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山东省兖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阶段教学质量检测试题2
用心爱心专心山东省兖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阶段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题,45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相关背景是①社会处在大变革时代,思想非常活跃②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强大自身纷纷招揽人才③“学在官府”逐渐发展到“学在民间”④思想界各派逐渐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亦”,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3.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才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4.“朝三暮四”这一成语反映了庄子A.齐物”的观点B.“逍遥”的人生态度C.天与人“不相胜”的观点D.对社会的不公平持鄙夷态度5.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A.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趋完善B.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C.“仁政”最终取代“法制”D.封建统治思想日趋成熟6.太学的创立有利于儒学的发扬光大,关键因素是A.太学是中央政府的官办学校B.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逐渐形成用心爱心专心C.儒学教育被官方化和制度化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7."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即匆忙开科取士。其政治用心,正如时人所云:"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上述材料反映清政府实行科举考试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官吏来源B.束缚读书人的思想C.消磨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清意志D.控制中外文化交流8.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在于A.国家处于分裂状态B.中央集权受到破坏C.佛教、道教的流行D.儒学思想趋于衰落9.程朱理学与汉代儒学的关系是A.完全更新B.因循守旧C.继承和发展D.外在形式的变化10.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由此形成了A.经世致用思想B.工商皆本思想C.格物致知思想D.民主革命思想11.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人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12.“(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A.商周B.春秋战国C.唐末宋初D.元末明初13.2007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2周年,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14.“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这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初始者是A.司马相如B.孔子C.屈原D.扬雄15.水浒文化也是济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小说《水浒传》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浒传》的问世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B.《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水浒传》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D.《水浒传》为英雄传奇小说创作树立了楷模用心爱心专心1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A.行书B.隶书C.篆书D.草书17.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18.如果看到下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圩D.严复19.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20.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影响有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②改变了封建制度③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④使中国走了资本主义道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1.下列对应不准确的是、A.李大钊——自由与专制不能并存B.陈独秀——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C.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D.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22.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用心爱心专心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23.《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至此,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宣传发展到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阶段。对这种宣传转变起直接促进作用的是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巴黎和会D.俄国十月革命24.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短短20多年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①实业救国思潮②维新变法思潮③民主共和思潮④社会主义思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5.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⑧④26.新三民主义是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有①明确了反帝目标②民权主义中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③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④核定地价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7.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始终注意反对“左"倾错误思想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28.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29.下列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l30.下图为1998年长江发大水,解放军官兵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奋力堵截九江大堤用心爱心专心决口的情景。这一画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个方面的内容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代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注意事项:1.第1I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题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非选择题(共55分,31题16分,32题11分,33题14分,34题14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莲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裹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用心爱心专心(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6分)(3)概括材料二中李斯的言论与材料三中董仲舒言论的异同。(8分)32.阅渎下列材料: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我还害怕什么灾祸吗?我担心的是祖国遭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声叹息泪流满面,是为百姓的多灾多难而伤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心中总是牵挂着祖国的安危,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请回答:(1)材料所选诗句主要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情怀?(4分)(2)许多人都喜欢用屈原《离骚》中的哪一诗句来激励自己?表达屈原怎样的精神?(4分)(3)我国有在端午节划龙舟、吃棕子纪念屈原的习俗。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你认为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与宪法,互不相涉也。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现。……怪诞之事实者何在?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大本”之事是也。——李大钊《孔子与宪法》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青年杂志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怪诞之事实”发生在谁统治中国的时候?这种“怪诞之事实”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在文化领域推行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西洋人“闹了哪些事”才到了光明世界?(2分)(3)中国“一切的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4)材料二中,作者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4分)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西方戴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光明在哪里?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材料二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恩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材料三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用心爱心专心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的主要救国理论和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创造的民主革命道路指什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毛泽东思想在什么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请列举两篇毛泽东所撰写的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论著。(6分)(3)材料三中所说
本文标题:山东省兖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阶段教学质量检测试题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3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