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论大学语文的本质特征周金声赵丽玲(湖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传播系,武汉430068)(本文系教育部2008年-2010年科研项目08JA740019《大学母语教育与ZHC协调发展研究》的成果之一。)摘要:大学语文是基于语言的学问,比之其他人文社科更关注语言如何承载的规律和传播的效果。大学语文有知识性与感悟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读思说写基本功与文史哲艺综合知识的统一等三大特征,它是涉及语用学、文学、写作学、文化学、哲学、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教育。关键词:大学语文本质特征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如何认识大学语文的属性和范畴,持怎样的语文观,是搞好大学语文教育的起点。通常认为“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及文化在内的言语学科体系,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体。”①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是大学语文的基本特性,而着重研究语言文字承载和传播信息的规律及效能是其本质属性。哲学、史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也都要以语言为载体,但他们关注的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而语文不仅关注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更关注语言如何承载的规律和传播的效果。后者正是语文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根本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是指导人们理解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侧重于语言现象,包括语用学、修辞学等,属语言学范畴;侧重于综合性,包括语用学、文学、写作学、文化学等内容,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学语文。除了以上根本属性以外,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还有以下重要特征:一、知识性与感悟性的统一语文有工具性的作用、知识性的内涵,但语文决不是单纯知识性的,语文更多地以直觉的形式呈现,以知情意统一的特质存在,有着超知识的感悟性。现代哲学、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语言远非工具,语言远非一个知识系统。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胡塞尔强调“语言是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先验性条件”。也就是说语言是构成认识的条件,又是构成意识的部分,甚至是意识本身。语文所涉及的许多是“非真理性知识”,它是建构的,是“约定俗成”的;对于语文实践来说,重要的是获得这种建构的智慧,“约定俗成”的智慧,或称之为“语文素养”。如果没有获得这种智慧,你就是将一些基础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能写出像样的文章,甚至还无法理解诗文的基本意蕴。②比如就一句话、一首小诗,其能指和所指的意义都是需要用心智去领悟的,在不同的语境、背景乃至心境下,其意义效果可能截然不同,更别说创造性阅读了。物理知识与历史知识都是“真理性知识”,它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必然规律,掌握了这种“真理性知识”,也就可以说掌握了物理与历史的某些规律,就可以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去,我们主要是在工具论的指导下将语文的认识局限在知识性质的范畴,其实是偏颇的。这是语文教育长期陷于讲知识、考知识而没有切实提高学生语文智慧能力泥沼中的根本原因。实际上,语文作为一个教学的科目,其中既有知识性的内容,还有更丰富的超知识的智慧性。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所以叶圣陶十分重视语感培养,吕叔湘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认为只有这样,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2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③这可以说是抓住了语文的牛鼻子。王尚文说:“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遐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④这种心理机能就是叶圣陶提到的“灵敏的感觉”,一种直觉,“一种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⑤也就是一种语文智慧。具备这种直觉智慧,在一听一读之际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在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等,似乎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现代心理学认为:语感是在大脑皮层上建立的相应的巩固的言语动力定型。而“言语动力定型中,构成其特有的动作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动作,是按一定的程序构成的,因而,当这种言语动力定型建立并巩固之后,某种言语活动信号一旦出现就可以自动地引起这一言语动力定型内各个动作的反应。”⑥这正是语感迅速直接地认知语言的心理基础。语文教育就是要努力培养和促使学生形成这种言语活动联系系统。从这种迅速直接的感知看,语感是感性的;从它涉及的广度看,语感离不开主体的知识面;从它深刻领悟、把握言语的能力看,语感又是理性的。语感其实是感性和理性、知识性与超知识感悟性的统一。“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直觉中潜伏积淀着逻辑理智基础,这样就可以在感性直接关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⑦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信息交流,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感能力的高低又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思维离不开良好的语感,言语活动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因此,不少语文专家认为,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二、民族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曾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过这样的归纳: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结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语言则是文化的一种条件。“首先,这是从历时性方面来看文化的条件,因为我们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大多是通过语言”;“另外,从理论性更强得多的观点来看,语言之所以可以说是文化的条件,是因为语言所赖以建立的材料同文化所赖以建立的材料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逻辑关系、对位、相关性,等等。由此观点来看,语言好像是为那些相应于与文化的不同方面的更复杂的结构奠定了一种基础”。⑧无论哪个民族的人群,其汲取知识、交流情感、传播文化等等,都对语文形式有着深度的依赖,语言是比文化更基础的东西。语文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文活动方式”,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就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由语言提供基本成分和结构的。因此说,语文在各种人文活动中居基础地位,语文最能体现人类精神活动的人文性和人本个性,也最能体现人类族群差异的民族性。