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山西临汾新华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人教版必修2前六单元)20135
1新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杨登峰2013.5第一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战争不是游戏,不是喜剧,不是肆无忌惮的夸张和无厘头的嬉笑怒骂。抱着迎合社会上诸多浅薄“愤青”的态度去演绎戏说战争史,我们被这种喜剧战争所影响的年轻一代,会否以喜剧心态面对战争呢?回避正史的喜剧化战争史,造成年轻人“好战”和“游戏战争”的心态,完全不利于世界和平的建设和维护。材料中的观点是()A、戏说战争史迎合浅薄“愤青”会误导年轻人“好战”B、戏说战争史迎合浅薄“愤青”会促进世界的和平C、历史作品庸俗化导致忘却历史,民族集体记忆的歪曲D、读者在获得廉价愉悦的同时,对真正的历史越来越淡漠2、英国贵族阶层稳固,据有大量的财富,与国王在大体上保持了一种权力均衡,而平民力量成为了国王与贵族打破这种均衡体制的重要力量,在国王与贵族的权力较量与争夺中,平民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贵族在保持自我权利与财产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将民主带到了英国的政治体制中,并将英国的大众平民(日后的资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材料中认为()A、英国贵族促进民主制度的产生B、英国贵族阻碍了历史的发展C、英国贵族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开展D、英国贵族是资产阶级重要组成部分3、袁世凯数度驻守朝鲜凡十二年,在越来越困难的境地中,他有胆有识,有智有勇,竭力维护了大中国的利益。正是在朝鲜半岛的杯俎折冲,使他成为十八世纪中国政坛上的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世人盖谓“小站练兵”使袁世凯崭露头角,其实不辱使命的驻外经历才是他走入慈禧太后视野的根本原因。说他靠投机钻营而步入政坛,恐有失公允。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袁世凯在朝鲜竭力维护国家利益B、袁世凯危害了国家主权C、袁世凯的积极面高于他的消极面D、袁世凯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24、长期以来,基督教一直被看做是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的力量,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异端裁判所对一些自然科学研究者的迫害常常成为有力的的佐证。然而,饶有兴趣的事实是,从哥白尼到爱因斯坦的很多杰出的科学家确实虔诚的基督教徒,甚至是具有神职的僧侣和修道士。材料论证的是()(摘自《美国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化》)A.基督教阻碍了科学的发展B.基督教和科学不相容C.科学是宗教的对立物D.基督教在某些方面促成了近代科学的产生5、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由达尔文的进化论演绎而来的,是将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理论。认为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应被看作是以某种方式进化的有机体。这一理论被人用于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在对待社会的问题上,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政策的哲学基础。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解错误的是()(摘自《全球通史》)A.它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由变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B.成为维新派“变法图强”及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C.有利于西方的殖民扩张和种族主义的发展D.它是由达尔文的进化论演绎而来的6、美国工业革命(第一次)的条件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可说是得天独厚之处。这当然要首推它的“西进运动”。美国独立后,通过吞并、廉价购买等等手段,不断向西扩张领土。到19世纪中叶,已成为东起太平洋,西濒大西洋,北接加拿大,南连墨西哥的领土辽阔的大国。西部领土的矿产、水利和森林资源都很丰富,而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还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口。这就为它的工业化和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美国工业革命的理解错误的()A、西进运动为美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B、广阔的殖民地为美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和原料C、广阔的领土为美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和原料D、优势的地理环境促进了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7、世界上每一个超级大国在其兴起和鼎盛时期都表现出突出多元化和融合性的特征。同样3惊讶的是,每一个超级大国的衰落也都无一例外的表现出狭隘,仇外,强调所谓种族、宗教和人种的“纯化”。并非更大的宽容就一定能让社会更加繁荣,但从历史来看,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依靠种族纯化,宗教狂热,或者民族清获得过世界霸权的地位。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摘自《大国兴亡录》)A.只要有宽容的精神,就会变成超级大国B.只有具备宽容的精神,才有可能变成超级大国C.宽容的精神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发展D.宽容会导致社会动乱和国家分裂,社会上不需要宽容8、事实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以科学为导向的,其代表人物对美学和哲学精神的重视更甚于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某些思想方式。他们坚持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物。他们继续寻找哲学家们所说的能将其他金属变成黄金的石头。他们仍然相信占星术,并把它与天文学相混淆。材料的论点是()(摘自《全球通史》)A.文艺复兴存在着不足B.文艺复兴对人的重新强调导致了海外扩张C.文艺复兴促进了宗教开个和以后爆发的王朝战争D.文艺复兴体现了文学和艺术上的创新和发展9、戊戌启蒙运动以西方资本主义天赋人权学校和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原则来批判中国传统的小农社会流行的君权观念、行为模式和伦理精神,显示了近代中国人批判理性精神的觉醒与成长;而其对传统宗法等级观念的冲击和对自我独立的意义、价值的推重,又体现了近代人文主义精神。对上述材料认识错误的是()(摘自《中国近代史十五讲》)A.戊戌启蒙传播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B.戌启蒙批判了传统的君权观念C.正是由于戊戌启蒙,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D.戊戌启蒙打击了传统的宗法等级观念10、维新派面临的是帝、后二元结构,他们都有一种抱负报复,就是想把所有改革的的重任交给光绪帝,而忽略了西太后这个最不该忽略的人。此外,还有一个不该忽视的人——李鸿章,在朝中最有权力和影响的人。当时没有人呼吁让西太后主持变法,而事实上,依据后来新政的经验,也就只有他能把改革推向前进,但是所有的人都把她忽视了。