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Page2奶牛养殖主推技术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3繁殖育种方面的技术42设施设备方面的技术前言1Page3前言我市奶牛养殖数量稳步增长,2012年,我市奶牛存栏110154头,比2011年增长2.3%;牛奶产量42.79万吨,比2011年增长了6.52%;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场的比重达26%,比2011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同时,新建、改建奶牛场的设施、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高端饲养管理设施设备开始应用。Page4前言我市奶牛养殖行业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小规模养殖场(区)、合作社仍是奶牛养殖的主体,全市奶牛平均单产不到5吨,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隐形乳房炎预警度差、发病率高,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达到30%,极易影响乳品质量。设施自动化水平低,饲养管理水平差,鲜乳质量受人为影响较大,存在安全隐患。遗传改良速度慢,奶牛发情监测技术滞后,漏配现象严重,造成牛群产犊周期延长,奶牛终生产奶量降低。Page5设施设备方面的技术TMR饲养技术TMR即全混合日粮,是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的营养需要,使用专门的TMR机械,按照一定的程序和配方比例把各种饲料元素充分混合,得到的一种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按照应用模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按照搅拌形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Page6设施设备方面的技术TMR饲养技术——选型原则500头以下的小牧场,首先考虑卧式,固定式的也应首选卧式,半地下的卧式TMR填料比较方便,立式固定式在装填料的时候不方便。16立方以上的大立方TMR建议选择立式,卧式切割很难达到要求。Page7设施设备方面的技术TMR饲养技术——奶牛合理分群合理的分群是采用TMR饲养技术的前提和基础。Page8设施设备方面的技术TMR饲养技术——TMR制作要求原料进行预处理(解捆、切割长草…)。按照先干后湿、先长后短、先轻后重的顺序添加原料。合理掌握最佳搅拌时间,总的混合时间在20-30分钟。含水量在45%-50%。含水量过低:饲料适口性差,奶牛咀嚼耗能多;含水量过高:影响干物质采食量含水量过低:饲料适口性差,奶牛咀嚼耗能多;含水量过高:影响干物质采食量Page9TMR饲养技术——宾州筛评价TMR质量奶牛未采食前,取料400-500克。水平摇,不要垂直抖动。摇一下17cm远,频率每次1.1秒。每摇5下,转90度,以上共重复7次。分别称重,计算每层占总重量的比例。设施设备方面的技术Page10设施设备方面的技术TMR饲养技术——营养浓度检测定期送检饲料至检测机构测定饲料营养成分,对日粮营养水平进行评估,保证TMR配方的营养平衡。Page11设施设备方面的技术TMR饲养技术——效益分析降低发病率,提高生产性能,可明显降低奶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产奶量,改善乳成分,一般可提高奶牛产奶量10%以上,乳脂率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节约饲料,降低成本,可节约干草5%,青贮10%。饲喂方便,节省劳力。Page12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犊牛就是未来的奶牛,就是未来的高产牛,是牛场的希望。犊牛不好养,初生牛犊的抵抗力低下,很容易感染疾病,造成死亡,有些牛场的死淘率能够达到20%以上。耐过的牛,成年以后产奶量也会受到影响。那这么高的病死率是不是犊牛的疾病防控技术更重要呢?犊牛管理不能以不死为目的,光吃不产奶的牛没有牛场愿意养,犊牛的饲养管理要有更明确的目标。Page13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犊牛培育的目标保证犊牛的正常发育,尤其保证瘤胃和骨骼的正常发育。日增重大于800g,60天时,体重要达到刚出生的两倍。犊牛的死淘率要控制在2%以下,0-2月的犊牛发病率在5%以下。13.5-15月的后备牛尽早达到初配体重(350-370kg)和体高(127cm)。