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豆活性肽综述大豆多肽通常是以大豆蛋白、豆粕为基本原料,经过酶法、化学法水解或微生物发酵,分离纯化得到的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肽的混合物,平均分子量小于1000Da,主要分布在300Da~700Da之间,其中还含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糖类、水分和无机盐等成分。水解过程中所选用的酶的种类,水解的工艺条件以及分离纯化的方法决定着大豆多肽分子质量的大小、肽链的长短、各种理化性质及其生物活性。大豆多肽含有与大豆蛋白完全相同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平衡且丰富,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多肽具有更好的生理及理化性质。目前为止,科研工作者已经从大豆多肽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到了多种具有生理作用的活性肽,它们在细胞生理及代谢功能的调节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豆活性肽的理化性质:易消化及易吸收性、高溶解度、低黏度、低抗原性大豆活性肽的种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ACEIP、降胆固醇肽、抗氧化肽、免疫调节肽、抗癌活性肽露那辛、高F值低聚肽、促进矿物质吸收肽大豆活性肽的分离纯化方法:膜分离法、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联用技术过去20年的研究表明,植物蛋白,特别是大豆蛋白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但大豆蛋白质分子结构复杂,分子量较大(80%)大豆蛋白质分子量均在10万以上,存在着溶解性低,消化率和生物效价远不及牛乳蛋白和鸡蛋蛋白等动物蛋白质。为了改善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拓宽其应用领域,故提出了大豆蛋白水解物,即大豆活性肽的研究开发。大豆活性肽在降低胆固醇方面的作用已日益受到关注,但其相应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肽研究发展迅速,其中一些生物活性肽具有降血压、抗氧化、降血糖、减肥等丰富的生物保健功能,在保健食品、生物医药、化妆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大豆肽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来源活性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其生产行业也逐渐趋于成熟,但由于大豆活性肽具有的某些特殊性,其安全性也面临着挑战。在不同食品基质和保存环境中,生物活性肽可能会降解成不同种类的肽段或游离氨基酸以及有害物质,使其化学结构和活性稳定性发生改变。同时研究报道,纳米过滤、纳米微包囊法等新技术在生产生物活性肽之前,也必须考虑技术的安全性。活性肽在生产中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对于大豆活性肽的研究开发主要集中在生产、分离、纯化和功能性方面,而相关毒理安全性评价报道较少,本试验采用常用酶解方法制备大豆肽,再经过超滤分离制成分子量主要集中在5000u以下的大豆活性肽,通过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彗星试验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综合评价大豆活性肽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其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标题:大豆活性肽综述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4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