同一民族的语文,不仅具有约定俗成的同一性,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而且在语文活动中,始终存在着丰富的情感活动的参与,具有人类群体间双向互动性、不断反馈的思辩性。从语文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角度上来看,思维是一切人类语文活动的天然内核,而语文,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类灵动思维的稳态外壳;通常,一个民族的语文,是这一民族鲜活思维长期发展的结晶,并因此鲜明地烙上了该民族的民族思维特点。语文活动主体是人,语文运用中的互动,带有强烈主体色彩和灵动的悟性,而且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媒介的人而言,还具有能动的发展和调适的功能。语文作为人生命的工具,从呀呀学语起将伴随一生一世,而且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语文,都渗透着语文的作用。语文最大限度的载负着本民族丰3富的文化、思想和情感内涵,是传播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载体;语文是人学,最有利于培养人的美好情感,提高人的修养,获得人的身心健康,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难以相比的。母语和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母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语文素质则是文化科学素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以教学科目出现的语文,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或者是母语的教育,它除了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之外,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成员智育、德育、美育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源流,其中蕴涵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任务,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为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提供新的根基。弘扬民族文化,最根本的立足点是对母语的尊重;消灭一个国家的最好办法,也是消灭该国的语言文字。或许,东北人至今还痛心疾首:当年日本人在东北实行“不准学汉字,不准说汉话”的愚民政策,侵略者头目昭田龟二曾说:“派100名教师去教中国人学日语,效果可能比派100个师团去镇压更管用。”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语文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和人文教育中的深远意义。通过语言,照亮的是张扬着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生命精神的世界。对语言的这种功用,西方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有过精辟的表述:“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人存在的领域。我们只能在语言和存在相遇。语言即言说。言说即指出,让看,让听,它以显现、敞开、照亮的方式呈现世界。”正是语文的这种内在的人文属性,使语文教学本身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人文内容。从根本上说,语言文字本身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生命的符号,是人类用来传递事、理、情、志的载体,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作家思想情感的表现,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古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学过程也渗透着人格气质、胸襟境界、学识修养等各种因素,语文教学中师生的言语行为都发生在“文化背景”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心灵对心灵的塑造,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教学中的文化内涵的辐射和传承是在教学双方的感情交流与契合中完成的,经过学生的感悟与运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就能水到渠成地实现其价值。人文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应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等全面健康的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认为,人文素质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但核心素质之一应该是语文素质。因此抓住大学语文教育,就是抓住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脉搏。第三、读思说写基本功与文史哲艺综合知识的统一“听说读写”被视作语文的基本能力要素,早已公认,但我们更强调一个“思”字。“听、读”是汲取信息,是“思”的来源,但“学而不思则惘”;“思”是说写的源流,说写是思之内容的外化;没有听读,就没有思想,也就无从说写。有了思想,不会说写,说写不好,也不行,这又取决于说写的技能和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听读是汲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读更为重要。不但要多读,还要博读,才能适应信息爆炸、趋向综合的当代世界。文章与文学、文化、语言,都是语文的构成要素。在语文这个范畴内,文化的实体性所指不是别的,正是文章与文学。在语文这个范畴内,离开了文章和文学,文化只是一个“概念”或“内涵”,作为一种概念性、内涵性的东西,它只能让人领悟到,思索到,体验到,却无法使它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接触”,因而没有可教性。文章和文学、文化、语言四个范畴是相互层叠蕴涵的,它们是全息性的四个范畴。“语言结构是‘许多系统的系统’,或者说各种相互有关的范畴的‘网络’,其中没有哪个部分是完全独立的,或者完全从属于另一部分的。就语言来说,在把一切都学会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⑨因此,4无论持什么语文观,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文学作品和名著,都是根本性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读思说写能力是其基本功。语文不同于文学,语文不仅要给学生情感美的滋养,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同时也要给学生语言文字的方法与技巧。纯文学重在感悟,而语文课要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力体系。其中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育本质上不是培养小说家和诗人,而是经由‘文学’把握汉语的阅读和写作。”⑩语言能力是指以语言积累为基础、语感培养为指向的实践性能力,分别表现为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耐心专注地倾听、文明得体地表达和沟通、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感情真挚、条理明确、追求独特感受、有创意的写作能力,以及全球化时代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思维能力则是与语言能力互为表里、同步发展的,由于课程评价趋向注重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和发展性,故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型语言能力之发展,必然内在地刺激着个体思维能力之成长,并进而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本质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0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