母牛初产牛犊月龄提前(23-24月龄)。第一产奶周期增加产奶量700kg以上。Page14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犊牛培育的关键技术环节环节一、助产环节二、护理环节三、初乳环节四、营养环节五、环境环节六、断奶Page15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环节一、助产一个“安全”的产房非常重要!舒适、安静、干燥、厚垫草、充足的转身空间、干燥的稻草或长草,不要用木屑。提倡自然分娩。对分娩进行早期干预,减少死胎、弱胎。减少因产程过长造成犊牛的脑损伤。减少大牛的痛苦。Page16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环节二、护理第一时间控净羊水,擦干粘液。断脐带,7%-10%碘酊消毒。称体重,打耳标,做记录。转移到舒适、温暖、干燥的小窝中。Page17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环节三、初乳初乳关是非常重要的!是实现犊牛的死淘率2%,0-2月龄发病率5%的关键。初乳一定要早吃、吃够、吃好。Page18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环节三、初乳(续)尽早饲喂初乳初乳的被动免疫原理:免疫分子从小肠直接吸收——进入淋巴组织——进入血液——引起功能。小肠直接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在12小时后降低50%,24小时候基本关闭,所以初乳一定要早吃。Page19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环节三、初乳(续)饲喂足量的初乳时间越早,量越足,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就越好,对犊牛的生长发育越有利,第一次饲喂初乳量为出生体重的10%(约4kg)。足量的初乳可以提高12%左右的成活率,日增重也可提高25%,两胎加起来的产奶量高1000kg以上。Page20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环节三、初乳(续)饲喂优质的初乳优质的初乳:奶油状、浓稠、初乳测定仪。避免稀薄、水样、带血、乳房炎。Page21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环节四、营养开食料——尽早使瘤胃适应发酵环境,促进瘤胃内壁乳头的发育,易于消化的开食料是增重和健康的关键,建议一周左右添加开食料。粗饲料——断奶前不适宜饲喂干草,降低瘤胃发酵速度,不利于瘤胃乳头发育,形成“草包肚”,降低采食量。Page22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环节五、环境面积:2-2.5平米垫草:2公斤/头/天厚度:15-20厘米温度:15-25℃湿度:70%以下光照:大于20小时通风:多个气扇Page23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犊牛培育技术——环节六、断奶6-8周龄断奶,采食体重1%的精料时断奶,犊牛最“软弱”的时候。温柔的断奶(突然断奶、四天断奶、10天断奶、22天断奶)。断奶一周后才可“加菜”,或可延用哺乳期的精饲料至4月龄。断奶不断水。断奶不运输分群。断奶不免疫。断奶要增强检查频率。Page24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奶牛精细化管理技术不但是个技术更是一种量化管理的理念!奶牛饲料营养量化管理牛场的数字化管理牛群饲养管理效果的评价Page25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奶牛精细化管理技术——奶牛场的数字化管理牛群个体间存在差异,个体的精细饲养和育种工作都需要通过采集牛只信息并进行适时分析来实现。如奶牛的运动量、产奶量、体重、泌乳天数、乳汁电导率等,这些信息反馈到牛场对我们改进饲养管理都非常有用。运动量增多,可能指示发情。运动量减少,可能指示存在健康问题,如蹄叶炎。电导率上升,可能是乳房有问题。Page26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奶牛精细化管理技术——牛群饲养管理效果的评价牛场管理效果也要量化。量化指标包括:日粮营养水平评价、采食量评价、生长状况评价、生产性能评价、奶牛的体况评分等指标。生长状况评价Page27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奶牛精细化管理技术——牛群饲养饲养管理效果的评价奶牛的体况评分评定母牛的膘情,主要是臀部、尾部、背腰脂肪的多少,经常评定母牛的体况,对于及时发现牛群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很重要。