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201512)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2015.12.)一.填空题:(每空1分,试卷分值10分)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4.汤来贺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是对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补充和细化。5.《孙子兵法》全书由13篇构成,它们首尾呼应,层层递进,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其中首篇是《始计篇》。6.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305篇。8.屈原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9.唐代的高适、岑参、王昌龄和王之涣被合称为“边塞四诗人”。10.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11.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13.历史上的“四大书院”指的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14.孔子被后世誉为“圣人”,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朱熹则被后世称为“季圣”。15.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反映了孙子的“”思想。16.《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17.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一句化用了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一句和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18.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为宋词婉约派正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19.庄子,名周,为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为南华真人。2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1.人生到处知何似,杀死飞鸿踏雪泥。22.《新亚学规》的制定者是钱穆。23.儒家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孔子的基本思想围绕着“仁”和“礼”展开。24.《橘颂》选自《九章》,是我国第一首咏物诗。25.《诗经》与楚辞被称为我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前者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后者则开创了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26.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27.老庄思想体系的构建都是源于对“道”的本源性探问。28.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一句化用了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一句和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29.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30.《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共81章。3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2.《诗经•召南•摽有梅》最突出的是心理描写。33.与中原地区信仰龙不同,楚文化的图腾是凤凰。34.《诗经》与《离骚》被称为我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前者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后者则开创了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35.历史上的“四大书院”指的是“白鹿洞书院”江西、“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河南36.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尓王和《麦克白》。37.唐代的高适、岑参、王昌龄和王之涣被合称为“边塞四诗人”。3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句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二.判断题:(每题1分,试卷分值10分)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论语》中的名句。(错)2.在《道德经》中,老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车毂、陶器和房屋为例来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对)3.词史上,被王国维评价为“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对199)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曾子的名言。(错)孔子的话5.《坛经》是唯一一部被尊称为“经”的中国佛教著作,是由禅宗六祖慧能说法,其弟子法海集录而成的。(对)746.孙武就是孙膑,著有《孙子兵法》。(错)7.《诗经》有“六义”,分别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指诗的体制;赋、比、兴则指诗的表现手法。(对)8.《哀郢》是选自《九章》,是屈原投江前的愤忧之作。(错)9.李商隐的《无题》诗主要展现的是微妙的心理活动,具有朦胧多义的特点。(对)10.“京派”与“海派”文学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两大流派。沈从文的《边城》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品;而张爱玲则是“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对)11.老子用“散材”这个寓言来阐明“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的辩证关系。(错)12.《孙子兵法》深受老子道家思想影响。(对)13.“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用香草、清泉和松柏等事物象征山鬼的高洁品质。(对)14.《诗经》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游牧文明的特色。(错)15.庄子和孟子都擅长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对)16.在屈原所作的组诗《九歌》中,《云中君》是唯一一篇不是神话题材的作品。(错)是神话题材17.在《红楼梦》“群芳开夜宴”这一情节中,曹雪芹用“抽花签”的方式对大观园中的女孩子的命运作了暗示。(对)18.“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欧阳修的观点。(错)王国维的观点19.在宋代婉约派词人中,柳永以写作俗词和慢词而闻名。