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岩土工程勘察试题一、勘察工作布置1、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A)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B)规划勘察、可行性勘察、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C)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D)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由勘察单位决定;2、某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拟建在对抗震不利地段、地形地貌简单、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应按那种等级布置勘察工作?(A)二级;(B)一级;(C)三级;(D)视场地复杂程度确定;3、岩土工程勘察中,岩石按强度分类可分为几个亚类?(A)两个;(B)三个;(C)四个;(D)六个;4、某种岩石,其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20MPa、压缩波速为3500m/s,据此判定岩体的风化等级为:(A)强风化;(B)微风化;(C)中等风化;(D)未风化;5、按岩块的湿抗压与干抗压的比值判定岩石的软化性,其值应为:(A)0.90;(B)0.80;(C)0.75;(D)0.50;6、土按有机质含量可分为:(A)有机质土、泥炭;(B)有机质土、泥炭质土、泥炭;(C)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泥炭;(D)有机质土、无机质土;7、老堆积土的时代界限为:(A)Q3及以前;(B)Q4及以前;(C)100年以前;(D)在50-100年之内视压密情况而定;8、砂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25击,该砂土应为:(A)松散;(B)密实;(C)稍密;(D)中密;9、粉土的密实度可用那种方式判别:(A)孔隙比;(B)标准贯入击数;(C)相对密度;(D)含水量;10、粘性土的液性指数为0.2,判定土的状态为:(A)坚硬;(B)硬塑;(C)可塑;(D)软塑;11、花岗岩的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划分应依据:(A)动力触探击数;(B)标准贯入击数;(C)静力触探侧摩阻力;(D)金刚石钻进速度;13、同一土层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时,应描述为:(A)互层;(B)夹层;(C)夹薄层;(D)交错层;14、抗震设防烈度为大于或等于()时,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A)5度;(B)6度;(C)7度;(D)8度;15、岩土工程初步勘察阶段,当基础下有厚度超过()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一般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少?(A)3~5m;(B)2~4m;(C)5~7m;(D)大于5m;16、勘察中,每层土应均匀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得少于()个?(A)4;(B)6;(C)5;(D)8;17、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时,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A)6度;(B)7度;(C)8度;(D)9度;18、厚度大于()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孔内原位测试?(A)40cm;(B)50cm;(C)60cm;(D)100cm;20、为计算地基承载力而进行剪切实验,当地基土为饱和软粘土且荷载施加速率中等时,三轴实验宜采用:(A)固结不排水剪切实验;(B)不固结不排水剪切实验;(C)自重压力预固结条件下的不固结不排水剪切实验;(D)固结排水剪切实验;21、民用建筑岩体洞室的勘探孔深度应穿越洞底设计标高以下()?(A)10m;(B)15m;(C)2m;(D)3~5m;22、民用建筑土体洞室勘察,勘探孔应()?