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奥斯维辛集中营课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背景简介: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新闻史上的佳作。罗森塔尔,美国《纽约时报》主编、记者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集中营,被称之为最大“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杀害。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奥斯维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奥斯维辛集中营分营——布热金卡集中营正门当年囚犯被火车直接押进这个大门阅读初印象:1、初读课文,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印象。可怕、恐怖、惨绝人寰2、本文从什么角度去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印象。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众多的参观者(游客)参观者的感受、反应记者(罗森塔尔)参观产生观察新闻要素分析导语:主体:结语:灾难过去不能忘记历史(情景关系)布热金卡的现在和历史(地点和位置)罪恶的集中营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囚徒照片绞刑地下室问题: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什么?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是什么?“…人们对他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遇难者的鞋子“…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停下脚步,浑身发抖。…”“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堆积如山的遇难者遗物集中营里的万人坑“…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部分死难者的照片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课文分析:一、开头和结尾作者为什么将充满血腥的纳粹杀人工厂用阳光明媚、白杨树婆娑来描述?作用是什么?本文揭露德国纳粹分子戕害波兰的罪行,但是时间过去多年,现在是一片和平,突出和平是永远的主题,与后面的内部屠戮的事实形成对比,使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作出深刻的思考。“布”的历史与此美景不匹配,以乐景反衬哀情,表达出强烈的愤恨。“布”应该是“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不合时宜的美景,使人毛骨悚然。内容上:以周围明快的景物、快乐的孩子反衬当年纳粹暗无天日的罪行,表达了对遇难者的深切怀念。结构上:使整个文章更加完整,照应标题。也是首尾照应。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的恐怖,从侧面写“奥”的状况,从而衬托出法西斯的暴行。从第8段起,基本上把参观所见和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或在写作始终渗透作者感情,或在写集中营的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受。二、作者是如何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受震撼后的自然流露,侧面写出暴行。作者更多地描写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更易激发起人们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绝,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表现了作者崇高的使命感。新闻中在关键处用细节描写,能起到强调突出的效果,对主题也有强化作用。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的温和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的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细节描写:(3)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描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4)“够了”简而味永。它包孕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问题探究:1、文章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既然没什么新闻,为何作者还要去报道呢?(l)“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2)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因为基于一个记者的使命感,我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3)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2、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为什么?它和一般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独特的视角:突破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参观者的感受写,充满个人情感。以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揭示纳粹德国残害人民的暴行,表达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1944年,穷途末路的德国纳粹开始加紧屠杀集中营的囚犯。一次,一个小女孩在被推进坑中,即将被活埋的时候,抬起头对拿着铁锹的纳粹士兵说:“叔叔,请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这样我妈妈就容易找到我了。”……由此情景,你能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吗?拓展延伸: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30万以上中国人被残杀。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时间长达6个星期,这段血腥的历史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场浩劫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也是全人类的耻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性质比二战时德国纳粹杀害犹太人更严重,毕竟纳粹屠杀犹太人是一个党屠杀一个民族,而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日军活埋小孩日军把中国人当作“活靶”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1970年12月7日,时任东德总统勃兰特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献上花圈。他毅然双腿下跪,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当时的西德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获诺贝尔和平奖。反思历史忘记过去,——(列宁)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就意味着背叛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写作特点:语言准确得体新闻语言——客观公正、准确得体篇幅短小精悍,概括性强意味深长的细节描写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选材角度别出心裁课文小结:正当屠杀犹太人的那段最血腥、最黑暗的历史一页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变得模糊、淡去之时,他——罗森塔尔,用最朴实的文字、摄像机般地再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用最诚挚的心灵,感召并震撼着每一个爱好和平的善良人的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用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照亮人性中的黑暗与堕落。他向行凶者发出控诉,给受难者以缅怀,为世人留下了“永远都不要抹去那最无情的历史的”一声叮嘱。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罗什塔尔获得了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你给他写一段颁奖词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2、鹰是敏锐的观察家,但他却用比鹰还要犀利的手笔指引我们穿越时空,让我们携手担负历史使命;他用坚毅和执著拷问我们的心灵;他出于自己灵魂深处的良知与记者的天职,尊重历史,捍卫正义。3、没有热情的写作是“零度写作”,只为猎奇的报道是庸俗的,有情感的报道才能更加动人。罗森塔尔的新闻正是如此。他试图告诉我们奥斯维辛有着永远报道不完的新闻,因为那反人类的思想,因为那里的尸骸和冤魂,因为那里曾经的血腥……不能忘记,所以我们组委会一致认为本新闻属于全世!布置作业:“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请你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本文标题:奥斯维辛集中营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8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