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山西大学省部共建10周年巡礼(信息来源发展规划处,发布者时间2014-10-21)
1山西大学省部共建10周年巡礼信息来源:发展规划处发布者:时间:2014-10-21阅读次数:822编者按:2004年初,教育部党组决定与中西部地区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区、兵团)各共建一所地方所属大学。2004年2月2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报请教育部,将山西大学列入省部共建大学。2005年5月1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签署了《山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山西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建山西大学。山西大学以此为平台,在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国家和山西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文化繁荣战略为导向,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强化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突飞猛进、科学研究全面升级、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成就卓著、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深入拓展,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创造了一系列办学新业绩。值此山西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十周年之际,特刊发《山西大学省部共建十年巡礼》系列报道,不仅旨在回顾过往,总结成就,更多的则是在于展望未来,开启希望。站在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借助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入选高校之东风,古老的山西大学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更加铿锵,凸显在区域高等教育中的引领性的信念更加坚定。2004年年初,教育部决定与中西部地区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自治区、兵团)各共建一所地方所属大学,以此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高校的支持力度,为地方高校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更广阔空间。2月2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报请教育部,将山西大学列入省部共建大学。2005年5月1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签署《山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山西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建山西大学。自此,山西大学在创建国内高水平教学科研型大学的进程中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十年来,山西大学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国家和山西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文化繁荣战略为导向,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强化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突飞猛进、科学研究全面升级、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成就卓著、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深入拓展,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创造了一系列办学新业绩。2012年,在省部共建八年的基础上,山西大学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资助的“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入选高校之一。2013年,山西大学适时提出了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古老的山西大学又迈上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一、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提升学科建设内涵学科建设是培育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只有通过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才能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质量的提升,从而推进学校发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之后,山西大学更加注重凸显学科综合优势和发挥学科群的协同效应,加快多学科融合和跨学科发展的步伐,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拓展“学科群”建设新思路十年中,山西大学学科建设经历了由学科点建设模式向“学科群”建设模式的转变。22004-2005年,学校坚持“四个超越”(即超越院系行政建制的束缚,在全校范围内组建发展各个学科;超越二级学科的束缚,争取向一级学科迈进;超越校园围墙的束缚,集中全省人才优势组建学科群;超越简单平衡建设的观念,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流的学科带头人)的建设方针,贯彻“全面规划、突出亮点、促进交叉、提高内涵”的思想,把学科建设具体到47个博士点、133个硕士点。2006年,《山西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在学科建设上推行“学科群”理念:一方面改革基层学术组织,以研究室为单位,把学科建设作为一项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强调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构建以学科群落为基础的平台和团队,形成学科发展的综合优势,增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随着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的确立,学校进一步明确“学科群”建设的目标:坚持“高端引领,高原支撑,资源集中,结构优化”的原则,力争形成文、理、工优势突出学科群,同时以基础学科为根基,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应用学科和新型学科,扶持新兴交叉学科,大力发展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电子工程、医药学等工科,扎实推进优势学科内涵建设。2013年学校“学科群”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按照“专业交叉、大类集约、综合教育、特色培养”原则,组建政法、经济与管理、化学生物与环境科学、信息工程、软件、环境与化学工程、电力、建筑、农学、医学、数理、人文、新闻、音乐、美术、体育、教育、外国语等系列学科专业群。在“学科群”理念下,山西大学在成为省部共建大学不久就迅速着手聚集学科,科学整合,合理配置丰富的教育资源,奠定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学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年来,学校本科专业从10大学科门类65个本科专业,增加到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教、艺、医12大学科门类,涵盖了90个本科专业和17个双学位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由原来的3个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发展到现在的15个一级学科,包括5个目录内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和2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等65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由原来的90个,发展到现在的包括37个一级学科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授权点,专业学位种类19个,工程硕士14个等在内的155个(其中,38个专业(领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个专业学位类别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4个专业招收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4个增加到14个,并新增3个院士工作站。通过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学校不仅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水平学术梯队,具备了冲击国内一流学科的实力,且形成了一批如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草生物学、言语交际学等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交叉学科,进一步促进了强势学科、潜力学科、扶持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新格局的形成。