(A)沿洞轴线布置;(B)沿距洞壁外侧1~3米交错布置;(C)沿洞壁任一侧面布置;(D)沿洞壁外侧5米交错布置;23、基坑勘察范围应为:(A)基坑范围以内;(B)基坑范围以外及开挖深度的1~2倍范围内;(C)基坑及放坡范围内;(D)基坑基底以下5~10米;24、锚杆或锚索加固边坡适用于潜在滑动面大于()的不稳定岩土体?(A)5m;(B)20m;(C)30m;(D)10m;25、面积等于或大于100m2大型沉井应布置()勘探点?(A)2个;(B)1个;(C)2~4个;(D)3个;26、沉井的勘探深度宜为进入沉井刃脚下()?(A)5m;(B)3m;(C)1m;(D)10m;27、防止管涌的反滤层的填筑方式应为:(A)将各级配的砂砾石拌和均匀后填筑;(B)顺水流方向分层,由细到粗分层碾压密实;(C)逆水流方向分层,由细到粗分层碾压密实;(D)只要求碾压密实、不透水;28、碎石土在300Kpa压力下,湿陷量与承压板宽度的比值大于0.023,则判定此碎石土的湿陷性()?(A)属于湿陷性土;(B)无法判定;(C)不属于湿陷性土;(D)属于松散土;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1、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为:(A)1:200~1:2000;(B)1:5000~1:10000;(C)1:2000~1:5000;(D)1:10000~1:50000;2、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为:(A)图上误差不超过1毫米,其它地段不超过3毫米;(B)一律不超过3毫米;(C)各种地质现象、地物的实地误差不超过4米;(D)图上误差不超过3毫米,其它地段不超过5毫米;3、岩土工程地质测绘的实施方法有:(A)路线穿越法;(B)追索法;(C)布点法;(D)A+B+C4、岩土工程测绘中,地质点的定位方法有:(A)目测法;(B)半仪器法;(C)仪器法;(D)A+B+C5、岩土工程测绘中,对地质构造线、地层界线、地下水露头、软弱夹层等地质现象应采用()进行定位?(A)半仪器法;(B)仪器法;(C)目测法;(D)B+C;6、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地质平面图的最终图件应:(A)利用半仪器法在现场标注后回到室内清绘;(B)直接在现场一次成图;(C)在现场测绘、标注在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回到室内再按实测坐标标注、再清绘成图;(D)利用航片或卫片在室内直接成图;7、岩土工程成果内业整理中的裂隙玫瑰花图的绘制方法为:(A)在I、IV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B)在II、III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C)在I、II、III、IV象限构成的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D)将所有裂隙标注于平面图上,形成玫瑰花的花瓣形式;8、为保证工程地质测绘精度,底图的比例尺应()正式图的比例尺?(A)小于;(B)等于;(C)必须大于;(D)小于或等于均可;三、勘探与取样1、原状土试样划分为:(A)I~IV级;(B)I~III级;(C)I~V级;(D)I~VI级;2、为保证岩体钻探取芯质量和数量,回次进尺应控制在()以内?(A)1米;(B)2米;(C)3米;(D)岩心管长度;3、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应采用()?(A)清水钻;(B)泥浆护壁钻;(C)A或B均可;(D)干钻;4、地下水位以上的裂隙较多的灰岩地层应采用()?(A)干钻;(B)泥浆护壁钻;(C)清水钻;(D)冲击钻;5、螺旋钻最适合钻进的土层为:(A)粘性土;(B)砂土;(C)碎石土;(D)岩石;6、统计岩石质量指标RQD应采用()直径双层岩心管金刚石钻头采取的岩心?(A)66mm;(B)75mm;(C)91mm;(D)110mm;7、采取坚硬粘性土的I级原状土试样应采用()?(A)水压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B)敞口薄壁取土器;(C)双动三重管回转取土器;(D)敞口厚壁取土器;8、采取饱和软粘土I级原状土试样应()?(A)快速连续静压;(B)重锤少击;(C)回转压入;(D)冲击压入;9、测定孔内岩体波速宜采用()?(A)地震波测试;(B)声波测试;(C)电磁法;(D)反射波法;10、采取水试样进行水质简分析应取两筒,其中一筒须加()?(A)漂白剂;(B)氯化钙;(C)氢氧化纳(D)大理石粉;11、岩石试样可在()采取?(A)钻孔岩心;(B)探井;(C)平洞(D)A+B+C12、工程勘察需要测试抗剪强度和压缩性指标,须采取()级土试样?