()20.在《人间世》中,庄子假借孔子提出其“坐忘”学说,来表达他的处世智慧。(错)21.辛弃疾与苏东坡并称“苏辛”,但二人的词作仍有明显的不同,后人称之为“苏旷辛豪”。(对)22.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主张“以民为本。”(对)23.在《谋攻篇》里,孙子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对)24.令狐冲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错)25.《郑风•女曰鸡鸣》用对话的方式表现了一对并不富裕的小夫妻的日常生活场景,其中广为流传的名句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错)26.楚文化深受当地“巫风”民俗的影响,呈现出泛神论的特点。(对)27.从《世说新语》中,读者可以生动地感受到魏晋名士的“魏晋风度”。(对)28.在宋代婉约派词人中,晏殊以写作俗词和慢词而闻名。(错)29.王维诗的最大特色是诗中透露出的“禅意”,因而被称为“诗佛”。(对)30“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是蔡元培先生对大学的定义。(对)31.“庄周梦蝶”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的《人间世》。(错)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孔子的名言。(错)孟子的名言33.“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反映了儒家的“治学”思想。(对)中庸34.《孙子兵法》又叫《三十六计》,系统阐述了我国古代战略思想。(错)35.流行歌曲《青花瓷》是由周杰伦作词作曲并演唱的。(错)36.《诗经》中的战争诗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对于战争的崇尚。(错)37.我国文学史中“香草美人”的传统是由著名诗人宋玉开创的。(错)屈原开创38.初唐四杰指的是唐代初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的合称。(对)39.所谓“近体诗”或“今体诗”指的就是格律诗。(对)40.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中伟大的女神,她的主要功绩是开天地和补天。(错)三.名句鉴赏:(每题8分,试卷分值16分)1.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此诗出自【诗经•王风•黍离】〔一分〕,一位士大夫在……徘徊看见庄稼长的很茂盛,而庄稼长的地方是以前的庙堂,随着庄稼生长,十分忧郁,抚今追昔,伤逝旧国的郁闷无处发泄,于是写下这首幽怨的诗,排遣内心的愤懑之情。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面对眼前青山产生种种遐思,面临人生种钟遭遇,由忧虑……转到骄傲不屈,即使……依旧不改其志3.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出自【诗经•摽有梅】用树上的妹子还有七成暗示时光的扭转也暗示女子青春的短暂希望心上人寻找一个佳期来提亲,是女子闺中自怜之诗以花草的盛衰来比喻青春的流逝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韩愈•左迁至蓝关】归途茫茫不知家何在,表达为皇帝一心做事却得不到好报,而马在雪地人不到路,也是骑马之人的迷茫,可谓字字含情声声含泪,悲壮难忍,初衷不改的决心5.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出自【诗经周颂•良】农人耕种希望,对生命勃发的喜悦和热爱,展示农耕生活的情致,展示生活的情貌,一副秋收图跃然纸上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苏轼•贺子游•】人生生在此却要到哪里去呢?伤感找不到方向,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像一只大雁,无论什么人做了什么文章也好最后还是要消失,对未来不可知的迷茫引起人民的长久思索,认为人应该有超然的心怀从容的心态,7.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出自【】到南边的田地去送饭,虽然很累但却很快了,四.问答题:(每题12分,试卷分值24分)1.老子讲“道”既有玄理也有理趣,他用比喻的方法来解释“道”的存在特性,比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挻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你觉得这一系列的比喻阐述了“道”怎样的特点?道的存在像……看是中空却又充盈着万物,道周留于宇宙中不是实际存在,却又在不断超越,道的的变化无穷和有相辅相成,有无是相符相生的,不断自我否定才能不断超越,不能执着于器皿2.孔子一生提倡复兴周礼,而周礼的核心就在“仁”的追求,请你谈谈孔子“为仁”的思想。仁就是人,仁政要让老百姓真正成为人有人的自由与尊严,孝悌是为仁的根本源泉,是人和他人关系的规范,仁是使众人都能得到爱,3.怎样理解庄子在《人间世》篇所讲到的“心斋”的思想?心无杂念,扫除杂念,4.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中有不战而一统天下的理想,他是如何在他的政治主张中实现的?5.《论语·子路》篇中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你怎样理解孔子的心理?6.孟子面对言必称利的梁惠王,提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在今天的时代意义?7.人类古往今来都要面对终极思考,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他把这个终极指向了“道”。在二十五章中他写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请问你如何理解这一章中所谓“道”的存在?五.作文:(40分)(一).根据以下材料,围绕大学精神进行自由思考和创作。要求:①题目自拟,结构力求完整,内容切实。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字数800字以上。1.“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网易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学习只为考试找工作,70.5%受访者认为当下大学生学习功利性太强。3.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教育。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准。(二).根据以下材料,围绕古代典籍和经典文本的阅读进行自由思考和创作。要求:①题目自拟,结构力求完整,内容切实。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字数800字以上。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类型和档次的书籍铺天盖地,网络传媒使各类信息的传递更为迅捷。面对庞杂的文化市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书籍方面无所适从,出现令人堪忧的状况,如满足于到口即消式的“快餐文化”:不看元典,只看翻译的白话文;不阅读原著,只看根据原著拍摄的影视作品,或只看提要式的简介;不翻检、查找原文,只通过网络搜索获取简单的信息资料;不看专业的、高雅的书籍,只看通俗类、低档次书籍等等。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消解”文化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复习资料(2015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0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