重点学科建设持续推进十年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连续保持全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2004年科学技术哲学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评审,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在国内哲学界树立了一流的品牌形象。新增基础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近现代史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新增分析化学、经济史、体育教育训练学、植物学等4个省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实验室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团队成为教育部“创新研究群体”。2007年光学、科技哲学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考核中,获得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国学研究中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评审。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和验收。2008年学校省级重点学科总数达到31个,成为全省重点学科最集中的高校。2009年科学技3术哲学和应用化学2个学科位列全国本学科的前10%,9个学科位列全国前20%,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30%。2010年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在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二次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1年哲学、物理学两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科学技术史、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体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9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相继通过评审。2012年学校获批省高等学校优势重点建设项目2项,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9项,学校重点学科进入获得比较稳定且持续支持的新阶段。2013年汉语言文学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在质量评估中评为优秀。同时,学校11个优势、特色重点学科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的中期检查和评估验收。高水平重点学科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山西大学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术平台。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高峰突起适应“学科群”建设新思路,学校从2006年开始了传统学科建制模式的改革,集中全校所有的博士点和绝大部分硕士点,组建了六个学术创新平台和十个学术创新团队,确立了16个重点突破领域,凝炼出60多个相关研究方向。2007年为了配套学术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学校还在原有光电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分子科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土高原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8个一级科研机构基础上,新成立国学研究院、语言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晋商学研究所、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精细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工商管理研究所、体育科学研究所12个新一级科研机构。2013年,适应“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学校按照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思路,在提升综合实力规划中重点建设两类八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即:量子物理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哲学与现代性协同创新中心、分子科学与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煤基资源高值循环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绿色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三晋文化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学校还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着重破除学校内部学科与学科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壁垒,破除人才、学科、科研之间壁垒,破除教育与科技、与经济社会之间壁垒,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重点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重大项目攻关、重大成果培育与转化以及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还特别加快工科建设,做强电力、精细化工、环境工程、食品工程、建筑设计、信息技术等工科,增强与经济社会对接、产业行业衔接的契合度。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重点领域不明显、研究方向不稳定、学术力量不集中的问题,形成了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核心力量,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夯实基层学术组织发展根基强大的基础学科和坚实的基层学术组织是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共同特征。山西大学基础学科积淀深厚,具有传统优势地位,成就了学校的百年辉煌。十年来,学校在抢占重点学科发展制高点的同时,也在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方面成就卓著:在全校18个学院(所、中心)整合了中国古代史、智能信息处理、造型艺术等84个研究室,形成了三层结构,即“学校—学院—研究室”的学术管理体制。在学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引导下,各学院也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深化交叉融合,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建设环境,确立重点突破领域,凝练相关研究方向。研究室与原“学校—研究所”的两层结构相结合,标志着学校的基层学术组织由传统平面教学型转向立体整合研究型,形成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学术管理模式,从体制上解决科研与教学相脱节的矛盾,将以研究方向为纽带,实现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培养相统一,4促进学科建设与梯队建设相融合。二、科研工作整体推进,科研水平再创新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是研究型大学鲜明的标志。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国家科学事业及其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年来,山西大学在“基础研究上水平,应用开发出效益”的思路下,结合高水平高效益办学要求,实现了科学研究的重大转型及全面升华,取得可喜成就。从“大科研”到“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办学目标的确立与“学科群”建设理念相适应,成为省部共建大学后,山西大学在科研工作方面明确提出了“大科研”的指导思想:即加强各学科团队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组建立题大、涉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的协同创新的大团队,建立大的学术平台,承揽大的攻关科研项目,形成特色鲜明的大成果,从而进一步彰显山西大学科学研究的亮点。2013年伴随着“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的提出,山西大学明确把“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作为办学的首要目标,并从“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加大力度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力争科研获奖的新突破”等方面具体规划了其实施步骤。围绕这一办学目标,学校在各院所形成了跨专业、跨学科、跨部系大的融合,充分调动了各学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方协作,集智攻关,形成了多赢的局
本文标题:山西大学省部共建10周年巡礼(信息来源发展规划处,发布者时间2014-10-2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6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