(A)II;(B)I;(C)III;(D)IV;13、了解地下断层破碎带的分布,宜采用()物探方法?(A)直达波法;(B)电磁法;(C)电测深;(D)声波探测;14、一米进尺的岩心长度分别为25cm、7cm、11cm、3cm、25cm、19cm、4cm、6cm,此段岩体的RQD值为()?(A)80%;(B)25%;(C)100%;(D)50%;15、一般情况下,探井的深度()地下水位?(A)可以超过一米;(B)不宜超过;(C)应高于1米;(D)没有具体规定;16、砂砾石层宜采用()方式钻进?(A)回转钻进;(B)冲击钻进;(C)冲洗钻进;(D)金刚石双管双动钻进;17、揭露地表线状构造时宜采用()勘探方式?(A)探槽;(B)探坑;(C)竖井;(D)平洞;四、室内实验1、土的比重是()?(A)必测指标;(B)有经验地区可以依据经验确定;(C)计算得到的指标;(D)无量纲的常数;2、常水头渗透实验适用于()?(A)砂土和碎石土;(B)粘性土;(C)粉土;(D)各种土;3、变水头渗透实验适用于()?(A)砂砾石;(B)碎石土;(C)粘性土;(D)各种土;4、击实实验可以获得()?(A)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B)最优含水量和最大抗剪强度;(C)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压缩系数;(D)最大抗剪强度和最小压缩系数;5、高层建筑地基土压缩实验的最大压力应为()?(A)建筑基底的压力;(B)800Kpa;(C)土的有效自重压力;(D)土的有效自重压力加上土层的附加压力;6、验算水位迅速下降时均质土坝的稳定性,需做()三轴实验?(A)不固结不排水;(B)固结不排水测孔隙水压力;(C)固结排水;(D)A、B、C均可;7、对于内摩擦角近似为零的饱和软粘土,可以用()指标代替自重压力下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实验指标?(A)直剪实验;(B)静力触探实验;(C)无侧限抗剪强度;(D)轻型动探实验;8、对于浅基础,稳定计算使用的抗剪强度实验宜在()以上进行?(A)10m;(B)3m;(C)30m;(D)40m;9、室内动三轴实验判别土样液化,当出现()时,可判定土样液化?(A)抗剪强度小于60Kpa;(B)孔隙水压力达到20Kpa;(C)土样破裂;(D)孔隙水压力上升,达到初始固结压力时;或轴向动应变达到5%;10、室内测得岩石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30Mpa,干燥岩块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50Mpa。则岩石的软化系数为()?(A)0.6;(B)1.67;(C)0.4;(D)0.67;11、岩石的声波纵波速为5000m/s,岩体的声波纵波速为4000m/s,岩体的体积节理数目为6条/米3,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45MPa。则岩体的完整性系数为()?(A)0.8;(B)0.64;(C)1.25;(D)0.4;12、确定塑性指数时,液限以76克圆锥仪入土深度()毫米为准;塑限以搓条法为准。(A)10mm或17mm;(B)8mm;(C)2mm;(D)5mm;五、原位测试1、平板载荷实验的承压板尺寸为()?(A)1.0m2;(B)0.6m2;(C)0.25m2~0.5m2;(D)视土体的强度大小而变化;2、深部土体承载力测试应选用()?(A)平板载荷实验;(B)螺旋板载荷实验;C)两者均可;(D)无法进行载荷实验;3、螺旋板载荷实验的板头尺寸为()?(A)200cm2~500cm2;(B)600cm2;(C)700cm2;(D)100cm2;4、载荷实验的终止条件应为()?(A)承压板周围的土体有明显的侧向挤出;(B)沉降量超过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1/12;(C)24小时内沉降随时间近似等速或加速发展;(D)A、B、C三者之中的任何一种;5、载荷实验可以获得()?(A)B+C+D;(B)变形模量;(C)临塑荷载;(D)极限荷载;6、静力触探适用于()?(A)淤泥、粘性土;(B)粉土、密实粉砂、粘性土、淤泥;(C)粘性土、填土、密实粉砂;(D)粘性土、粉土、密实粉砂及含碎石的土层;7、静力触探探头的截面积为()?(A)20cm2;(B)10cm2或15cm2;(C)25cm2;(D)30cm2;8、静力触探成果可利用地区经验进行()?(
本文标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7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