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如何实现孤网并联运行发电机的母线电压恒定
如何实现孤网并联运行发电机的母线电压恒定?(Zjs,Gemeter)Zjs:几台发电机并联孤网运行母线电压恒定-如何实现?如果几台发电机组并联,孤网运行,母线电压恒定(化工生产工艺要求母线电压不能有大的变动,调差运行不能满足要求),请大侠考虑如何自动保证所有机组之间无功按照比例分配?我们是完全自动化的机组,2台GEPG9171E型燃机,单机额定功率300MW,2台100MW余热汽轮发电机组,联合循环。我们如果并入大电网,肯定是用调差方式运行,但是如果孤网运行,又要保证母线电压恒定,仅这4台机组如何保证无功功率均衡分配?我们的机组要求较高,不可能让运行人员盯着监控系统来手动调整励磁、保证母线电压等级、均衡无功,必须是全自动的,要考虑什么技术手段来保证这个?Gemeter:这个问题的着眼点应该是:1)孤立运行的电网中,发电机发出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是根据负荷的需求决定的,也就是说负荷决定整个小电网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而不是发电机。因此,发电机如果投入恒VAR或恒PF控制的话,只会导致小电网的电压异常不稳(先进的AVR的VAR/PF控制都会设有电压范围限制,比如+/-10%,超出这个范围,自动退出VAR/PF调节,转为AVR调节)。因此,孤立的小电网中绝对不能投VAR/PF调节。2)发电机之间负荷均衡分配,还是需要从CT回路着手,因为CT可以提供每台发电机的无功负荷信息,这个需要纳入AVR的控制环节中。3)母线电压要求恒定,那么调差模式就很定不能再用。但是发电机之间的无功均衡分配方式有很多种,调差只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容易理解的一种。作为AVR制造商,有必要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因为市场需求是复杂的,只知一二,只能圄于一个相对窄小的目标市场。发电厂是专门搞发电的,他们可以安排运行人员按照规程来值班、监控、操作,但是对于一些自动化程度要求更高的场合,例如船舶、战舰、海上平台,都有一个完整的中压电网的,而且不可能有人去操作,所有的都需要自动完成,而且性能指标要求更高。4)因为还有其它事情,我先发个原理图供参考,先看看,详细的解释周末再发。我不是搞励磁的,主要做计量和监测,希望和大家讨论一起提高。Gemeter:环流或者无功负荷不平衡都是由于并联运行的发电机之间的电压不“匹配”造成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思路还是求助于AVR。AVR可以通过“调差补偿”或“横流补偿”的方式实现这个功能。调差方式的工作原理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常用的,发电机CT副边电流在AVR内部负载电阻上产生一个感应压降,与发电机的电压信号矢量叠加,形成AVR的偏差信号。负载电阻上的压降大小与流过发电机CT原边的线电流幅值成正比,相位相同,当发电机的功率因数是1时,它和系统电压的相位差时90º电角度,这样可以形成适当的偏差信号。负载电阻上的电压取决于流过CT的发电机线电流,负荷所导致功率因数的任何变化都会反映在负载电阻电压上。因此,当滞后功率因数的无功负荷增加时,母线电压将会下降,如果超前功率因数的无功负荷增加时,母线电压将会增加,变化的幅值取决于负载的大小和功率因数。为了避免电压随着负荷的功率因数增大或减小,可以考虑增加一个电路,把并联运行的所有发电机的AVR的CT互相连接起来。这就是横流补偿方式,用IEEE术语称作“无功差动补偿”,见上图。1号发电机的电流互感器(CT1)的同名端与2号发电机的CT2的非同名端相连。2号发电机的电流互感器(CT2)的同名端与1号发电机的CT1的非同名端相接。流出CT1同名端的电流分成两路,一路流入AVR1的负载电阻,另外一路流入横流回路。流入横流回路的电流将会进入AVR2的负载电阻,与AVR2自身的电流互感器流入负载电阻的电流方向相反,结果是流入每个AVR的负载电阻的电流将为零,因为方向相反的电流相互抵消。这样,负载电阻上就没有压降,发电机和母线的电压也不会下降。