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通过语言,文字的生动描述把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人类创造的美再现出来。教师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收到教育的同事,也要在审美观上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判断力,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知道什么该赞美效仿,什么应当憎恨鄙视,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为将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在语文教学中是渗透审美教育1.品词析句,理解内在的美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类艺术相比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一切艺术唯一运用语言为媒介的一种想象的艺术。但是,文学语言又不同于日常用语或理论用语,它是把生活用语言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使其更成为凝炼富于形象性的语言。教师应根据文学作品的这些特点对作品进行有些有肉的生动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内容和形式的美。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学时可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不用“到”“过”“入“”满“等字而用”绿“通过比较品味,使学生明确”绿“字写出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机,有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兴奋之情,其他的字却很难表达出这种意境。通过这一分析比较就可以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境美和意蕴美。2.创设情境,鉴赏语言美欣赏是情感的操练,没有情感的体验,也就没有美的创造,而语文教学中情感美的体验又离不开课文语言美的体验和欣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形象,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加以想象和补充,并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积极体验,对艺术美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学重点可放在赏析文章的意境美上。文章开头是从滁州城环绕四周,然后把视线集中在林壑优美西南诸峰,”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在仰视“泻出两峰之间”的酿泉,最后落笔于“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作者观察的角度:由俯视到仰视,由低到高,背静由远及进。范围优大到小,由面到点。醉翁亭这一景物的中心就被鲜明的衬托出来了。讲解时在配以优美的画面,加上流畅,精美的解说,学生如临其境,就好像和作者一起在游山,一起欣赏醉翁亭,共享山水之乐。3.评价人物美是通过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感知美和领会美是审美的基础和前提。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是描写人物的,有的是普通人物,有的是英雄人物。这些人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灵的品质美,什么是行为举止美。为了让学生感受和领悟深刻的教育,要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有目的的评价,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这些人物的形象中把握真善美的本质特色。从了解到理解,从崇拜到模仿。从而懂得了自己该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懂得人生的意义。对《母亲》中的尼洛夫娜这一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人物思想发展变化的内在美,心灵美。4练习朗读,体会音乐美,色彩美汉语极富音乐美,有没的文章读来往往是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就像一首婉转动听的歌。在教学中不仅要发现其中的音乐美,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欣赏,如读《江畔独步寻花》时,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韵脚声调的呼应,以体现音乐美。通过朗读还可以体会到语言的色彩。如杜甫的《春夜细雨》:和风,细雨,火明,红花,这五光十色的外部世界,以令人眼花缭乱。然而读者在这里感受最强的还是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花因春雨显得饱满沉重,万物是如何是可想而知的。美的境界融合着美的感情。构成美的意境,它的含义远远超出它的有景物——色彩明丽的图画。这首诗之所以令人回味无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诗人调动了文学语言的多种美的因素来贬值意象,用有限的审美经验,唤起种种感情和思考。特别是”随分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更是一种绝妙的创造。在不同的欣赏中它已大大超越了原意。这就是文学语言的特殊功能。二.在作文教学中表现美写作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在作文教学中同样蕴含着美的契机。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要渗透审美的教育。通过写人写事,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美,通过写景状物感受自然的美,指导学生把生活中积累的美感材料,通过加工提炼后,用优美流畅,平实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1.习作练习,表现美罗丹说过:“美事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发现它。联系生活让学生寻找我们身边的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无私奉献的人。同学们会在作文中写出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新一代“雷锋”李素丽。甚至班里的好同学,好班委······这些涌现在我们身边的模范先进人物同学们看得见,甚至亲身体会们他们的美好心灵。这些美都能在学生习作中表现出来。2.习作讲评,提高审美能力美的世界广阔无比,除了在作品中欣赏美,生活中感受美外,教师还要注意对作文中的好材料,新颖结构,好的表现手法等认真讲评,让大家共同分享创作美的情趣,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三.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美的因素教学活动的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课程的教学都有相应的美的表现。1.教师的仪态美教师的美,可由某种外部形成的形象表现出来,这就是教师的仪态美。仪态美又可分为静态美和动态美。静态的美指的是教师衣着,教师的衣着应整洁大方,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动态的美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优雅的举止,姿态,表情等。培根说:“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这是一种特殊的风度美,其审美感染力是直接而持久的。2.教师的语言美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的。教学语言是一种职业性的语言,它具有口语性,但有不同于日常用语,强调规范性但又不同于书面语言。富有专业意味,又要与普通语言结合,它是科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教学语言所传递的语义信息必须准确明晰,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求知的快感。3.板书形式的美板书是教师的书面语言,它以空间编码符号的形式出现,在教学活动中,板书可以通过空间布局,线条组合,色彩变化等,从视觉渠道传递出审美情趣。好的板书就是一幅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图画。4.课堂双边情感交流的和谐美具体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这期间不仅有知识信息的流动,而且还伴随着人格情操,情绪的交流形成一种情绪共振的和谐美,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种从属于外部压力的苦差事,而是充满吸引力和审美情趣的创造性劳动。总之,审美教育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形式的需要。审美教育存在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我们只需要不断的挖掘,辛勤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
本文标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9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