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摘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4A.维新派的民主共和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中没有影响力B.维新派的主张顺应了历史的发展C.维新派的策略出现了失误D.西太后代表封建阶层的利益,不可能支持变法11、林则徐给皇上的奏折中说:“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这实际也是当时通行的一种荒谬见解,洋人腿不能弯曲,故只长于海战,一登岸就无可作为。更奇特的是,林则徐认为洋人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他的认识是()(摘自凤凰网历史频道)A.有一定的依据的B.有一定道理的C.很有道理的D.错误的12、王元化认为“五四”的首先的精神和成就是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精神自由,而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它次要的精神和成就。谢友祥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确实包括:提倡个性解放没有被当做目的,而是沦为具有明显功利性的手段,强化了道统为政统服务的传统,加剧了学术沦为政治附庸的趋势。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摘自《中学历史教参》)A.共产主义分子对五四运动起了领导作用B.五四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导的作用D.不同的史学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五四”的评价是不同的13、《茶叶之路》全书26万字,图文并茂,揭示了300年前中俄贸易的经济谜团,记述了在清朝中期,中国已经形成的极具规模、先进合理的资本主义股份商业集团,高峰时直接雇佣员工七千人之众,动用资金数亿两白银,间接影响大半个中国几十万人口。由于茶叶之路的存在,使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世界东西方构成了两个中心,有人甚至断言那时的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在东方。此书史诗般地再现了长达两个半世纪的中俄双边贸易场景。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交往B.清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中外交往断绝C.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俄国的交往是活跃的D.清政府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中国资本积累困难重重14、清朝政权属于部族政治,部族政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政权掌握在某一部族的手里。不管是蒙古还是满洲,他们的权力阶层往往考虑的只是本部族的利益,他们的天下只能算是私天下。这种以5部族利益为第一要务的政权,其本质往往是以私利为重,而非天下为公。如此就造成了部族政治最大的软肋,那就是皇命很难与道、府、县等基层组织的权力管道相互融合,权力的支流很难最终汇入皇权的汪洋大海。对于部族政治的权力集团们而言,他们最担心的事就是地方势力的迅速崛起,一旦地方势力兴起就有可能会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下列最能体现部族政治的事件是()A、皇族内阁的建立B、郡县制C、行省制度D、三省六部制15、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生产,成本无法精确计算,总的来说,土货卖出价很低廉。一个长期居住中国的英国人搜集了中国各式各样土布布样,标上当地的价格送至英国,看是否能按照这样的价格在英国生产出来,得到的答复是:“他们在曼彻斯特不能按同样的价格生产那种布匹,更说不上按照这种价格在中国出卖了”。材料中的观点是()A、中国传统经济手工业产品比欧洲商品的价格更低B、中国传统经济手工业产品比欧洲商品的价格更高C、经过工业革命,西方的生产成本明显的下降D、农业文明比工业文明更优越16、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专家严中平曾指出至少在六十年代以前,外国商品的入侵非但没有损害中国的自然经济,反而“使农村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在某些方面说来更加牢固”。因为随着剥削的加重,光靠种地已经无法承受,农民不得不从事更多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以抵交沉重的租税。而且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的社会生产力或者说商品生产还不能广泛地形成其价格完全低于中国手工业品的程度(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第336-337页)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外来侵略毁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B.外国商品使中国农村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更加牢固C.没有外来侵略,中国就一直处在封建社会D.自然经济比市场经济更有优势17、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他的失败是投降派造成的;另一个真的林则徐,他知道中国落后于世界,可他却不想让人知道;他不能使“向西方学习”成为一种社会的舆论和行动,相反,林则徐还要遮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中国人一直存在于一种迷幻的错觉之中。在这种错觉之中,林的自身形象得到了维护,可是一个民族从落后中奋起的时机却被耽搁了。材料中认为林则徐是()A.重视“身后名”更胜国家的士大夫B.民族英雄6C.代表地主阶层的利益D.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从19世纪30年代起,德国开始工业革命,急需大量资金,但由于缺乏资本原始积累,而外部资金来源又不十分充足,因此其资本主要来源于国内,集资方式有二:一为银行,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了股份银行,这些银行不同于以前的独资私人银行,一般财力雄厚,二是股份公司,“1851-1870年间,仅铁路就有20个股份公司,通过出售股票筹集了17亿马克。在这20年间,普鲁士在矿山开发、冶金、保险、铁路等业中产生了295个股份公司,资本达24亿马克”。材料说明德国工业革命资金的主要来源是()A.民间资金B.殖民扩张C.对外输出商品D.对外输出资本19、根据1840年以前一百多年的海关关税定额数字记录,这一百多年间,清朝四大海关的关税基本是呈上涨趋势,尤其是承担了对外贸易大宗的粤海关,从康熙年间的4万余两白银,暴涨到道光年间的定额近90万两,实收150万两之巨。如此巨额关税收入,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清朝对外贸易的繁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前,清朝的海外贸易处于上涨的趋势B、鸦片战争前,清朝的海外贸易是萎缩的C、清政府不重视对外交往D、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已经落后于世界20、“玉鼠去,金牛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9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鼠”“牛”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B.中国古代的
本文标题:山西临汾新华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人教版必修2前六单元)2013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6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