能“尊其师而信其道”。一、倡导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提升评价质量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老师说:学习了《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大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有的说:我觉得爱听好话不好,容易上当。教师评价:你说得真好。有的说:我觉得乌鸦自不量力,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长得什么样,还得意极了!(哄堂大笑)教师较尴尬,但为了不打击发言积极性,还是鼓励道:你说得有道理。有的说:我觉得狐狸很聪明,而且我懂得了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东西,而别人不给时,你要多动脑骗他高兴,让他自动送上门来。教师夸奖:你的想法有创意,能联系生活实际,真聪明。反思:无原则的激励评价,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非常惊喜地看到,教师过去那种简单、粗暴、挖苦少了,冷面孔少了,而多了一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经验,帮助、激励学生树立自信、挖掘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有些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课堂中出现的情景,在某些公开课中尤其多见,教师试图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唯恐一句否定便使课堂出现冷场。学生也没有了以往怕被老师批评的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反正说了就能得到表扬,有些学生甚至不顾课文内容,不仔细领悟问题方向,只顾新鲜。而此时,我们教师的评价语是“真好!”“你真棒!”“真了不起!”“你的想法有创意!”“你真聪明!”一味地激励。简单的肯定,极少对学生的回答说“不”字。似乎否定学生的回答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学生的“体验”并不都是完美的,学生的多元反应也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他们对生活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消极的、不健康的。例如该例中的学生的“体验”偏离了课文的价值取向,产生投机取巧的思想。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很多时候,这种缺乏准确性的流行评价语,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思维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维误区。教师眼里只盯着答案的“多元”“独特”,没有启发引导的意识,虽然体验是独特新奇了,课堂是民主、开放了,可“狐狸”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在学生的思想上必然造成混乱,如果十几年后,这个班的学生中真的出现几个“聪明、机智”的狐狸,这种只顾“独特”体验,不问“价值取向”的课堂评价,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呢?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只为这节课,还要为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根基。因此,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教师的教学评价要重视这方面的导向。语文学习是生成性的,建构理论强调学习的生成性,语文课程建构性评价中的“建构“是一种生长性的“建构”,既包含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既是已有知识的建构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又是一种生长,它主要是通过评价发现学习者的闪光点,“照亮”他们认识上的模糊与误区,让他们在主动建构中,使认知情感趋于成熟。在该例中,教师既要发现学生思维的与众不同,更应通过评价“照亮”他认识上的误区——得不到别人的东西时,用欺骗的手段获得,教师可如此评价:你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值得赞赏,但你打不打算学习课文中的狐狸呢?这样的评价肯定了该生多元思维的优点,又引导他重新思考其体验,促使他在再度审视自己的思路时,主动建构正确的认识。他会想:我要是像狐狸那样,那不是要成为人人都讨厌,没有朋友的坏家伙吗?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用这样的办法只能骗一次,而且别人都会讨厌它,不信任它。我才不会向它学习呢。”此时,他心里已建构起正确的价值观:要做个诚信的人。认识与感情也逐渐趋向成熟。这样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生长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评价,是有高质量的评价。二、发挥评价的建构功能,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课文《浅水洼的小鱼》,看谁读得好!第一个学生拿着书读了一遍,教师评价:你读得真棒。“小青蛙表扬他”(示意学生表扬)。学生机械地齐声喊道:”呱,呱,顶呱呱。”第二次叫了一位朗读能力差一点的学生,他有点紧张,读得没有激情。教师随即说:“你要继续努力,谁还来试试。”于是此生低着头坐下。第三位是女生,声音清脆,教师给她的评价是:“你读得真有感情,我们向她学习。”于是学生齐声呼喊:“向你学习。”反思:“雾里看花”的模糊评价,引导价值有几何?一节课下来,掌声、喊声、表扬声,不绝于耳;“真棒”“顶呱呱”“真有感情”交相辉映,课堂气氛热烈,似乎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学习自立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我们也应理智地看到这些漂浮在表面上的模糊评价,在学生学习中起的引导价值有几何?原来低沉的课文格调也被激扬的表扬声淹没,课文朗读反而显得不伦不类。“真棒”学生真棒在哪里,不知道,“真有感情”,学生朗读何处感情处理得好,没点出,充满怎样的感情,弄不明白,只能是“雾里看花”。此时的激励性评价只是起到单纯的肯定作用,而那些被表扬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不到深化,还是停留在原有水平,却自鸣得意;有些因得到表扬,而不时地眉飞色舞,却不知下次应如何适用朗读技巧。再看那位读得不怎么样,令教师不太满意的学生,他更会因此而摸不着方向。原本朗读技巧没有掌握好的他,在当众“献丑”后,没有得到老师的点化,让他朝哪个方向”继续努力”。难道我们的教师只听得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的表演,却不能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给予点拨吗?这些判断式的模糊评价,没有起到提升和延伸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推进作用。这样的评价是肤浅的,与学生学习发展无多大引导价值。作为语文教师,在贯彻新课程理念时,不应只从概念上理解,从形式上改变,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本质,从文本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习有困难者给予点拨,给表现优秀者在表扬的同时,还应帮其反思经验,再提供指引,帮助学生提升,延伸学生思维空间,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建构知识、技能与文化心理。这就需要教师们进行建构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判断、提升、延伸功能。这里的判断,不只是好不好,对不对式的简单判定,而是在辨是非中帮助学生总结、反思经验。如果教师对第一位学生评价:“从你低沉的语气中,我听出了你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难过。”相信此生会主动建构起朗读此类情感基调句子的经验,并巩固下来,对以后的朗读具有启发性的作用。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建构知识和经验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方法,发挥评价的提升作用,如“你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中,把自己当做那条小鱼,所以读得那么有感情””你真会思考,善于用xx的方式思考问题”“你能联系课文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来思考,真不错””你的回答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xx。”建构性评价以建构为目的,评价过程中寻觅帮助学生建构的路径,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助学生延伸思考的空间,如教师叫几位学生朗读后,可先肯定他个性化的理解与表现,再把他们的思维性向深度引——如果你就是这条鱼,你能说说当时的感觉吗?向广度上引——你(小鱼)面临这样的处境,想到了什么?向长度上引——故事会怎样发展。这样的评价和诱导,就是建构性的,如果教师一味地只是表扬读得好,就只能让学生在原地踏步,不利于他们进入故事的情感世界中去体验,不利于他们主动推进学习过程。(三)情镜化与学科化的关系1、恰当的情镜是进行学科化的组成部分。一般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镜只是一种手段,除了体现学科内容之间、课堂学习与现实之间的必然关联,体验其中的学科内涵,才是其真正的目的。因而,教师不应该对情镜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创设的情镜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比较具体、明确。一方面要及时从生活情镜中提炼学科问题,切记在情镜中“流连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情镜的趣味性为教学服务,不能‘浅尝辄止“,把情镜的创设只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和“敲门砖”。2、情镜化是为了更好地学科化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情镜化是为学科化服务的,一方面,恰当的情镜可以给学生提供良该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特别地,将即将进行的学科化活动变得有趣、富有探索性;另一方面,情镜化是构建学生已有经验、现实水平到即将获得的学科经验和学科水平的桥梁,而且这种情镜素材往往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即将学科化的知识、技能、方法、思维、经验等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有时我们会发现,老师们常会不约而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技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0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