6月龄体况评定,避免牛只生长过快或过慢,影响乳腺发育;配种前体况评定,使育成牛处于良好的配种状态,提高受胎率;产前两个月评定,减少难产和产后代谢病的发生。Page28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奶牛精细化管理技术——牛群饲养饲养管理效果的评价奶牛的体况评分(续)以粗饲料为主,防止奶牛过肥,影响乳腺发育和分娩,控制K+、Na2+摄入,防止产后综合症产生。采食量下降,保证足够营养,精饲料3-4kg,并增致体重的1%,适量增加优质饲草。奶牛失重,能量负平衡,补充优质苜蓿干草,精粗比6:4。采食量上升,能量正平衡,料随奶走,逐渐减少精粗比5:5。饲料转化率上升,考虑胎儿生长需要,适当增加体重,精粗比4:6。保证胎儿发育,保证最佳体况,精饲料3-4kg,增加优质牧草,控制K+、Na2+摄入。Page29繁殖育种方面的技术DHI应用技术DHI(DairyHerdImprovement)直译为牛场群体改良,主要内容是奶牛的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测定,也称作生产性能测定,是个育种技术,国内的牛场大多用其数据指导生产。测定的是从产后6天到干乳前6天的泌乳牛。参加检测的牛场要有一些配套的设施,例如:计量器。记录也要进一步整理,比如牛号、父母号、胎次、配公牛号等等。如何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Page30繁殖育种方面的技术DHI应用技术乳脂/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平均泌乳天数泌乳持续力测定日产奶量前次个体产奶量尿素氮高峰奶量/产奶高峰日Page31繁殖育种方面的技术DHI应用技术——乳脂/乳蛋白率反应饲料营养平衡和选种选育Page32繁殖育种方面的技术DHI应用技术——体细胞数检测乳房健康(乳房炎)的重要指标。理想的体细胞数:第一胎≤15万/ml,第二胎≤25万/ml,第三胎≤30万/ml。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数在泌乳早期较低,而后逐渐上升,但如果超过40万,就是偏高了。泌乳早期偏高,预示干奶期治疗、临产及产后环境存在问题;泌乳中期偏高,可能与乳头药浴无效、挤奶设备不配套、养殖环境肮脏、饲喂方式不当等原因有关,应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早治疗早预防;泌乳后期偏高,则应尽早使用干奶期药物治疗。Page33繁殖育种方面的技术DHI应用技术——平均泌乳天数检测牛群繁殖性能及产犊间隔。牛群平均泌乳天数=(上月产奶牛数量*上月平均泌乳天数)/(上月产奶牛数量+当月新产牛数量-当月干奶牛数量)+(30*牛群平均泌乳日浮动系数),理想的平均泌乳天数150-170天。近期分娩的犊牛多,平均泌乳天数下降;近期分娩的犊牛数量少,平均泌乳天数上升。平均泌乳天数延长对牛场的损失是巨大的,据估计,一个100头的牛场,平均泌乳天数为180天比160天全年损失产奶量大约在15万元。Page34繁殖育种方面的技术DHI应用技术——泌乳持续力泌乳持续力%=测定日产奶量/上一次测定日产奶量*100%,用于比较个体牛只的生产持续能力。持续力高:预示着前期的生产性能表现不充分,应补充前期营养。持续力低:表明目前的饲料配方可能没有满足产奶需要,或者乳房受感染、挤奶程序、挤奶设备等其他方面存在问题。Page35繁殖育种方面的技术DHI应用技术——常用衡量标准高峰期过后,泌乳量逐日降低,平均每日下降0.07kg,每月下降小于2.1kg为正常。根据平均泌乳量和正常每月奶量变化,可比较各月的平均产奶量,反映生产情况。泌乳早期乳脂率高(4.5%),则应检查该牛是否发生酮病。全群成乳牛平均泌乳天数处于150-170为正常,否则存在繁殖问题。产奶高峰在产后40-60天,平均头胎高峰奶与成年牛高峰奶的比值处于0.76-0.79之间。Page36繁殖育种方面的技术DHI应用技术——常用衡量标准(续)平均乳蛋白3.15%,说明饲料能量不足。低蛋白高脂肪,即乳脂率-乳蛋白0.4%,表明干物质采食不足或微生物合成受阻出现代谢紊乱。各胎次泌乳牛在泌乳各阶段的泌乳持续性,有特定规律,计算实际值与理论值比较,可反映出饲养管理问题。当体细胞数15万时,就可造成奶损失,体细胞数越高,奶损失越大。Page37繁殖育种方面的技术奶牛的选配技术Page38奶牛的选配技术——选配的目的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是提高牛奶产量的主要
本文标题:奶牛养殖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8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