如果发电机1比发电机2开始承担更多的无功负荷,线电流将会增大,CT1副边的电流也会增大。结果将会导致AVR1的负载电阻电压增大,这将导致AVR降低这发电机1的励磁,从而减少线电流。发电机1的不平衡导致流入横流回路的电流将会增大,这在AVR2的负载电阻上产生一个压降,这个压降与CT2产生的正常的电压的极性相反,相反的极性将会使发电机2的线电压上升,而不是下降。发电机1电压上升而发电机2电压下降,结果是并联的发电机系统的重新自动达到平衡。对于更多的发电机并联运行的情况,CT的接线依此类推。在CT副边并联一个接点,可以短路CT和AVR的负载电阻,这样可以取消输入到发电机的任何电流信号。接点闭合时,可以使发电机脱离并联系统独立运行,而不受任何调差/横流电路的影响。这个接点一般取自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常闭辅接点。这对保证其它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台的发电机从母线上断开,而其AVR的CT没有短路,并联系统的电压将会发生波动,独立运行的发电机的转速和频率与并联的发电机相比将会有差别,流过独立运行的发电机的AVR的电流与流过并联发电机的AVR的电流相比,相位角将会不断地变化。这个不断变化相位角的电流,会使单独运行的发电机的AVR交替增减励磁,导致励磁出现小的周期性的波动,从而增减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压波动的速率等于单独运行的发电机和并联发电机的频率差。为了使横流回路正常工作,接到母线上的所有发电机的全部CT都必须接到横流回路中。接入回路中的所有的CT的变比必须相同,这样每个CT提供相等的电流,才能正确地抵消负载电阻上的压降。如果不同容量的发电机并联,CT变比必须保证其副边电流和其它的CT大致相等。否则,横流回路中的电流就不能相互抵消。不平衡的电流会使发电机之间负荷分配不平衡。除了CT要有相同的变比之外,所有的发电机的AVR的负载电阻也必须相等,如果不等,例如不同制造商的产品,需要增设一个阻值很小的可调的外部电阻,使之相等。负载电阻相等可以保证在发电机出现不平衡时,横流回路中的电流会在每个负载负载上产生相应正比的压降,平衡发电机系统的无功负荷。为了保证正常运行,所有的发电机都必须接入横流回路中,那么就无法和无穷大母线(电网)并联。如果横流连接的发电机系统需要和横流回路之外的电网并联,可以在回路中任一点安装一个开关接点并打开(一般取自母线和系统之间断路器的常闭辅接点),这样所有的发电机将会运行在调差模式下。为了满足安全的要求,CT的副边应有且只能有一个接地点。说了这么多,其实这还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理论,现在已经进入数字时代,实现这个功能其实只是在AVR中增加一个简单的软件模块,但是,所有的原理还都是不便的,只不过实现的手段更简单方便了。例如UNITROL就设有一个通讯口,并联运行的UNITROL只需通过通讯的方式,即可实现无功均衡和母线电压恒定。但是这样的前提是所有的AVR都必须是UNITROL。也有很多AVR除设有通讯方式之外,还留有横流补偿CT的输入电路,例如卡特汉莫的ECS2100,这样即使不同制造商的AVR、不同类型的AVR、甚至数字式AVR和模拟式AVR之间都能够以横流补偿方式运行。(中国励磁专业网于2006年1月1日开通,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网友的大力支持,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日渐扩大,为我国励磁技术的学习交流开辟了一个新的阵地,为我国励磁技术的进步作出了一点贡献。回首网站运行一周年,最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技术论坛上的畅所欲言。这里的讨论,充满了自由、快乐、智慧、经验,是这个网站最宝贵的财富。这个财富属于我们,属于大家。在纪念网站一周年的日子里,本人整理了部分励磁论坛的技术讨论,供大家进一步学习和交流。)(首席编辑:陈小明)
本文标题:如何实现孤网并联运行发电机的母线电压恒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9574 .html