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山西省孝义三中高三复习班第四次模拟试题
山西省孝义三中高三复习班第四次模拟试题(卷)语文命题人:冯法平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做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另有附加题6分,凡得分均可计入总分。2.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卷纸指定位置。3.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客观题的答案填写在指定位置的相应序号下面。考试结束,将答卷纸交回方可离开教室。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社会的成年礼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年礼的社会文化意义随着历史社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部落社会,成年礼是补充部落成员的必要集体性仪式。在开化的社会,成年礼的意义发生较大的改变,主要是对生物个体进行文化模塑与生命的关怀。中国上古氏族成员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实行过成年仪式,只是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难以准确地探知当时的情形,好在史前考古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力的佐证。从考古资料中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曾流行拔牙习俗。在鲁南苏北的大坟口文化、福建昙石山文化、广东石峡文化的居民都流行拔牙习俗。山东大汉口遗址的人骨,拔去上侧门齿的,男的占64%,女的占80%。在四川珙县发现10具棘人遗骨,除一具为小孩外,其他均无上下门齿。拔牙的年龄在14岁左右。拔牙习俗的一般特征是拔去上颔的一队侧门齿以及犬齿。拔牙作为成年的标志在中国古籍中也有记载,主要遗存在古越人活动的地区,晋代张华《博物志》:荆州西南边陲至蜀地“既长,皆拔去上齿牙各一,以为身饰。”拔牙是长大成人的标志,拔牙之后,年轻人才取得婚配的资格。这说明在上古社会,先民曾经历了不同形式的成年礼。由于资料的不足,上古成年礼的情形不能得到直接的说明,我们只能通过边地民族的仪式生活窥知一二。古代中国具有成年礼性质的人生礼仪是冠礼和笄礼。冠礼与笄礼如果从最鲜明的外部特征看就是发式的改变。发式是最引人注目的人体面貌特征,以头发的装扮来显示年龄阶段,这大概是中原先民所采用的古老方式,它与文身绣面、拔牙等原始成年礼俗有着同一象征意义。结发加冠与结发加笄都是为了表明男女青年的成熟(生理与心理两方面),较原始的冠礼大概是在成年男子头上加布,并有一定的斋期,表示一种与日常生活的隔离。根据《仪礼》、《礼记》等古代经典对冠礼、笄礼的记述,我们大致可知道冠笄之礼有如下几个主要规定:一有具体的年龄标准,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15岁行笄礼:二有特定的地点,冠礼在家庙举行,长子在庙的正位举行,庶子则冠于房外;三有特定的仪式,首先是由主人筮日、筮宾,即用占卜的形式为冠者选择日期和来宾,接着在选定的日期那天由嘉宾主持加冠仪式,行三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三加爵弁。三加时嘉宾还颂念不同的祝辞,表达对冠者的良好祝愿。加冠以后,要拜见母亲,然后由来宾为冠者“命字”,冠者有了新取的字后,就出见乡邻与尊长。加冠命字是古代冠礼的中心内容,其主要意义就是以特定的仪式将生命个体从幼年转向成年,从生物人转向社会人,从被保护者变成保护者。冠礼是个体成为社会成员的通过仪式,此后冠者就有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责任的资格。宋代统治者积极复兴儒学,鼓吹礼义纲常,冠礼受到重视。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形,对古代的冠礼出现局部的调整。明代是冠礼得到较多施行的时代,我们从明人文集与地方志中可以见到较多的民间举行冠礼的情形。明人加冠年龄一般都在16岁至20岁。冠礼的仪式一般较为简洁随意,举行冠礼的时间,民间遵循古代岁首加冠的传统,一般都没有训诫之辞与三加的仪式,加冠的冠服已经变成了明代的网巾。网巾虽然仍旧传承着古代以来的束发功能,但它已很难唤起人们在加冠时节的神圣意识,庄严的成人仪式成为习俗相沿的家庭礼节。清代改变了汉族的传统发式,冠礼束发的标志意义由此失落,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冠礼的一大打击。标准形式的冠礼随着人们发式的改变,无以施行。(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下列对我国古代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社会情境发生变化,成年礼的社会文化意义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B.成年礼作为成年(或成熟)的标志性仪式,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C.成年礼最明显的外部特征就是发式的改变,加冠命字是古代冠礼的中心内容。D.成年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形式,古代中国最具有成年礼性质的人生礼仪是冠礼和笄礼。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据考古资料和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上古社会的先民会拔去上颌的一对侧门齿以及犬齿以示长大成人。B.中国古代冠、笄之礼的年龄规定: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15岁行笄礼。C.冠礼是个体成为社会成员的通过仪式,据《仪礼》等经典的记述,三加之礼(即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三加爵弁)是非常庄重的特定仪式。D.宋代重视古代的冠礼并对其作了局部的调整,是为了复兴儒学,让其符合礼义纲常。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拔牙是古越人长大成人的标志,拔下的牙既可作为身饰也许也是他们婚配时的信物。B.通过古人的发式、冠服等我们可以了解古人年龄阶段的一些信息。C.古代冠礼加冠的冠服往往能唤起人们在加冠时节的神圣意识。D.清朝剃发结辫,标准形式的冠礼无以施行,但成人礼俗不会由此中断。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22分)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出知.应天府。天禧中,民间讹言有妖起若飞帽。夜搏人,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已而果然。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其利,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曹利用恶曾班.已上,尝怏快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与杨亿同在侍从,亿喜谈谑,凡僚友无不狎侮。至与曾言,则白:“余不敢以.戏也。”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它人书简后裁取者也。(《宋史•王曾传》)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宰相寇准奇.之奇:认为……奇异B.出知.应天府知:主持、掌管C.曹利用恶曾班.已上,尝怏怏不悦班:排列、位次D.太后大怒,曾为之解.解:解释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从学于.里人张震而君幸于.赵王B.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C.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余不敢以.戏也皆以.美于徐公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侧面表现王曾的才华和为政才能的一项是①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②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③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④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⑤仲淹服其言。⑥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④⑥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咸平年间,王曾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宰相寇准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这真是王佐之材啊!”认为他是奇才。B.陕西转运使以地方特产醋来谋利并且请求朝廷在全国推行这一办法的行为,被王曾上奏废止,表现了王曾的爱民思想。C.大臣曹利用与王曾的个人感情上有嫌隙,王曾对他的专横跋扈也常常加以抵制,但是关键时刻却没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权势和胸怀坦荡。D.王曾之所以赢得朝廷内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华、为政能力之外,还因为他稳重的性格和公正无私、爱民、勤俭的品质。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4分)(2)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3分)(3)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共8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2)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滕王阁序》)(3)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出师表》)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作一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林冲见差拨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
本文标题:山西省孝义三中高三复习班第四次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6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